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志
摘要:分析了遼寧渾河源自然保護區的自然條件及資源現狀,研究了保護區自然生態質量,探討了其社會經濟效益及保護價值,以期為今后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渾河源;資源;保護價值
中圖分類號:X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6-0110-02
1 引言
遼寧渾河源自然保護區成立于2003年9月,目的是為加強對自然生態環境及瀕危野生動植物的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保護區總面積18931.4hm2,其中林業用地18512.9hm2,在林業用地面積中有林地面積17427.8hm2,占土地總面積的94.2%;灌木林地面積168.6hm2,未成林和封育未成林地面積441.9hm2,宜林地面積430.5hm2,苗圃地面積1.3hm2,林業生產輔助用地面積31.4hm2,非林業用地面積418.5hm2,主要包括耕地、道路、水域和居民地等其他面積,森林覆蓋率92.1%。
2 資源現狀
渾河源保護區地處老龍崗北坡,渾河源頭區,是遼寧東部林區的核心區域的一部分,保持了很大的資源優勢和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林分面積17427.8hm2,林分蓄積109萬m3。保護區森林以天然次生林為主,其次是人工林。
總體來說,遼寧是個過伐林區,一般認為遼寧已經沒有原始森林。但可貴的是在保護區綜合考察中發現在大蘇河林場大湖上部一老龍崗北坡尚有原始林的存在,雖然只有175.0hm2的面積,但顯得異常的珍貴。保護區主要樹種有蒙古櫟、色木槭、千金榆,植被、土壤、森林生境都有明顯的原始林立地條件的特征;動物資源亦非常豐富,有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珍稀瀕危動物。如:猞猁、鴛鴦、蒼鷹、禿鷲、獵隼、黑熊、野豬、狼、狐貍、狍子、難雞等。
3 自然生態質量評價
渾河源保護區由于生態穩定,環境良好,不僅有生物多樣性特征而且具有生態多樣性特征,是生物多樣性的自然基因庫。保護區資源總體有如下一些特點:
(1)森林植被群落逆生演替被遏止,向頂極群落的恢復性演替進程明顯,林內自然更新進程加快。
(2)保護區植被密度大,防護能力強,土壤肥厚,雨水調和,區內已經沒有明顯的沖刷和水土流失,灣甸子林場森林覆被率已達92.5%;大蘇河林場森林覆被率已達98.3%,生態環境良好。
(3)森林植被類型結構完整。
(4)龍崗山上部尚有部分原始林,其原生型森林植被和森林生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價值。
3.1 土地資源分析
就總體而言,保護區是一個過度開發的林區,所以保護區下部出現國有林地和集體林地交錯,農林相嵌的平面分布。保護區西部大蘇河鄉和東部灣甸子鎮都分布有集體土地,總面積占50.7%。由于保護區地處河源區,森林植被覆被率高,生態環境、水源涵養條件好,所以此區土壤條件好,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含量很高。此區土地除用以培育森林資源外,林下資源培育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土地資源豐富,發展前景廣闊。
3.2 森林資源分析
保護區的森林資源由于權屬、生態環境,過往經營等情況,出現如下特點:
(1)森林覆被率高。保護區總森林覆被率為92.5%,上部森林覆被率則達95.0%,尤其西部大蘇河林場的大湖地區,森林覆被率則達98.3%。
(2)人工林比重大。本區無論是國有林,還是集體林,都已形成過伐狀態,因此,人工林比重較大,已占總面積的25.8%,蓄積已占24.5%,尤其東部灣甸子林場,人工林比重更大。森林群落結構落趨向單一,因此導致物種減少,防護功能下降。
(3)大部天然林己是過熟林,實際上天然林中已無可采資源。
(4)④老龍崗下尚有很小一部分原始林,顯得十分珍貴。
(5)過度開墾已使居民深入林區腹地,對森林資源和環境構成直接威脅。
3.3 野生動植物資源分析
據統計,保護區內共有高等維管束植物3門116科462屬1066種,有國家明文規定的保護植物12科21屬28種。區域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2目53科176種,其中獸類有6目15科32種,鳥類有11目30科124種,爬行動物有3目3科11種,兩棲動物2目5科9種。有國家二級以上重點保護動物29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47種。
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資源是比較豐富的,呈現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多樣性。野生動植物資源是構成保護區物種基因庫的物質條件,也是未來保護區和東部山區生態經濟發展的種源基地,但由于過度采伐,有些物種已成珍稀和瀕危,或者說在漸漸消失。因此,保護區維持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多樣性是十分重要的。
3.4 景觀資源分析
保護區的景觀資源既充滿大自然的深遂和野趣,又具有山巒迭障的大勢和水活林秀的靈氣。河源地理和原始林都是很吸引人的地方,將來不論是對于科考、教學實習,還是觀光游覽都具有一定的價值。人們生活越是現代化,越是向往回歸自然,因此,保護區環境和景觀具有長期和重要的價值。
3.5 日本侵華盜伐的森林遺址
日本侵華后,在遼東地區大量的盜伐森林資源,尤其在撫順地區更甚。但這方面的遺址不是被忽略就是很難考證。此次考察過程中遺址在老龍崗下發現并證明,是一處有重要價值的被盜伐的原始森林的遺址。
3.6 水資源分析
渾河源保護區由于森林涵養所至,地表水資源很豐富,渾河的東西兩河源都是溪水長流,終年不斷。同時由于本區大環境良好,沒有污染,所以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都很好,是難得的純凈水,具有重要的資源價值。
渾河源地區是遼寧東部四水之源,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因而構成渾河上游的生態屏障。保護區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渾河水系流入大伙房水庫的水量,占大伙房水庫總容積的52.0%,可見渾河源地區的生態意義和重要性。
4 效益分析評價
4.1 保護區經濟效益評價
渾河源保護區不僅有巨大的可比的貨幣經濟價值,而且具有潛在不可估量的生態價值和社會效益,概括評價如下:
(1)保護區的森林蓄積已達192萬m3,直接貨幣值達10億元。
(2)據20世紀90年代初野生經濟植物資源調查,山野菜、中草藥儲量按現行出口市場價格,其貨幣價值可達1億元。
(3)有大量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估算價值達1億元。
(4)保護區景觀資源十分豐富,品位也很高。如森林景觀、地貌景觀、河源景觀、森林環境、人文景觀(抗聯根據地),利用這些景觀和環境開展生態旅游,預估年收入可達100萬元。
(5)以現行種、養殖業效益估算,利用保護區的種源和生態環境發展種植和養殖業,預計每年收益可達200萬元。
(6)保護區是渾河流域主要水源區,據測算年涵養水源價值1000萬元。
4.2 社會生態效益
保護區是渾河水系中一處重要河源區,有明顯的水土保持和河源區的調控作用。保護區有良好的生態,健全的食物鏈和穩定的森林生境,是一處典型的自然生態區域。原始林是遼寧已經極為少見的原生型森林植被群落和生境。保護區具有物種多樣性和生態多樣性。保護區是一處很典型,很有價值的物種基因庫和種源基地。保護區有大面積人工林,是人工更新的典型區域,具有實際的研究價值。保護區是一座巨大的天然物種基因庫,其物種遺傳價值和意義是無法估量的。保護區的生物物種資源、科研成果和管理經驗,將對保護區周邊乃至撫順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實際的支持和牽動作用。它可以成為一處生物工程基地,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從而產生長遠的社會經濟效益。
5 結語
保護區森林分布較集中、原生型森林植被和森林生態系統保存比較完好,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景觀資源,對物種多樣性、大伙房水庫保護及遼東生態環境建設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因此,保護區森林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