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明姝



摘 要:中學英語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英語教學中,需要通過考試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對試卷的分析和講解就成了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它用于教師獲取教學信息反饋,調整策略,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著力探討如何創建高效、科學、實用的講評試卷,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提升能力和學習方法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感悟學習的真諦。
關鍵詞:試卷講評;方法與效果;高效實用
一、講評課的目的與意義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講評是重要的環節。教師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因此,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而評價學生學習情況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考試。通過考試可以了解到學生對于各方面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對試卷的分析和講評則是對學生在考試中出現錯誤的分析,針對多數錯誤和一些典型的錯誤進行糾正,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點,完全掌握所學知識。評講試卷還在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講評試卷,了解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情況,調整教學方法。開展試卷講評課,提高學生在學習上的綜合能力,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對于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講評課的現狀
進行試卷講評,主要目的就是給學生梳理知識點,通過講評,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某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非常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希望通過測試來檢驗學生的水平。但是檢測過后,許多教師不重視對檢測結果的分析。課堂上,教師在考試后對試卷的講評方式多為對答案的形式,未能起到讓學生真正掌握難點的作用。從學生層面來說,調查顯示有將近60%的學生對試卷講評課不感興趣,認為講評課很無聊沉悶或者收獲不大,參與意識淡漠。這些因素導致了講評課難以體現新課程中的理念,即“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應該加強交流和溝通,雙方相互啟發和補充”難以實現。
針對這一現狀,如何創建高效、科學、實用的試卷講評課,使其真正成為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整合知識、拓展能力、反思總結的手段,在英語教學中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三、開展科學實效的講評課的步驟與方法
l.充分做好講評前的準備工作
(1)把握講評的最佳時機
那么什么時候講評試卷最好呢?一些老師重視新課的進度,所以在考試后繼續講新課,導致對試卷講評的拖延。心理學家的實踐表明:反饋的時間與學習的效果相輔相成,反饋的時間越早,學習的效果越顯著。所以,在考試過后,一定要及時評講試卷,也就是說及時進行學習反饋。我們在許多考試中發現,在考試結束后,學生對于自己的成績十分關注,極為熱情,許多學生在剛剛考試完畢就開始翻書確認自己的答案。所以試卷講評越及時越好。原因很簡單,學生對于知識點還保持著較高的熱情,求知欲強;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剛剛批改完試卷以后,也及時了解到學生出現的問題,這時候及時評講,也便于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因此,重視及時評講試卷,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分析試卷的內容結構和學生的答題情況
在講評前,教師要熟悉試卷中知識點的概況,熟悉每個知識點的重要程度,還要掌握試卷中題目的難易程度,確定試卷中不同難度知識點的比例,著重分析題目中的陷阱和解題思路。
而對于學生如何答題也不能忽視,集中在學生出錯較多的地方,找出學生共同的錯誤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建立檔案或者是表格,專門記錄學生在考試中的錯誤。例如筆者在某一次學校的周練后,對所任教的初一(3)和(4)兩個班級的學生各題型的出錯率進行班與班之間,班級內部之間的縱橫對比,充分肯定兩班學生的成績,使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并借此激勵班級之間展開良性競爭,共同追求更大的進步。
■
■
■
通過上述答題情況表,我們不難發現,在這次測評中,(4)班無論在整體還是在各個題型的發揮中都較于(3)班出色。而兩班失誤最多的都集中在閱讀理解這個大題上面。這樣,在講評時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教師把握重難點。
