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本文以學校包裝工程專業核心課程“包裝印刷技術”為例,結合當前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式呆板、考核模式單一等問題,通過更新課堂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推動學分制建設和改革課程考核方式等方法,加強包裝工程專業課堂教學改革。這對構建應用型大學本科教育下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課堂教學;MOOC;課堂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06-0107-02
一 現狀分析
課堂教學是指教師按照預定的教學方案,在一定的教學設備設施的條件下,對一個班級或幾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傳授理論、技能、手段和方法,它是當前我國大學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任課教師以理論教學與公式推導為主,教學評價只注重考試成績,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教學效果不盡人意。近年來隨著時代發展與教育形勢的變化,我校包裝印刷課堂教學雖然也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亟需解決。
1 課堂教學理念陳舊
“包裝印刷技術”是一門涉及印刷、材料、色彩等多門課程知識點的專業課程,理論知識點多且雜,課程章節關聯性低。一直以來我校任課教師以上課滿堂灌為主,忽略了獨立學院學生理論知識記憶理解能力差、學習自主控制能力弱等特點,導致課堂教學氣氛呆板沉悶,教學效果不理想。
2 課堂教學方式呆板
“包裝印刷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而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以理論教學為主,課外實踐教學課時偏少,實踐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多以參觀演示印刷過程為主,學生實踐鍛煉效果不佳。再加上在新一輪本科教學方案中,課程的總學時數還呈減少的趨勢,因此對現有的理論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進行調整顯得尤為必要。
3 課程考核模式單一
當前“包裝印刷技術”課程考核模式單一,以期末理論考試為主,注重結果考核,重理論考試輕實踐過程,學生應付考試心態嚴重,平時不認真聽講,考前實行突擊復習。
二 改革內容
1 更新課堂教學理念,進行思想創新
“課堂活動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觀,以“能活動、能發展”、“以活動促發展”為教學理念,強調知識問題化、問題活動化,充分強調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它作為當前我國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向,深受全國各高校的重視。目前我校也在大力提倡“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以課堂教學為主向課內外結合轉變,以結果評價為主向結果與過程評價結合轉變”,這為“包裝印刷技術”課程的改革提供了保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包裝印刷技術”是一門理論知識點多且繁雜難懂的專業課程,實行新型課堂教學改革之后,任課教師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同時增加課外實踐教學課時,豐富實踐教學內容與形式,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除此之外轉變考核方式,增加過程考核內容,完善學生課程綜合能力評價體系,使課堂氣氛“活”起來,課本問題“動”起來,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
2 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倡導自主學習
第一,推行MOOC等新型教學法。MOOC(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是近年來西方教育大國利用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而廣泛使用的一個教學新方法,它具有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可為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大量學習者提供多層次、無限次教育機會的優勢,目前已為眾多國內外高校所接受。采用MOOC教學,將講座視頻上傳到公共學習空間,便于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鍛煉強化學生聽課能力,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小組陳述“presentation”。“Presentation”是西方國家教學中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我們在“包裝印刷技術”教學過程中,在每一部分講解結束后,組織presentation。圍繞涉及的包裝印刷技術中的相關原理,教師指定一個主題,由學生以分組的形式課后查找資料,分析、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在課堂上當眾展示自己的觀點,由教師對每一小組的發言進行評價。這對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益,同時也有助于增強思維的條理性。通過小組學習,引導同學們課外自主查資料學習,設計課堂活動內容,上課時每個小組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學到的知識點相互交流,相互解答,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的做法,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實現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活與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三,“互聯網+”浪潮下信息化教學手段更新與改進。當前我們處在一個多元化的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工具層出不窮。課堂教學除卻傳統的板書式授課模式之外,還可以采用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即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圖文并茂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授課效果。