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常態下西部地區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2016-05-14 11:16:49段小梅黃志亮
當代經濟管理 2016年6期
關鍵詞:挑戰對策

段小梅 黃志亮

摘 要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深度調整期,國際競爭更趨激烈。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向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面對國際國內發展環境的新變化,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應如何抓住機遇、化解挑戰?文章在對西部地區新常態下對外開放的新特征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梳理當前西部地區面臨的新挑戰,對未來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新方向、新路徑提出了建議和展望。

關鍵詞 西部地區;挑戰;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6)06-0049-07

國際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加快“再工業化”進程,新興經濟體迅速崛起,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網絡技術和云計算等科技迅猛發展帶來新一輪趕超機會;氣候變化、糧食和能源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凸顯,各國圍繞資源、市場、核心技術和標準規則的爭奪更加激烈。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經濟發展動力也都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作為正在打造“內陸開放地區”、 “沿邊開放地區”的西部地區,應如何應對當前國際國內發展環境和條件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如何以新作為引領新常態,以新策略來破解其舊有的思維定勢、行為慣性和路徑依賴,是當前西部地區既能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又能解決自身突出問題的關鍵。

一、新常態下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

1. 我國對外貿易下行壓力加大,但西部地區成為增長亮點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的對外貿易2009年大幅下滑,尤其是出口減少高達15.91%,西部地區更是高達27.18%,此后,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和刺激下,2010年出現恢復性增長,增幅高達34%以上。2012年后,隨著我國經濟進入低增長的新常態,進出口貿易的增速也顯著放緩,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增速分別為6.41%、7.56%、 3.54%;而西部地區高達28.83%、11.83%、19.51%,尤其是出口大幅增長,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新亮點。西部地區進出口貿易占全國的比重亦從2006年的3.56%,上升至2014年的7.15%(見表1)。

2. 西部地區的引資優勢逐漸削弱,外商投資逐步下滑

在第一輪西部大開發中,隨著西部的內陸地區、沿邊地區的進一步開放,外商投資大幅增長。2002年的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僅20.1億美元,占全國的比重僅0.3%;2011年金額增加至115.7億美元,年均增長超過21%,在全國的占比增加至10%。但2012年后,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利用外資進入低速平穩期,西部地區亦呈下降趨勢,2012年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下降至99.2億美元,占全國總額的8.9%[1]。2013年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6.1億美元,同比增長6.96%[2],但占全國的比重基本與2012年持平。2015年1~4月,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28億美元,同比下降12.4%,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83.4億美元,同比增長17.0%。東西部地區的外商投資差距重又凸顯[3]。

3. “走出去”的步伐加快

我國雖然也受到金融危機諸多的不利沖擊,但在這場危機中,更多地是探討如何化“危”為“機”走出去,借助外力解決自身難題。金融危機后,我國對外投資速度加快,2007年我國對外投資額為265.1億美元,2008年猛增為559.1億美元,2013年突破1 000億美元,2014年更達到1 160億美元。西部地區在這一過程中,對外投資步伐亦隨之加快,一些省市取得了顯著成效。

重慶“走出去”已產生巨大示范效應。2009年以前,重慶對外實際投資累計僅1.73億美元。2010年就達到3.99億美元,增長667.85%;2011年5.48億美元,增長37.34%;2012年9.09億美元,增長65.88%;2013年為10.1億美元,增長11.2%,三年對外實際投資增長近20倍[4]。2014上半年全市新批38個境外投資企業(機構),同比增長26.7%,對外實際投資約4.89億美元[5]。隨著對外投資的快速發展,一批有影響力的本土跨國投資企業正在形成:重鋼集團投資澳礦、糧食集團投資巴西大豆、四聯集團收購霍尼韋爾加拿大藍寶石、輕紡集團收購德國薩固密集團汽車密封條、直升機投資集團收購美國恩斯特龍直升機、機電集團收購英國PTG機床等。

