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鐵路現代物流建設現場會召開后,中國鐵路總公司全面加快現代物流建設,大力發展鐵路集裝箱運輸。今年以來,全路集裝箱運輸發展取得明顯進展和成效,在去年同比增長20%的基礎上,2016年1至5月份全國鐵路發送集裝箱262萬個標準箱,同比增長41%。
集裝箱運輸具有標準化程度高、裝卸作業快、貨物安全性好等優勢,是發展多式聯運的主要手段,對加快貨物周轉、提高運輸供給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2015年,總公司專門制定實施意見,各鐵路局結合實際出臺具體措施,大力推進鐵路集裝箱運輸。
加快集裝化設備設施購置和建設。在集裝箱辦理站建設方面,總公司規劃在204個一、二級物流基地建設集裝箱運輸功能,于明年底前基本建成。各鐵路局積極開通集裝箱辦理站,目前全路集裝箱辦理站已達1149個,僅今年就新增了439個。在運輸設備方面,2015年以來,全路陸續投入了10萬只20英尺通用箱、2萬只40英尺通用箱、1萬只特種箱和敞頂箱。目前,全路鐵路箱達30.8萬只,其中通用箱26.9萬只、特種箱和敞頂箱3.9萬只,為集裝箱增運增收提供了裝備支撐;不斷完善集裝箱運輸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實現總公司、鐵路局、運輸站段(貨運中心)、辦理站四級全覆蓋,以及貨運作業、資產管理和箱管箱修的全流程信息貫通,集裝箱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挖掘潛在貨源增加入箱貨物品類。2016年5月15日全路實施新列車運行圖,安排貨物班列線251條,其中以集裝箱為主的班列線達130條以上。各鐵路局用足集裝箱班列能力,不斷增加入箱貨物品類,并創新開發了一批新項目,挖掘了潛在的集裝箱運輸增長點。北京鐵路局開發了錳礦石、塊煤、焦炭運輸班列;太原鐵路局5月份完成塊煤、焦炭等品類運量1.1萬個標準箱,同比增加近5倍,促進了黑貨上量;呼和浩特鐵路局運用價格杠桿開發“一口價”項目,前5個月集裝箱發送量同比增長166%,位列全路第一;鄭州鐵路局利用敞頂箱開發了4個煤焦入箱項目;南寧鐵路局與中鐵特貨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加強合作,利用BX1K型車組開行百色、防城港至北京的冷藏水果、冰鮮海產品專列;烏魯木齊鐵路局首次開行阿克蘇至南通的棉花特需集裝箱列車。隨著入箱品類不斷拓展,5月份,全路批量零散貨物入箱日均完成3 976個標準箱,占集裝箱運量的20%。
推進集裝箱鐵水聯運快速發展。總公司堅持以加快發展多式聯運作為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的重要手段,組織各鐵路局開行了107條集裝箱鐵水聯運班列線,基本建立了連接港口與內陸主要腹地的集疏運網絡。沈陽鐵路局與哈爾濱鐵路局合作開發了26條“沈哈紅運”集裝箱鐵水聯運班列線;上海鐵路局以連云港、寧波等港口為依托,開發了22條集裝箱鐵水聯運班列線;濟南鐵路局實現了省內班列網絡全覆蓋。沿海、沿港鐵路局立足自身特點,積極與港口開展物流項目合作,為企業搭建鐵水聯運平臺。廣州鐵路(集團)公司與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簽訂鐵水聯運戰略合作協議,與港口、船運公司合作,加快推進泛珠三角地區無水港建設;武漢鐵路局加強與武漢中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武漢港單位等合作,開行武漢至成都的江鐵聯運班列;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大力發展鐵路箱下水業務。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份,10個主要港口的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完成85萬個標準箱,同比增長28%。
2016年5月份,全路集裝箱日均裝車9 787輛,占貨運裝車總數的8.5%。集裝箱運量的持續增長,有利于進一步加快發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對于降低全社會綜合物流成本,提升運輸供給質量和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