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利
【摘 要】隨著中職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建筑測量教學在課改項目的具體實踐中,仍舊存在著很多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問題,對此我們要積極調整建筑測量教學在新時期的教學目標,加強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應用,以培養出能夠全面發展且滿足社會需求的中職建筑測量人才,為我國建設行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中職建筑工程測量實訓課程教學 問題 對策
一、中職建筑專業建筑測量實訓教學現狀
通過對中職建筑專業測量實訓課程的分析,我們發現很多中職學校在對建筑測量教學課程進行設置時,課程教學體系構建不合理,教學內容的選擇相對落后,缺乏針對性,有的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沒有考慮到學校教學與學生基礎等實際情況,只是簡單地套用高等院校的課程教學體系,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的就業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在當前的中職建筑教學過程中,入校學生的基礎和綜合素質不高,由于中職學校建設規模擴大和招生數量增加,入學的門檻也有所降低,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從總體上看,中職在校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動手能力差,中職學校在開展建筑測量教學課改項目時,如何對學生的基礎有一個準確的把握,確定合理的教學與培養目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由于中職在校學生不斷增多,造成教學基礎設施不足,中職學校的教學儀器和實訓設備在一定時期內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比較先進的建筑測量儀器,學生很少有機會能夠直接接觸到或者通過基本的操作掌握最新的建筑測量方法。此外,當前中職建筑測量專業教學過程所采用的專業教材大多內容陳舊,重理論輕實踐,理論知識大而全,現代測量應用技術方面的知識內容較少,測量儀器仍然以光學儀器的測量方法為主,對于新儀器、新技術應用知識只是輕描淡寫地介紹。
二、中職建筑專業測量實訓課程教學對策
(一)搭建中職建筑專業測量教學平臺
中職建筑專業測量實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搭建中職建筑專業測量教學平臺。為此,我在實踐中將每一模塊實訓分解為多個細致的操作目標,讓每個操作目標在學生不斷的訓練中不斷實現,每個操作目標的實現都以成果展示形式讓達標者很有成就感。如儀器操作中快速安置,精確照準和內業計算中的規范填寫,準確計算等,只要你比別人先進你就可以成果展示。展示就一個學生而言,可以就一個目標多次重復,對展示成績不滿意的同學可不斷申請再展示,直至滿意為止,但如何使展示中有興趣,展示中有激勵,其方式就要根據模塊目標內容不同來靈活多變,展示形式可多種多樣,而最關鍵的是展示成績要當場立即體現,使參加實訓的同學始終知道自己的技能水平處于什么位置,有一種趕超的心理。
(二)建立中職建設專業測量實訓基地
在提高中職建設測量實訓課硬件的標準中,這就需要我們從促使實訓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的角度出發,中職院校從多方面著手解決儀器設備落后且數量有限的問題,以便能夠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在課程學習中有動手的機會。同時,在教學中可以逐步實現與施工現場同步的需要。其次,在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的過程中,學校應對教師開展積極的培訓,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另外,針對該課程實踐教學的特點,學校應當在完善基礎教學設施的同時,建立相應的學習基地,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同組別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測量范圍。這樣可以避免學生不進行實測而直接抄襲其他組的測量成果應付教師,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實訓課程開展中,應當保證可以進行必要的GPS測量、地形圖測繪、導線及水準測量、施工放線等測量工作。
(三)實施新型的教學方法
對于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貫徹實踐教學為核心,以實訓、實習為主線,理論教學為實訓、實習服務,實訓實習中貫穿理論指導,采用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實施項目教學法和理實一體化的新型教學方法。
項目教學法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體現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等。實施項目的過程中,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負責。每個小組制訂好對應的計劃,按照計劃組織實施。小組完成計劃后,進行互評,再由教師來評定和總結。項目教學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操作技能,而且能夠鞏固學生的知識,鍛煉學生的協調合作能力。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就是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上課教師設定一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同時進行理論和實踐,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授自動安平水準儀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后,馬上帶學生到實訓現場,教師做示范,學生都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訓練。這樣,在一次的授課時間里,學生既能學會水準儀的操作理論,也能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傳統的建筑工程測量內容和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要求,中等職業學校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改革已勢在必行。學校的教學目標必須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培養滿足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崗位技能人才,與建筑施工企業的要求相銜接。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學校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鐘卡兵.中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大眾科技,2011(01).
[2]趙盤珠.中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分析[J].建筑科學,2013(02).
[3]馮社鳴.建筑工程測量實訓教法探討[J].科技風,2010(17):11,20.
[4]郁俊超.高職《建筑測量》“教學賽證”一體化實訓教學模式探討[J].價值工程,2014(10):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