(3)認真做好自我教學分析,合理設計講評課的教學活動
準確定位課堂教學目標,在備課中引入賞識教育的概念。一備內容,重點關注考試中學生出錯較多的知識點,將這些作為重點,為學生解決這些方面的難題。確定哪些詳講,哪些略講。做到講究實效,切忌面面俱到。二是備課的方法,教師應對于知識掌握不同程度的學生一視同仁,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和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三備技巧,一部分題目要留給學生講解,充分提供給學生表述、思索、探討的空間。
2.優化講評時的方法和技巧
(1)突出學生主體,重在點撥
新課程改革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其自主學習,營造合作學習的環境,指引學生全面應用已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多思、多做、多說,積極參與,探索求知,經由自我發現、自我研究、自我概括,形成全新的認知結構。所以作為知識的重建過程之一,試卷講評離不開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講評應具備一定的啟迪性,其中教師發揮引導作用,而學生則占據主導地位。如在講評書面表達時,可先點明這篇作文怎樣審題,從人稱、時態、結構依次進行審題,也就是總—分;分—總;總—分—總。接著共同探討,發現大多數學生在寫作時所面臨的問題,如詞匯拼寫、語法結構、句子表述等共性情況。在此步驟中,教師可以呈現事先摘錄的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錯句,先讓學生觀察,小組討論這些句子錯在哪里,為什么錯,如何修改。因為這些錯句都是同學們自己在考試中表達的句子,因此學生積極性普遍較高,此時教師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解疑、辯論,來全面提升學生剖析、理解、解決問題的技能,并有效推動了知識的轉移和內化。最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并欣賞點評范文。筆者覺得,試卷參考答案所給出的寫作范文,可能和一些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不相符,而同班同學的杰作,相比而言更適合作為范文。依照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原理:對學習者而言,他們和比自身既有知識能力水平稍高一些的同伴一起學習,是步入下一個發展區的最佳
方式。
例如七年級上有一次單元周練的作文題是材料作文。題目如下:Anns Healthy Lifestyle (Ann的健康生活方式):1.她每天吃許多健康的東西,像蔬菜、水果、牛奶、雞蛋等等。2.她不吃太多的漢堡、冰激凌、雞肉等食物。3.她每天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運動,如打乒乓、踢足球、打籃球等等。請根據以上內容,描述Ann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求:不低于六十詞,包含所有要點,文章流暢通順。筆者在閱卷時,發現大量學生對于有文字信息提供的作文題,習慣于進行逐字翻譯。如:She every day eats healthy food. She every day at school plays sports with her classmates.因此在講評時,我先把此類錯誤集中板書,然后讓學生小組探討錯誤原因。在他們各抒己見后,師生共同歸納英語句子表述次序與中文句子結構差異。學生往往會有精彩的見解;在英文中,時間地點往往放在最后面或最前面,句子主干是某人做了某事,然后再寫和誰一起什么時候在哪里做這件事。最后組織學生二次討論訂正錯句。這樣點撥,能真正推動知識的轉移和內化。
(2)拓寬講評,做好知識點的歸納和系統化
就某種意義而言,試卷講評有利于知識的重新整合。因為受限于考試卷面以及時間等因素,試卷難以囊括學生所學的所有知識,其上的知識內容大都只是比較零散的“點”,所以專門針對某一題展開的講評并非科學有效。所以教師在講評過程中,應努力做到以點帶面。拓寬講評指的是針對某一知識點引申出其他相似知識點,啟發學生對相似知識點進行聯想記憶。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對知識點及其相關內容進行及時概括,進而使試題考核的知識更加系統化,構建一個知識鏈,并且最大限度地建立起知識之間的普遍關聯性。這樣能有效幫助學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便于提高其復習效率。比如考核短語與慣用法時,若題目涉及turn on之類的用法和搭配,就廣度教學而言,教師能夠列舉更多類似短語。如turn down,turn to,turn up,turn in,turn off,turn over等等。這一概括列舉法能有效增強學生的集中記憶力。就深度教學而言,教師不僅要闡釋此短語的一般詞意與用法,也應依照考綱的規定分析其引申義與用法。如turn to,既要闡述其一般詞意,也就是“轉向”,也需適時拓寬其引申義,即“向誰求助”,常用搭配包括turn to sb.for help(向某人求助)。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使復習更加系統化,也使得答題更具成效,增強學生的應變和梳理知識的技能。
(3)重視指導解題技巧,授之以漁