云南省的對外投資亦保持了持續健康的增長態勢。截至2014年10月底,云南省境外投資企業(機構)已達494家,對外實際投資累計達42.3億美元。2014年云南省對外實際投資共計8.4億美元,同比增長14.35%。境外投資業績位列全國第十位、西部省區第一位。

陜西在快速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步伐的過程中,也加快引領本地企業“走出去”。目前,陜西已有194個境內主體累計實現境外投資24.3億美元,涵蓋美國、泰國、吉爾吉斯斯坦等48個國家和地區,涉及裝備制造、礦產資源勘探等15個行業。

4. 國際合作交流不斷加強

西部地區已建設了多個對外經貿合作平臺,包括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烏洽會”及中國—亞歐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寧夏)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展會,并且有效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上海合作組織、大湄公河次區域等經濟合作平臺[6],拓展了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渠道[6]。

二、新常態下西部地區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面臨的挑戰

未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改革的深化將不斷釋放新的市場活力,創新驅動將催生出新的發展動力,經濟結構調整孕育著新的增長點,為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而且新常態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的深刻調整、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將成為我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而且隨著我國新一輪擴大開放的積極推進,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地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正在為率先挖掘改革潛力,破解改革難題提供經驗和借鑒。同時,我國“一帶一路”戰略進入到實施階段,將有利于我國邁向更高的對外開放水平,加快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也為西部的開放型經濟創造了新的發展空間。但進入新常態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面臨著諸多壓力和挑戰。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外部需求疲軟

世界經濟增長緩慢,消費和投資缺乏新的熱點,國際貿易增長動力不足。尤其是新興大國,為走出經濟困境、恢復國際收支平衡,對進口需求進一步抑制。再加上部分跨國公司為避免供應鏈過長帶來風險,由離岸生產轉向近岸生產和在岸生產,將不利于全球貿易的深入發展,也不利于我國西部地區傳統優勢產品的出口。

2. 發達國家實體經濟回歸帶來的沖擊

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重新審視和調整國內產業結構,鼓勵實體經濟回歸,支持企業將高端制造業留在國內。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中期目標是要提振經濟,降低失業率,推動經濟走出低谷等,而遠期目標則是要獲取高端制造業的戰略優勢,發展和建立能夠主導基礎設施、環保、能源、通信等不同領域的先進技術和設備。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已取得初步成效,過去5年間,美國出口額年均增長9%,歐盟出口額年均增長8.2%,均超過全球出口總體增速。這對我國高端產業的出口帶來了較大壓力。

3. 新興經濟體的追趕導致競爭激烈

東南亞國家擁有廉價豐富的勞動力,土地成本低廉,而且許多國家采取了設立出口加工區等經濟區域、重視園區法制化建設、逐步完善配套設施,還以稅收優惠、信息技術支持等政策措施來吸引發達國家投資,承接產業轉移,促進對外貿易。過去5年間,印度出口額年均增長14.2%,東盟出口額年均增長9.8%。除東南亞國家外、南非、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也是外資轉移的重要地區。隨著這些新興經濟體的追趕,我國的中低端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將面臨更為嚴峻的競爭壓力,同時也制約了西部地區承接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

4. 新貿易保護主義盛行

由于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總體偏高,一些國家為了維護各自的經濟利益,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不僅發達國家通過放寬立案標準,加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規則等方式設置層層貿易壁壘,而且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保護本國陷入困境的制造業,也頻頻出臺新的貿易限制措施。據商務部統計,2014年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97起。其中,反傾銷61起,反補貼14起,保障措施22起,涉案金額104.9億美元[7]。此外,一些國家還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各種貿易協定來保護本國企業的貿易收益和市場地位。例如,美國正通過推進《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協定》和《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來重新制定亞洲—太平洋地區的貿易規則和歐洲—大西洋地區貿易規則。這些協定對非伙伴國的產品歧視和排斥較多,形成新的貿易壁壘。因此,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各種貿易保護和貿易摩擦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出口市場的重要因素。

