李雪園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運動進程中,素質教育以及創新性教育已經成為教學的主要趨勢,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面對教育國際化的趨勢,英語教學已經開始進行轉型,主要從語言知識的理解到運用語言進行溝通和交流。英語教學目前是聽、說、讀以及寫四項能力并重,不僅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四項能力,并且能夠對英語的語言背景和語言文化進行理解。本文主要是以高中英語教材為主要分析對象,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將文化作為一種背景性知識進行教學滲透,讓教師和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對文化進行理解和運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材 文化滲入 文化教學
英語語言類學習就如同中文學習是一樣的語言學習過程,學生在接受母語的過程中,也是在潛移默化的接受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文化是語言類學習的重要載體。但目前英語的學習主要是注重技能的掌握,缺乏對文化背景的學習和理解,所以中國學生能夠取得較好的英語考試成績,卻無法快速運用英語的對話技巧,甚至對歐美飲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都一無所知。這不僅僅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忽視,也是教材在編寫過程中缺乏對文化知識的合理編排,因此本文主要是根據文化滲入以及文化教學兩方面為視角,對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的改進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文化滲入視角下的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改進
文化滲入視角下的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的改進應該是以下幾方面進行:第一是禮貌性用語;二是習俗性用語;三是專業知識用語;四是其他知識。
1.禮貌性用語。禮貌性用語主要是包括在姓名稱呼方面、見面問候方面的語言用法,這一類交際性用語應該在編排教材中進行一定的交際習慣解說,以便學生和教師能夠對文化方面進行重視。例如教材中的“Everyday English And Making Conversation”中就包含對日常英語以及簡單對話的正確使用。
2.習俗性用語。習俗性用語主要是在宴請朋友、居住等方面的對話,比如教材中的“Foreign Food”這一章節就是對外國常見的普遍性食物進行介紹,并穿插著朋友間的對話更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使用這類生活性對話。
3.專業知識用語。專業知識用語主要是包含一些簡單的科普性知識,例如“The Conquest of the universe”就是關于一些簡單的科普性知識,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多方面了解一些科學常識,也能夠掌握一些關鍵詞匯。
4.其他語言。這類語言主要是一些無法進行歸類的,但是又往往被經常的使用,包括一些國外的名著、地名、常見的人名以及一些名勝古跡等,或者一些名人等等,都可以在書本中進行簡單涉及。
二、文化教學視角下的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的改進建議
文化教學應該是作為英語語言類教學中的一部分,盡管會被部分英語教師所忽視,但是在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中應該為教師的文化性教學區考慮,因此書本應該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在包含一些社會文化知識的基礎上,教師首先應該是在認識上進行轉變,其次應該涉及到比較教學的方面,再次是從詞匯的基礎上去理解文化,另外還包括文章背景知識的收集以及母語與外語的文化背景對比。
1.認識轉變,文化教學。教師在進行英語的社會文化教學過程中,應該意識到文化背景知識的差異能夠影響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因此在要求學生掌握聽說讀寫能力基礎上,也應該能夠理解英語語言類國家的文化,這樣才能在交往過程中靈活應用英語,才能在實踐中進行學習。
2.比較教學,英美文化對比。英語教學中關于詞匯,有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學生往往無法在語音上進行嚴格區分,當然也就不會進一步去考量英美的文化差異,首先在教學詞匯的前提下,就應該對英美文化差異進行梳理和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易于接受兩種發音的差別。
3.詞匯背后的語言文化。一類文字的發展和演變往往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意義,在教材編寫以及教學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復雜性和生僻性的單詞,應該將文化與單詞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夠在把握英語單詞的文化內涵基礎上進行單詞的學習和記憶。
4.文章學習過程中的文化背景學習。高中時期的英語教學,文章已經開始由簡單的文本對話轉向一些知識邏輯方面的文本學習,而關于這些文章的學習應該將其背景知識作為預習以及導學的內容,這樣通過對文章背景知識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國外文化,避免交談過程中的對話失誤。而且關于某一主題的學習中,也可以延伸多國文化背景知識對比,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學生閱讀理解的外延,也能夠讓學生了解文化差異性。
5.母語與外語對比學習下的社會文化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仍然是以自己的母語為主,因此在減少學生對外語學習的恐懼時,應該將課堂中的文化知識學習與本國文化知識進行對比,這樣一方面是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減少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陌生感,也能夠讓學生尊重本國文化,避免過度傾向于贊賞國外文化。
三、小結
本文主要是在文化深入以及社會文化教學的視角下對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的改編以及教師教學方式改變進行簡單的梳理,在這兩個視角下高中英語教材應該禮貌性用語、專業知識用語、習俗性用語以及其他用語方面注意文化知識的滲入。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轉變觀念,運用比較教學,詞匯教學以及文章背景文化知識的學習,母語以及外語文化知識的對比等方式進行社會文化教學。
參考文獻:
[1]周娟,何霞,程瑞琪.中學英語跨文化意識培養調查研究[J].海外英語,2014,19:202-205.
[2]洪玲,李世榮.人教版與外研版高中教材對比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0: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