心理學告訴我們:“方法的問題是根本的問題。”的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應試能力也是個人素質的一部分。題型有所差異,則相應的解答思路與方法也有所差異,教師進行講評時,應圍繞題型適度指引學生形成準確的解答思路,讓學生逐漸掌握靈活的解答方法。例如,在講解單項選擇題時,教師應引導的準確的解題思路是:辨別所考核的知識點,掌握關鍵性因素,應用已學知識進行快速選擇。其技巧是:結合題干剖析各選項,運用辨別、排除、暗示、固定搭配等方法進行選擇。在講評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題目時,切忌每篇每題進行講解,必需的解題引導更加重要。應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文章段首句,善于從中獲得信息:能夠迅速閱讀全文,挖掘其中的深層含義,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不可胡亂猜測,也不可按照自我觀念、常識隨便確定;平日要注意累積一定的詞匯量,能夠按照上下文的意思猜出詞語的含義。并且要盡量掌握中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識等。再者,在解答閱讀理解題型時,好多同學都存在困惑,是首先閱讀文章還是首先進行審題。對此,筆者建議先閱讀試題再看文章。這是由于這一類型的題目絕大多數是考查學生提取有價值信息的水平。假如我們帶著題目來進行閱讀,就能夠迅速獲得與題目相關的訊息,既可節省時間,又能提升準確度。考試是在一定時限內閱讀數量龐大的訊息,所以提升閱讀速率與答題準確度,是獲得高分的手段之一。在認知方面,要盡力幫助他們形成認真讀題的習慣;寫作的過程中盡量使用課本中原汁原味的好詞好句,避免使用把握性不大的詞組或句型,寫后要進行及時檢查:可以用口頭默讀的方式,把自己所寫的文章瀏覽一遍,憑借語感發現是否有瑕疵,力爭做到準確無誤、流暢優美;在調控策略方面,力抓每道題的關鍵詞,比如針對題目中的who,what,how,where,when等疑問詞,對所聽內容進行預測;聽力測試中的測試點大多集中在一些主要信息和重要的細節信息上,比如地點、時間、數字、職業、人物關系等,我們可以以此把握聽的重點。如果教師在每次試卷講評課中這樣指引學生,那么對于培育其思考能力與解題技巧將大有幫助。
(4)注重聯系課本知識,溫故而知新
講評課要注意結合課本,注意日常教學。試卷中涵蓋的知識點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其內容大都來自課本。所以在對試卷進行講解時,如果可以有效指明某一試題考查的知識點屬于課本哪個單元、哪篇文章和哪句話,指導學生去對其進行回想呈現,既可以有穩固課本知識的效果,又可以提高他們對于教材知識的掌握程度,一舉兩得。并且,恰當地要求他們背誦書上的原句,還可取得幫助學生積累地道、純粹、優美寫作素材的作用。在對試卷進行講評時一直堅持該方法,時間一長,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流利背誦課文、注重教材的優良習慣,進而使他們對課本中的基礎知識學習得更加牢固。
四、重視講評后的鞏固,做好補償練習
課后作為試卷講評課的適度拓展,學生要更為深入地思考、歸納并拓展試卷中存在的問題。老師也可歸納課堂上的優點與不足,以便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向導。創建高效科學的講評成效,教師還須采用一定的措施讓學生及時掌握課堂內容。1.學生個體消化講評內容。要求學生深入剖析試卷,梳理并把失分點登記在錯題本上,可以重新再做一遍,注明所犯錯誤原因。2.把學生錯誤率較大的重要知識點轉換角度進行題目設定,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一定量的補償練習。讓他們有多次穩固和練習的機會,使學生學會基礎知識并掌握基本技能。比如,在對試題中的語法填空講解完畢后,可立即拿出相同類型的題目對他們展開練習。當然補償訓練的講解也必須要及時有效。3.要求學生第一時間對考試進行總結。總結內容涵蓋此次考試的準備、答卷、分數等情況以及為什么會出現錯誤等。對于他們的總結,老師要迅速同其進行交流,合理評價他們的學習成績與變化態勢,協助他們建立計劃,明確具有可行性的目標。4.落實好學困生的輔導環節。眾所周知,課題教學針對的是所有學生,雖說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已經講解到位,可仍然還會有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對其中的一些問題理解不了。所以課后要對他們進行及時教導,使其真正掌握那些不是很懂的問題,進而鞏固講評成效,全面提升成績。5.之后測試,有意識地對學生中大多出現的錯題,找出共性,轉換方式,重新設置題目,提升復現率,提高鞏固率。
總而言之,試卷講評課不單單是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教學重難點,反思并總結試卷中暴露的問題,而且也是他們熟悉和掌握解決問題思路與方式的關鍵過程。它對于提高英語教學成效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學為教同學交流、互動,老師與學生應當互相溝通和交流、互相啟迪和補充。因此,一節高效、科學并且具有實用性的試卷講評課也應該是具趣味性,引人入勝的,應當是老師學生共同參加,相互溝通,在理念的交流溝通中,在相互的探求、共同學習中,領會學習真諦,提高學習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曉莉、呂巖.英語講評課教法探討[M].全國外語學校工作委員會,2002.
[2]顧明遠.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李霞平.重視英語試卷講評課的課堂效率[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6).
[4]孫勇.英語試卷講評課的優化.教學與管理雜志編輯部,2001(1).
[5]方義.英語試卷講評的幾種方式.安徽教育,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