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永偉 魯勇
摘要:指出了水資源嚴重缺乏和嚴重污染構成的水危機已制約著各國的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水資源屬不可再生資源,如何對其管理和優化利用就顯得龍為重要。對完善水資源管理機策、加強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完善管理行為等問題進行了論述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TU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6-0041-02
1 水資源產業概述
我國每年的水資源產業投入已超過投資總額的20%。與其他產業相比較,水資源產業投資周期較長,多為公共事業投資,這也決定了水資源產業具備風險低、收益低的特點。水資源產業投資主要來源于政府,其發展與國家政策、法律等具有密切聯系。盡管水資源被視為公共資源,但是在水資源產業建設過程中,與其他產業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競爭性。因此,需要對水資源產業進行優化配置,保證資源合理分配,使相關產業發展盡量不受到影響,以形成平衡發展趨勢。水資源產業涵蓋范圍較廣,其中節水、再生水、水資源淡化等項目可利用市場機制,借助民間資本進行運作,以促進產業鏈發展。綜合來看,水資源產業是國民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并且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必須給予重視。
2 水資源配置機制分析
實際操作中,水資源配置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其中包含了各種要素。不同要素之間既存在相互促進作用,又存在相互制約作用,只有將這些要素梳理好,才能保證水資源合理配置,使水資源效益最大化。從宏觀上來看,水資源配置可視作為“經濟一資源一社會”復合系統中的一個環節,配置過程中,需要對以下因素給予密切關注:①資源因素。盡管河北省整體較為缺水,但部分地區水資源還是較為充足的,水資源分布不均是河北省的基本水情。區域經濟發展與水資源配置必然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性,由于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讓河北省水資源問題進一步加劇。水土流失、水污染、干旱缺水等問題給水資源合理配置帶來了嚴重阻礙。同時,也反映了粗放經濟增長方式與水資源產業發展需求及環境保護需求十分不匹配。為獲得一個良性的水資源產業發展環境,必然要改變粗放經濟發展模式,堅持可持續發展觀,讓水資源產業、環境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達到平衡態,以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②環境因素。水資源配置期間,需要充分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相關研究表明,若水資源開發利用率超過30%,將會導致人與自然的關系受到嚴重破壞,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另外,水資源開發過程中,要關注生態環境的需求及生物多樣性需求,讓環境影響降至最低。③人口因素。人口與供水之間具有線性關系。隨著區域人口密度的不斷增大,會給水資源開發及保護帶來更大的壓力。特別是近年來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深,造成水資源供求變得愈來愈緊張。因此,水資源配置過程中,不能忽視人口因素的影響,要根據人口密度對相關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盡可能保持平衡態。④市場因素。除了法律與政策的支持外,水資源配置合理化也離不開市場的調控。對于水資源市場而言,可以充分發揮水價的杠桿作用,對用水大戶進行控制。對行業用水進行分類,將高耗水、低產出行業的水價提升,從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水成本,刺激相關企業投入節水設備。另外,可采取階梯用水制度進一步促進節約用水。
3 水資源優化配置相關策略分析
3.1 完善水資源管理機制
對水資源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可為水資源配置優化創造出一個良性環境。首先,應該對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進行完善。通過法律法規體系建設,讓水資源規劃進一步規范化。以法制機構能力建設為中心,對綜合執法工作進行深入改革。對地方性配套法規、行政規章及鼓勵政策等進行完善,以健全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為保證區域水資源配置合理實施,還要構建出有效的取水許可制度,通過對取水戶的取水許可及地表和地下取水量進行核定,進一步強化取水戶監督工作,讓水權透明化,促進水源地開發規范化進行。其次,要對水資源市場機制進行完善。通過水權、水價調控,加速市場改革,以發揮水價機制的作用,為市場規范化運作提供支持。政府方面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保證水資源有償轉讓合理進行,以提升水資源利用的綜合價值。另外,要建立多元化的水資源投資機制,并加入公眾參與機制。通過融資方式轉變來拓寬融資途徑,或發行水利債券,豐富水利投資形式。以聽證及公示制度讓公眾也能參與到水資源管理活動中,并充分發揮公眾監督作用,進一步規范水資源開發行為。
3.2 加強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
加強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可從以下方面進行:①完善信息采集。建立在線監測系統,以便對水源地水資源情況進行動態性監測。與此同時,構建出統一化的信息傳輸網絡,以實現信息共享。通過充分利用水資源信息為水資源配置提供合理參考依據,以促進優化效果。另外,還要加強信息存儲。建立全省水資源數據管理平臺,對水資源信息進行整合,并將所收集到的信息存儲于數據庫當中。平臺可為用戶提供數據訪問、備份、分析等多項服務,為區域水資源配置優化提供信息基礎。②構建標準化管理體系。以業務標準體系、信息技術標準體系、信息標準體系相關內容為基礎,根據區域水資源特點來完善區域水資源標準化管理體系,讓相關管理工作能夠規范化進行。③加強水資源管理系統安全建設。為保證水資源信息平臺及水資源管理系統的安全性,需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系統安全建設,設置防火墻、安裝殺毒軟件等作為信息安全屏障。同時,建立身份認證系統,任何用戶調用信息數據前,必須通過驗證,才能獲取使用權限,保證數據庫的完整性與保密性。
3.3 優化水資源管理行為
首先,要對水資源保護進行完善。通過加強水資源監管,以控制水體污染,為飲水安全提供保障。對于違規排污行為要進行嚴格懲戒,對污染物排放量進行控制,避免水源地及周邊環境受到破壞。對地下水開采進行嚴格監管,以強制性措施管理地下水開采行為,以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其次,加強水資源保護宣傳工作。通過官方微博平臺、微信平臺等,宣傳區域水資源信息,讓公眾意識到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促進公眾意識水平提升,為水資源管理創造一個和諧環境。再者,要對水利工程建設進行完善。通過審計監督、資金管理、工程質量監控等措施,促進水利建筑市場的規范化運作,保證水利工程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究,對水資源配置模型進行優化,為決策者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讓水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4 結語
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與區域經濟發展息息相關。需要通過完善水資源管理機制、加強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完善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優化水資源管理行為,為水資源配置創造一個相對平穩健全的環境。與此同時,要通過宏觀調控、市場規劃、專項法制建設等,讓水資源產業得以規范化運作,以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