5. 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一些國家利用匯率杠桿來刺激經濟,增強出口競爭力,加大本幣的貶值力度,導致人民幣被動升值,削弱了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2014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6.4%,2015年一季度又升值4.2%。人民幣的過快升值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缺乏核心技術的西部勞動密集型企業帶來較大沖擊。因此,我國開放型經濟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6. 西部地區本身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制約著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

第一,西部地區市場機制不健全,地方保護主義嚴重,普遍存在地區封鎖和條塊分割現象,不利于開放型經濟的深入發展。第二,相關產業配套能力不強,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也相對滯后,制約發達國家和東部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第三是缺乏高素質的人才。西部地區雖然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但是高層次管理、技術人才、熟練的技術工人嚴重缺乏成為制約產業承接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因素。

此外,未來的西部開發還受到其他方面的挑戰:由于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價格上升,西方制造業、服務業向東南亞、南亞、中亞轉移,對中國西部產生排斥;由于國際減排壓力、環保壓力增大,西部的發展受到空前的環境約束;由于歷史積累因素,西部的少數民族地區與內地存在較大發展差距,西方利用這種差距挑起民族矛盾,從而干擾西部的發展進程;……如此等等,這里不一一贅述。

三、新常態下西部地區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應對策略

黨的十八大提出 “創新開放模式,形成引領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開放區域,培育帶動區域發展的開放高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西部地區應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以利于我國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可從兩大戰略方向入手:一是在對外開放方面,全力支持國家“一路一帶”新戰略,成為國家向歐亞大陸腹地開放的前沿;二是在對內開放方面,全力支持國家東中西部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兩大戰略,成為向國內東、中部廣大腹地開放的重大方面軍。為此,我們有幾點宏觀建議:

1. 將共建陸上、海上兩大絲綢之路作為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新方向

國家自“十二五”規劃提出“擴大內陸開放、加快沿邊開放”以來,重慶、四川、陜西、寧夏、甘肅加快建設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云南、新疆、廣西積極設立邊境合作區,加快沿邊對外開放,國家沿海、內陸、沿邊三大地理區域全方位開放的戰略初步成形。尤其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將構筑新一輪對外開放的“一體兩翼”,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

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出后,相關省份尤其是古絲綢之路沿途的西北五省區(陜西、新疆、寧夏、甘肅、青海)將這一外交戰略視作加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遇期,積極響應,并將其列入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中。西南四省市區(重慶、四川、云南、廣西)以及東部一些省份亦明確了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方向。

海上絲綢之路是西部,尤其是西南地區對外開放的另一重要戰略方向。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推動建立中國—東盟各國的戰略伙伴關系及港口合作,推動中國一直積極倡議建立的“中國—東盟海洋伙伴關系”和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強化通道建設,實現中國與東盟的互聯互通,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和新的“鉆石十年”,都具有重要意義。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將有力推動西南地區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

2. 創新內陸開放模式,將重慶、四川、貴州、陜西、青海、寧夏等省市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內陸開放高地

西部內陸省市由于不沿邊、不靠海,在傳統向東開放戰略中一直處于相對劣勢。但內陸地區由于資源稟賦豐裕、勞動力成本低廉、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隨著國家把西部大開發與西部大開放戰略相結合,不斷完善著向西開放的基礎平臺和合作機制,這就為一些發展基礎較好的內陸城市,通過發揮比較優勢,創新開放模式,走出一條既符合內陸開放要求,又吸取沿海開放成功經驗的獨特的內陸開放道路創造了機會和條件。我們建議:內陸各省區市的具體區情不同,因此,未來開放的側重必須有所不同,需在加強區域分工與合作的基礎上,共同打造各具特色的內陸開放高地。

重慶的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已取得一定成就,“兩江新區”成為內陸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示范區。重慶未來要建立起融航空、水運、鐵路、公路口岸于一體,功能齊備,互補支撐的立體口岸體系;在完善保稅功能的基礎上,加快保稅港區向“內陸自由貿易港(區)”的轉變;加大與長江中、下游省市及與“珠三角”合作力度,建成長江經濟帶與西部大開發兩大戰略結合的新中樞。

