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凱
摘 要:在眾多的儀器設備及產品測試中,一個重要的器件就是溫度傳感器。其自動檢測系統在測量時,通過實時地對比被測件與標準器,保證測量結果的精確度,測量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誤差,為了保證測量的精確性,需要對誤差進行科學的分析,文章中,介紹了溫度傳感器自動檢測系統組成及原理,接著分析了溫度傳感器自動檢測系統的誤差。
關鍵詞:溫度傳感器;自動檢測系統;誤差
前言
溫度傳感器的種類比較多,使用過程中,傳感器具有穩定的性能,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比較高,在生產及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自動檢測系統對溫度傳感器進行檢測,從而有效地保證傳感器能夠正常的工作,系統檢測過程中,由于不確定因素的存在,檢測結果會存在一定的誤差,誤差的大小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并對傳感器的質量產生影響,對此,就需要科學的進行誤差分析,在測量中盡量將誤差降至最低。
1 溫度傳感器自動檢測系統組成及原理
在自動檢測系統中,包含的組成部件比較多,主要有計算機、溫度控制器、數字多用表、低電勢轉換開關、溫度控制傳感器、被檢溫度傳感器(鉑電阻)等。檢測系統工作時,嚴格地按照一定的流程工作,具體如下:由恒溫槽提供溫度場,該溫度場的穩定性良好,并且均勻,標準溫度計在數字多用表的作用下,將電阻檢測出來,低電勢轉換開關在控制之下,利用數字多用表,將各個被檢測傳感器的電阻檢測出來,最后,通過計算機,電阻數據由數據采集卡讀取。標準溫度傳感器的電阻值為標準值,將其與被檢溫度傳感器測得的電阻值對比,將被檢溫度傳感器的性能判斷出來。
通過上述工作過程的闡述可知,在自動檢測系統中,核心為控制計算機,控制時,被檢測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系統部件的控制由GPIB接口卡和通訊接口實現,同時,分析和處理校準數據時,也通過此接口卡和接口進行[1]。溫度場必須要滿足均勻性的要求,為了實現這一點,介質利用內部攪拌機攪拌,在此作用下,保證恒溫槽內的溫度均勻。此外,溫度場還需要具有良好的穩定性,為了保證穩定性,恒溫槽內介質的溫度采用溫度控制器來控制,在計算機的控制之下,同自控溫度計一起,以一個反饋電路為基礎,提供一個被校準的溫度計與固定點或校準點所需的均勻穩定溫度場。
2 溫度傳感器自動檢測系統誤差分析
2.1 誤差的來源
自動檢測系統在對溫度傳感器的工藝參數檢測時,會存在一定的系統誤差,這是無可避免的,但是當誤差比較大時,工藝參數檢測的準確性會降低。在自動檢測系統工作過程中,系統各個組成部分都可能會引入誤差,具體說來,誤差的來源主要有四種,一種是重復檢測溫度傳感器時所產生的誤差,一種是檢測過程中溫度場的均勻性不滿足要求產生的誤差,一種是電測設備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誤差,一種是標準器產生的誤差[2]。
2.2 誤差不確定度的分析與評定
在對自動檢測系統誤差分析時,主要是將真值與測量值之間存在的差值找出,但無法找到真正的真值,因此,通過估計的方式,在某個量值范圍內確定真值,對測量結果的誤差進行表達時,為了提升表達的客觀性,分析與評定測量結果時,采用不確定度的方式[3]。所謂不確定度,是指測量結果帶有的一個參數,用以表征合理賦予被測量的分散性,是某個量值范圍內,客觀的評定被測量值。不確定度的表征方式為標準偏差,稱之為標準不確定度,表示字母為u。
由于系統誤差的來源比較多,分別對各個誤差來源的不確定度進行評分和分析,在分析時,以具體的某型號溫度傳感器為例。第一,被測溫度傳感器測量重復性誤差來源,將此誤差來源的標準不確定度設置為u1,溫度傳感器在工作的過程中,輸出電阻值具有不重復性的特點,由此引起u1的存在,評定時,采用A類方法,根據相應的規定要求,溫度傳感器選擇為A級鉑電阻,穩定性良好,利用自動測試系統連續測量6次,重復性的計算利用貝塞爾公式計算[4];第二,溫度場的不均勻性誤差來源,將此誤差來源的標準不確定度設置為u2,恒溫槽和低溫槽均采用深井式,由于其提供的溫度場分布不均勻,引起測量誤差,評定時,采用B類方法,按照檢測要求,恒溫槽的均勻性要小于0.01℃,由此一來,半區間的均勻性要小于0.005℃,通過這兩個數值,將u2確定;第三,電測設備誤差來源,在此誤差來源中,將標準不確定設置為u3,回路寄生電勢在利用堆棧式測溫儀測量時,可引起誤差,評定時,同樣采用B類方法進行,依據相應的技術指標,可將u3的數值計算出來;第四,被測溫度傳感器誤差來源,將此誤差來源設置為u4,溫度傳感器選擇的為標準鉑,其所帶有的阻值具有不重復姓,引起誤差,評定時,采用B類方法。
2.3 檢測系統總不確定度的評定
自動檢測系統各個誤差來源的標準不確定參數確定之后,將這四個分量合成在一起,形成的數值就是合成標準不確定度,表示方式為uc,隨后,將uc在0℃和100℃時的測量值利用相應的公式計算出來,形成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的具體參數。在對測量結果進行表示時,為了提升表示的準確性,需要對測量區間進行限定,限定時,需要滿足測量區間包含大部分被測量值的要求,因此,表示時采用擴展不確定度。計算擴展不確定度時,利用標準不確定度uc和包含因子k相乘,擴展不確定度同樣包含兩個,分別為0℃時和100℃時。自動檢測系統的不確定度分析和評定完成之后,可確定各個誤差來源具體產生的影響,進而在利用系統檢測時,關鍵性的注意這幾個方面,降低誤差,提升檢測的準確性。
3 結束語
自動檢測系統主要是對溫度傳感器的工藝參數進行測量,由于被測傳感器測量重復性、溫度場不均勻性等因素的存在,檢測中會存在誤差,進而影響檢測的準確性,在明確誤差來源的基礎上進行誤差分析,從而在日常使用中有效地觀察這些方面的變化,提升檢測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趙艷,趙詠梅,姜成元.溫度傳感器自動檢定技術[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1,9:25-26+29.
[2]張在宣,金尚忠,王劍鋒,等.分布式光纖拉曼光子溫度傳感器的研究進展[J].中國激光,2010,11:2749-2761.
[3]孫向榮,吳志凌,曾正.光柵測長機熱誤差修正溫度測量系統研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1:1300-1303.
[4]蘇彩紅,林梅金,鄧嘉華,等.基于無線傳感網絡的機床熱誤差智能檢測系統設計[J].自動化與信息工程,2014,4:21-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