同時結合小組陳述、多媒體錄像和啟發式探究性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和學以致用的能力。以“包裝印刷技術”課程“印前圖文信息處理”章節為例,它重點闡述的是圖像再現的原理與方式,講解如何由三色油墨色混合形成五彩繽紛的顏色。該章節內容我們采用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將色彩的轉變用電腦直觀、生動地演示出來,學生不但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轉變過程,同時還能享受一番視覺的盛宴,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工具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借助互聯網技術,學生可以及時地將在預習、復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與教師、同學互動交流,解疑答惑。同時學生還可通過Email提出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及時進行個別指導,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
3 推動學分制建設,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學分制是以選課為核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學生選課、選教師、選修學計劃的自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各自的潛能。推動學分制建設對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有著積極的作用,它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鞭策器,是教師在改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推動器。
傳統教育制度下,學生課表往往是由學校統一安排的,每學期上哪些課程,課程的任課教師是誰這些都是由學校統一落實,學生無法自主選擇課程和教師。而在學分制模式下,學生則擁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他們有權力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和教師,也比較喜歡選擇那些上課生動、教學效果好的教師,如果教師上課時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方式不好,那這些教師將被學生所不喜,久而久之學生也將不會再選擇這些課程和教師了,該課程的存在也將受到質疑。
以“包裝印刷技術”課程為例,當前我校只有少數幾位教師專門講授該課程,學生自主選擇的余地不大。實行學分制之后,選課作為學分制最核心的部分,學校勢必將加大各項教學資源的投入,學校整體的教學資源和教師資源將會不斷得到增加,屆時同一門課程將會有多個教師進行授課,學生如果不喜歡其中某一位教師,還可以選擇其他的教師,這無形中給教師施加了壓力,使教師在今后的課堂上以學生為主,一切從學生出發,不斷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用更生動、更形象的方式講好課。同時適應時代的潮流,主動吸收新技術、新知識,實現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使得課堂教學活起來、動起來,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得到更多學生的喜愛,使課程能長遠地開設下去。
4 加強課堂實踐教學,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第一,加強課堂實踐教學,調整本科專業培養方案,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課外活動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建設應用型、復合型的課程體系。同時為了能更好地適應學科專業、地域特色、地方和產業發展需要,我校包裝工程專業多次修訂專業培養方案,進一步強化應用性課程的設置,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同時,加大實踐教學比重,運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把實踐教學延伸到課堂,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變“灌輸式”為“參與式”,從“依賴學習”走向“自主創造性學習”。同時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為學生建立“個性化、主動式”學習模式創造條件。在實踐過程中,學校將安排聯系2至3家寧波彩色包裝印刷企業作為學校定點實踐教學基地,改變原來的參觀式教學,實行學徒式教學,真正讓同學參與到實際包裝印刷生產中,并且每次工廠實踐教學結束后增設包裝印刷實踐自主改造環節,由學生在校實驗室的印刷機上根據自己工廠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創新性改造設計,培養同學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改革課程考核方式,注重過程考核。改變課程考核方式,將課程考核分為彈性考核和綜合性考核。增加過程考核內容,逐步做到輕結果重過程的新考核模式。綜合性考核由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組成。期末試卷由課題組集體組織試卷,考試試題包括基礎型、綜合型和提高型題目三類,分為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和計算分析題四種題型,旨在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應用、經濟分析方法的應用進行考核。平時成績包括考勤、課堂參與討論和作業三部分。在課堂上,提倡學生鞏固已學知識、應用已學知識和大膽發表自己對相關現象的看法。在班級中組織包裝印刷興趣小組進行研究和報告,在“走出去請進來”環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地調研,提交實踐報告。每次自主學習與實踐教學環節過程中,由同學自己設計各類包裝印刷比賽任務與要求,以賽事評分要求作為考核依據,開展教學班級的包裝印刷比賽。將學生在比賽活動式的實踐過程表現納入學生課程考核中。
參考文獻
[1]王炳濤,樊鐵美,高德.“課堂活動教學”理念下“包裝印刷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研究[J].中國印刷與包裝研究,2014(4).
[2]李臣之.試論活動課程的本質[J].課程·教材·教法,1995(12).
[3]王炳濤,樊鐵美,高德.包裝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印刷與包裝研究,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