四川作為內陸省,降低物流成本是解決其開放型經濟瓶頸的關鍵。2014年4月,成都鐵路口岸獲批為國家臨時對外開放口岸。目前,四川依托長江水道、蓉歐快鐵、中緬高鐵以及74條向全球開放的國際(地區)航線打造出完整的立體交通網絡。未來,四川的成都、綿陽、德陽、宜賓、瀘州、內江、遂寧等中心城市要加快建成西部地區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產業聚集高地;川西地區要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成都市區要建成西部地區最大的國際商務中心和會議中心;要借助天府新區獲批的契機及成渝經濟區的深度開發,在長江上游經濟帶建設中發揮更突出的作用。

貴州要強力推進貴安新區建設,加快把該區打造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生態文明示范區;要深化與泛珠三角、成渝、長株潭等經濟區合作,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要借力渝新歐鐵路、渝蓉快鐵,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加強與東盟的交流合作,借助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陜西要全方位加強與國內歐亞大陸橋沿線各省區的合作,以復興中華文化為長遠目標,建成集中華古都文化和現代西北民族風情于一體的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要以建成黃河流域經濟強省為目標,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在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科技教育、水果及日用消費品等方面具展開更深、更廣的合作,把西安、咸陽等地建成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

青海要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契機,進一步強化西北五省區間“向西開放”的政策協調,在產業政策、發展規劃和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建立溝通協商機制,共同打造“向西開放”的經貿共同體;要從長謀畫與中亞、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和產業分工,建成對中亞、南亞全方位開放的新戰略高地。

寧夏試驗區要打造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重要的清真產業集聚區;同時,要著力建成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新亞歐大陸橋重要的物流中轉基地、中阿合作人才培訓基地等。

3. 積極探索沿邊開放新路,新疆、廣西、云南、西藏、甘肅、內蒙古建成各有側重的向南、東南、西、北的沿邊開放橋頭堡

新疆——建成“向西開放門戶”,絲綢之路經濟帶新增長極。并深化與中亞、西亞及歐洲國家的合作;將伊犁、喀什、霍爾果斯等建成新疆向西開放的主要物流節點和商品集散地、外貿產品加工區,在推進亞歐經濟合作中扮演“橋頭堡”角色。

廣西——全力建成中國的“東盟合作高地”,構建西南地區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隨著國家在打造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的“升級版”中,對廣西給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建設并完善其對外經濟合作平臺。2014年7月8日,國家批準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了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發展的戰略定位,即要建設成為西南中南開放發展戰略支撐帶、東西部合作發展示范區、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8]。要實現這些戰略定位要求,就要充分發揮珠三角地區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形成西南中南地區新的橫向發展主軸,實現東部發達地區與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有效對接,促進資源跨區域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提升服務我國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能力和水平[9],為廣西加大與粵港澳的對接與聯系、擴大對東盟開放合作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云南——打造“一帶一路”連接交會的戰略支點,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云南國境線長達4 060公里,占我國陸上邊境線的1/5,與越南、老撾和緬甸3國接壤,并與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孟加拉等多個國家毗鄰。同時,云南地處東盟“10+1”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圈、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圈的匯聚區。獨特的地理優勢、區位優勢,凸顯了云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10-11]。未來,要把云南建設成為連接印度洋的戰略通道;溝通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區;建成西南地區向南亞、東南亞、印度洋沿岸國家開放的“橋頭堡”;建成西部新的沿邊自由貿易試驗區。

