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林
摘要:指出了為了維持社會正常的經濟運作,木材相關的作業必不可少,如何保持森林采伐作業與環境保護的協調是一個關鍵問題。鑒于此,通過了對森林采伐作業簡單的梳理,分析了森林采伐作業對森林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森林群落以及森林養分循環等方面的影響,提出了幾點保護環境的建議和對策,希望能促進森林采伐作業的有序開展。
關鍵詞:森林采伐;環境保護;環保培訓;保護機制
中圖分類號:S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6-0106-02
1 森林采伐作業及其發展狀況
森林采伐作業是人類為了獲得林木資源和產品而對森林進行的砍伐活動。森林采伐作業的主體是負責林木砍伐的伐木工人,森林采伐作業的客體一般是森林中的喬木以及部分灌木,森林采伐作業的媒介一般是大型伐木器械、小型油(電)鋸或者手工斧鋸。由于森林采伐作業對森林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一般認為森林采伐作業具有破壞性質。
就森林伐木業發展的現狀來看,國內外的年伐木量都在持續提高,而與之相對應的,可供開采的林業儲備數量卻呈現急劇下降的趨勢,這一現象在2008年經濟大危機后經濟恢復時期表現的極為明顯。從地區分布來看,發展中國家的年森林伐木量遠高于同期的發達國家,同時發達國家的年木材產品進口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出口國則主要為發展中國家。從國內來看,自2000年起,國內的森林伐木作業頻率要遠高于之前,但造林速度和森林恢復速度卻十分緩慢。從事森林伐木工作的伐木工人數量自2004年以來有了增加,伐木工人的素質也較以前有了明顯改善,但是森林伐木對森林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卻未減緩,反而更勝以往。
2 森林采伐作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森林采伐作業作為一種人為性質的干擾活動勢必將會對森林的環境造成很大影響。無論是樹木的砍伐還是木材的運輸都會給森林環境造成一定壓力。不科學的樹木砍伐將會影響樹種的繁殖及森林的恢復,不科學的木材運輸將會造成底層灌木的大面積破壞以及森林土壤結構、養分的毀損。
2.1 森林生態環境方面
要想使森林采伐作業持續的獲得經濟效益,保護性采伐作業是必須的。這里的保護采伐作業是指保護環境并維持生態平衡。就目前采伐作業的情況來看,森林采伐重經濟利益輕環保效益,森林采伐作業的強度過大、時間過急、方式過偏。這種濫伐作業的直接后果就是森林植被銳減,地面裸露龐大,陽光直射強度大,濕度下降,水土涵養能力急劇下降。間接后果就是發生水土流失,洪澇災害等對森林生態環境造成更大的破壞。
2.2 生物多樣性方面
森林中含有豐富的動物、植物、微生物資源,這些物種共同組成了森林的生態系統,森林的生態多樣性也在此顯現出來。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植物和微生物居于基礎地位,是維持生態系統完整性的重要因素。而森林采伐作業破壞的主要是植物及微生物的多樣性,過度的森林采伐以及不合時宜的伐木作業將導致植物及微生物的多樣性發生改變,甚至致使許多物種瀕臨毀滅,森林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2.3 森林群落方面
森林植被的生長具有固定性,水、陽光和土地是影響植物生長狀況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喬木之間還是灌木之間或者是喬木和灌木之間,為了爭奪最佳的生長環境必定會進行一定的競爭,最終保持生態平衡以及森林群落的合理化。森林采伐作業使得原有的森林環境發生了改變,優秀植物物種甚至是關鍵物種減少,植物生長空間,種間關系發生改變。這種失衡導致森林群落發生更替,在這期間,各個群落將十分脆弱。
2.4 森林養分循環方面
森林生態系統內部動植物的生死更替平衡著森林的養分循環。森林采伐作業將會破壞這種平衡的狀態。林木采伐導致大量的地皮裸露,使得森林土壤生態性質發生改變。在林木采伐后較短的時間內,土壤吸收的動植物相關的養分急劇增加。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消化主體,土壤養分很難被充分吸收,且流失速度加快。同時伐木作業本身以及與之相關的木材運輸也會直接破壞土壤的機制,再加上土壤生態恢復期較長,森林養分循環將直接受到影響。
3 森林采伐作業的對策與建議
3.1 落實環保培訓,強化意識
森林采伐作業的主體一般來說由法人企業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