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樹群

近年來,江西省南豐縣緊緊圍繞“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的總體定位,充分發揮良好的生態資源、生態優勢,著力發展綠色經濟,主攻綠色生態農業、綠色工業、休閑旅游業等特色產業,多元驅動,提檔升級,通過產業扶貧助力綠色發展,帶動廣大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近年來,南豐縣把開展扶貧與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相結合,因地制宜,大力發展“1+3”(蜜橘+煙葉、甲魚、白蓮)特色農業產業,實現了經濟生態雙贏。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生態農業園區20余個,帶動了城鄉經濟發展,讓農民直接受益,實現自身造血、良性循環。在多種經營模式上,該縣還積極探索了村企聯建、“支部+基地+農戶”、設施農業等形式,逐步放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特色產業優勢。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企業化管理,使得南豐縣農業產業化全面提檔升級。
“政府每年組織我們進行蜜橘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培訓,還免費安裝太陽能殺蟲燈、滅蟲黃板、捕食螨等,非常實用。”南豐縣桑田鎮水口村村民姜國平介紹,為維護好南豐蜜橘“金字招牌”,該縣實施“南豐蜜橘品質提升工程”,通過推廣新技術,有力提升了蜜橘品質,他家去年種植的10畝蜜橘遠銷泰國、印尼等地,產值實現成倍增長。據該縣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縣農民收入的七成來自南豐蜜橘。
嘗到綠色生態農業甜頭的南豐農民大有人在。近年來,南豐縣加快發展烤煙產業,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南豐縣太和鎮丹陽村村民吳小華家中有5畝土地,往年種水稻一年下來純利潤最多也就五六千元。去年種烤煙,純賺了2萬元。據統計,去年太和、白舍等鄉鎮新增烤煙面積1600畝,煙葉產量增加2300擔,增加產值500萬元。
大力發展“橘園游”,是該縣加快產業轉型,促進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內容。來到位于市山鎮包坊村觀必上生態觀光旅游區,居高臨下,萬畝綠色橘海盡收眼底,只見村隱橘中,整個橘海環抱著縣城,美不勝收。作為南豐蜜橘精品產區、江西省鄉村旅游示范點,觀必上生態觀光旅游景區已成為南豐休閑旅游的首選之地。在這里,游客不僅可以體驗親手采摘蜜橘、欣賞橘海美景帶來的樂趣,還可以在農家樂吃農家飯,讓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悅。
“自南豐蜜橘開摘以來,來的客人特別多,農家飯特別火,每天開席20多桌,忙不過來,還要請鄰居幫忙。”南豐縣琴城鎮村民、南灣農莊老板王杰笑得合不攏嘴。在旅游高峰期,村里開辦“農家樂”的村民,每天收入少則千余元,多則近萬元。不少村民感慨:“旅游大開發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如今,該縣從事“橘園游”的農民近7000人,采摘園、“農家樂”逾200家。農民從旅游產業中得到了極大實惠。去年,該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萬元,景區農民年平均收入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