西藏——建成集藏文化與現代藏族風情于一體的沿邊開放新區、建成向印度、南亞開放橋頭堡。西藏雖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但不便的交通難題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隨著青藏鐵路、尤其是2014年8月16日通車的拉日鐵路,打通了南亞陸路貿易的重要通道,西藏對外開放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而且繼拉日鐵路之后,“十三五”期間日喀則至吉隆口岸的鐵路、日喀則到亞東口岸的鐵路也有望開工。根據國家規劃,拉日鐵路將會北接青藏鐵路,南連日喀則至聶拉木、日喀則至吉隆、日喀則至亞東口岸的鐵路,通往尼泊爾和印度的國際鐵路大通道也將會在此基礎上形成[12-13]。目前西藏正繼續加快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日喀則地區西南部的吉隆口岸將于2014年10月正式擴大開放,并打造中尼跨境合作區[14]。未來,西藏要密切與成渝經濟區、陜甘青寧經濟圈、大香格里拉經濟圈的聯系,成為這些地區與印度、南亞經濟合作的門戶;成為藏文化和藏族特色經濟的核心區。

甘肅——向西北開放高地。甘肅省要把向西北開放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大力開拓中亞、西亞等地市場,打造向西北開放“橋頭堡”;要以蘭州新區建設為牽引,把蘭州建成高端制造業、高技術產業集中的向北開放高地。

內蒙古——建設“一堡一帶”,構筑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內蒙古與俄羅斯、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4 200多公里,約占我國陸地邊境線的1/5,現有開放口岸16個,是國家實行“向北開放”戰略的前沿陣地。內蒙古已提出“建成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和充滿活力的沿邊開發開放經濟帶”(簡稱“一堡一帶”)。內蒙古目前有開放口岸16個,2013年過貨總量達到6 798.9萬噸,是全國擁有開放口岸最多和陸運過貨量最大的省份。目前,內蒙古口岸承擔了中俄之間65%的陸路貨運量、中蒙之間95%的貨運量[15]。我國與俄羅斯、蒙古國在產業、資源等方面,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加上民族、文化等因素,決定了內蒙古在我國對俄羅斯、蒙古國的開放合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內蒙古已與俄羅斯、蒙古國建立起了經濟、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協作機制,并且建成了滿洲里、二連浩特邊境經濟合作區等一批外向型開發園區,初步形成了以對外貿易、進出口資源加工、物流、旅游等為主的特色外向型產業體系,為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建設奠定了基礎。近年,國家在《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已把內蒙古定為“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并支持內蒙古實施沿邊開放戰略,這為內蒙古建設“一堡一帶”,深化與俄羅斯、蒙古國等國家的經貿合作與技術交流,發揮內引外聯的樞紐作用提供了難得政策機遇。

4. 提升國家新區建設質量,將現有的5個新區和新增新區建成西部對外開放新引擎

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必須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形成若干跨國跨區組合資源、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開放高地和新增長極。改革開放前30年,深圳特區、浦東新區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迅速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引領東部沿海開放、支撐全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帶動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有利于形成沿海與內陸、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的區域新格局。國家自重慶的兩江新區后,又相繼批復了蘭州新區、西咸新區、貴安新區、天府新區。

隨著五大新區的設立和發展以及潛在新區的設立,這些新區必將成為新十年西部大開發的“新引擎”,西部大開發戰略將進一步向縱深推進,也將大幅提升內陸經濟開發質量,亦有利于國家從沿海到內陸地區推進的“梯度開發”戰略上升為“水平開發”戰略。

5. 統籌協調西部已有的國家級、區域級博覽會,使他們成為西部對外對內開放的重要橋梁

目前國家級的主要有中國西部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亞歐博覽會、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等,區域級的主要有渝洽會、高交會、新疆國際農業博覽會、四川國際物流博覽會、貴州生態產品(技術)博覽會、西部綠色食品博覽會等。這些平臺,不僅是由西部地區共辦、共享、共贏的國際性盛會,還是國家在西部地區的重要外交平臺、貿易合作平臺和投資促進平臺,是實現“西部合作”、“東中西合作”、“中外合作”的重要載體,也是西部地區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國家級的平臺以對外開放為主;區域級的平臺,則以對內開放合作為主。一方面促進東中西部聯手向西開放,促進東中西部投資貿易更深層次合作;另一方面促進西部拓展投資貿易合作新領域,向東加強招商引資,形成東西合作、向西開放的互動格局,實現開放合作新突破。

