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
我國城市綜合管理工作開展的關鍵是構建標準化支撐體系,針對當前我國城市綜合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障礙,城市綜合管理標準化支撐體系的構建,是發展完善我國城市綜合管理體制的有效途徑。
城市綜合管理標準化存在的障礙
標準化管理體系不健全。當前,我國絕大多數的城市綜合管理標準化依然還處于起步和探索的初級階段,城市標準化管理體系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網絡信息化監管體系、執法標準化管理體系、組織協調體系、社區化服務體系、基本保障體系、數字化計算機技術體系等城市標準化管理體系分支尚未建立。
責權、事權的劃分模糊。在城市綜合管理中,為避免出現行政效率差、任務安排混亂、職責劃分不清的現象,需明確要求并規定各級相關部門的行政職責,各級的事務由相應級別的管理部門進行管理協調。但現階段,我國的城市綜合管理工作中,市區兩級責權不明、事權不清的現象普遍存在,對城市綜合管理標準化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例如,受事權下放、工作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工作發展趨勢的影響,一些社區、街道、區級部門不得不被動地接受上級單位下放的收益差、難度大的工作項。然而上級單位下放了事權,卻沒有提供相關的人力、物力支持,使得下級單位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
缺乏有效的組織協調。作為一項系統性、綜合性要求較強的工作,城市綜合管理過程中,涉及的各級單位部門數量多,而各級部門之間組織協調工作的開展直接決定了城市綜合管理標準化工作的成敗。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并沒有設立專門的組織協調管理部門,而即便設立了相關組織協調單位,也因缺乏相關的組織協調工作經驗,導致組織協調工作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缺少統一的標準設定。目前,我國的城市管理標準化工作缺少統一的標準設定,同時各區域、各行業的發展水平不同,導致管理工作難以得到系統的梳理,無法對各項標準進行統一的設定及統籌,造成了管理配套和管理系統失衡,整體管理工作無法統一規范運行。
標準化支撐體系分析
我國城市綜合管理標準化牽扯城市多個部門,需要各個城市政府通過各部門職能進行職責以及部門設置的劃分,制定各個管理部門的標準制度,進行綜合管理的落實。城市綜合管理的標準化體系是較為完整的,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部件管理。部件管理就是對于城市的公共設施進行管理,其中包括道路、橋梁以及水電氣等設施以及硬件部分的管理。對于道路交通、公共設施以及園林綠化等方面的管理,都必須具備標準化規定。部件管理標準化將這些分類的部件,依照不同的類型建立檔案,進行編碼。這些部件的名稱以及歸屬部門等都可以在檔案中找到。每個管理都設立監督員進行區域內的監督管理。在進行部件標準化時,在其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以通過資料平臺進行查找并且上報。
事件管理。事件管理就是將自然因素或者人為原因造成的城市內環境以及環境秩序遭到破壞以及影響,需要相關部門及時處理并且恢復環境正常的管理。事件管理可以分為突發事件、街面秩序以及宣傳廣告等事件。對于事件管理的標準化要做到目標、流程以及方式的標準化管理。
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標準化就是進行城市化管理模式的數字、網絡化。想要提升城市的各項競爭力,就必須選擇城市發展的管理信息化和數字化。數字化管理是網絡化管理的基礎,把城市管理區域依照相關的標準需求進行網絡單元劃分,加強對于這些區域的巡察,強化管理區域的公共服務以及社會管理。網絡管理,需要按照各個區域的實際情況,也要保證監管效率,不論網格大小都要合理,保證效率。網絡管理的負責人對于相關區域的事件,進行直接負責,包括事件的發生、處理以及核查。
考評懲罰。城市管理需要的要求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所以必須要建立可靠的考核要求,達到城市管理的標準。按照一定的考評方式、獎懲辦法、監督檢查的標準化進行,使得城市化管理建設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
反饋處理。反饋處理標準化就是將城市的各個部件,進行多元采集。需要相關人員進行視頻監控以及巡邏采集,還需要公開化的方式采集,例如網絡、電話、信件投訴等采集。相關部門接觸事件之后,依據事件的相關信息考慮是否接受處理。相關管轄部門需要進行人員的分派以及調度進行,在調度和分派的同時,要注意派遣流程。在事件處理的后期還需要安排人員進行跟蹤處理,相關部門對于事件的處理之后,都應當對處理的結果進行審核,查看事件處理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就需要重新處理。
我國城市綜合管理的標準化支撐體系的構建,需從部件管理、事件管理、管理模式、考評懲罰、反饋處理等多方面入手,創建科學合理的城市綜合管理標準化系統。同時,我國城市綜合管理的標準化支撐體系的構建還應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學習和吸收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與理念,才能夠真正地提升我國城市綜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