但隨著西部會展業的發展,要注意通過錯位發展來避免重復辦展和無序競爭。建議國家商務部、發改委、西部辦統籌協調這些博覽會、洽談會等,使他們在定位上相互錯開,在內容上各有特色,在功能上相互補充。這樣,既可以增強會展業的實力,又能避免同質化的惡性競爭。

6. 統籌策劃各類國際合作論壇,為西部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增加學術智慧支持

尤其要依托歐亞經濟論壇(西安)、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中國西藏發展論壇等國家級國際性論壇,為西部的發展獻計獻策。在這些論壇中,參與的國際國內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對如何促進西部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新方法提供了諸多寶貴的思想和智慧。例如2013歐亞經濟論壇在探討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路徑和優先方向的基礎上,達成了《科技合作西安倡議》、《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安宣言》等諸多合作共識。2014年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從經濟、社會、人文、教育等不同視角,共同探討了通過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綠色變革與轉型,推進綠色產業、綠色城市、綠色金融,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取得了許多具有開創性、前瞻性、引領性的成果。其中最大的成果是達成了《貴陽共識》[16]。中國西藏發展論壇多次發表達成的共識、宣言和公報,第二屆是《羅馬聲明》,第三屆發表了《雅典公報》,第四屆是《拉薩共識》。我們建議,未來,有必要在國家層面及區域層面進一步統籌策劃上述三大論壇,還可以從國家開放升級、西部發展轉型層面創辦其他新的國際論壇,如金磚國家發展論壇、東西方文明互鑒論壇等等,為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和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7. 隨著國際大通道的完善和西部交通網絡建設,西部對外開放的物流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近年來,我國著力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服務區域經濟,多個西部國際大通道被打通或者啟動。建成了昆曼公路、中吉烏公路、中越紅河大橋等戰略通道,改善了湄公河等重點水運通道通航條件,實施了中尼(泊爾)熱索橋、中巴喀喇昆侖公路升級改造等重點項目的建設[17]。正在不斷延伸的泛亞鐵路,建成后將成為我國又一條重要的國際通道,將有利于我國西南各省市加強與東南亞的聯系。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不斷深化的雙邊、多邊區域合作,還需要進一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大通道新格局。

當前交通不暢依然是制約西部經濟進一步提升的瓶頸,國家也正在加大對西部地區交通運輸發展的扶持力度。2014年上半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 273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中西部鐵路占比達到80%以上[18]。未來,隨著鐵路、公路骨架網絡的逐步完善,其物流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西部的對內對外交流也將更加穩定、快捷、通暢。

8. 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推動內陸同沿海、沿邊通關協作,進一步降低西部地區的貿易成本

近年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口岸管理體制改革,但現行口岸管理體制“九龍治水”格局尚未根本扭轉。尤其是內陸省市的貨物通關仍存在通關環節過多、通關過程繁雜、執法平臺封閉運作、重復申報、重復商檢等問題。而且內陸的出口貨物一般還需到沿海換裝、集拼,電子申報數據核對費工費時,導致出口時間嚴重拖延。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內陸同沿海沿邊通關協作,實現口岸管理相關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19]。2014年7月1日,天津、北京海關已率先啟動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試點工作。“出口直放”貨物可當天完成通關,“進口直通”貨物通關時間壓縮到1個小時。未來,海關總署還將整合提升長江經濟帶11省市的區域通關合作機制,這必將惠及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川渝等中西部地區[20]。建議國家加快外貿體制改革,建立沿海、內陸、沿邊的大通關協作機制,使海關、質檢、工商、稅務、交通、邊防、海事等部門都在一個平臺上運行,最終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參考文獻]

[1] 商務部. 2013年中國外商投資報告[EB/OL].( 2013-12-13) http://www.fdi.gov.cn/1800000121_35_166_0_7.html.2013:110.

[2] 2013年中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長高于全國平均水平[EB/OL].(2014-03-10)http://www.nmgswt.gov.cn/news-f7f6b019-6aa8-4882-a6d1-8c9625a2c761.shtml.

[3] 商務部:1—4月實際使用外資2736.1億 同比增11.1%[EB/OL].(2015-05-15)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5/05-15/7278536.shtml.

[4] 重慶市近三年對外實際投資增長近20倍[EB/OL].( 2014-05-07)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resume/n/201405/20140500575271.shtml.

[5] 上半年重慶對外投資4.89億美元[EB/OL].( 2014-08-16)http://www.cq.xinhuanet.com/2014-08/18/c_1112112765.htm.

[6] 十六大以來商務成就綜述:對外開放促西部大開發[EB/OL].(2012-11-05)http://www.gov.cn/gzdt/2012-11/05/content_22575 98.htm.

[7] 2014年高科技產品成為中國貿易摩擦新熱點[EB/OL].http://www.cacs.gov.cn/cacs/newcommon/details.aspx?articleid=128009.

[8] 廣西實施“雙核驅動”戰略迎來重大發展機遇[N/OL]. 廣西日報,2014-08-04. http://www.nnsme.com/xwdt/201408040001.htm.

[9] 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解讀 廣西迎來發展機遇[EB/OL].(2014-08-04).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40804/newgx53dec5b0-10870482.shtml.

[10] 廖興陽.云南 能否回歸內陸門戶[N/OL]. 昆明日報,2014-06-06.http://daily.clzg.cn/html/2014-06/06/content_432402.htm,.

[11] “一帶一路”規劃或重構中國對外開放格局 云南能否回歸內陸門戶[N/OL].昆明日報,2014-06-06. http://yn.people.com.cn/news/yunnan/n/2014/0606/c228496-21360483-2.html.

[12] 秦亞洲,李來房,王軍.拉薩至“珠峰”一日通達[N].新華每日電訊,2014-08-16.

[13] 鳳凰網.拉薩—日喀則鐵路今開通運營 打開西藏“黃金通道”[EB/OL].(2014-08-15)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815/12936231_0.shtml.

[14] 吉隆口岸10月開放 打造中尼跨境合作區[EB/OL].(2014-07-26)http://info.tibet.cn/news/index/xzyw/201407/t20140726_2009737.htm.

[15] 瞭望新聞周刊.內蒙古:建設“一堡一帶”構筑開放新優勢——專訪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EB/OL].(2014-07-09)http://www.northnews.cn/2014/0709/1660877.shtml.

[16]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順利落幕[EB/OL].(2014-07-13)http://www.gywb.cn/content/2014-07/13/content_1065164.htm.

[17] 打造交通運輸國際合作新格局[EB/OL].(2014-02-24)http://money.163.com/14/0224/22/9LSNIRCA00254TI5.html.

[18] 人民網.國家定向加大中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EB/OL].(2014-07-28)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728/102719837064.shtml.

[19] 黃奇帆.以改革創新為動力 推動內陸擴大開放[N/OL].經濟日報,2014-01-05.http://paper.ce.cn/jjrb/html/2014-01/05/content_183718.htm.

[20] 區域通關一體化大幅降低通關物流成本,助推經濟發展[EB/OL].(2014-09-01)http://www.ft.cq.cn/xxgk/xwfb/wzxw/23433.htm.

猜你喜歡
挑戰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我來挑戰(二)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嘰咕樂挑戰
嘰咕樂挑戰
嘰咕樂挑戰
生存 挑戰
就業與保障(2015年9期)2015-04-17 03:41: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五月婷婷丁香色| 色婷婷成人|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色综合成人|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毛片基地视频| 欧美日韩福利|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欧美精品啪啪| 99激情网|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久久美女精品|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欧美国产在线看|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999精品在线视频| 热久久国产| 第一页亚洲|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免费在线成人网|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午夜啪啪福利| 亚洲综合18p|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欧美色丁香|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欧美|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小视频网站|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色精品视频|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日韩高清一区 |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h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理论片一区|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 97综合久久| 欧美a级在线|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一|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亚洲天堂首页|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资源|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天堂av综合网|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