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
足球源于古代蹴鞠,直到現在,足球依然是世界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也是小學體育教學中重要內容之一,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各種身體素質,也能促進學生的專注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踢足球時獲得更多的身心快樂.隨著新課改的推行,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足球教學中融入游戲因素,使學生主動學習和訓練,以提高教學效果.然而,小學階段是發展學生身心和挖掘潛能的關鍵時期,作為體育教師,不僅要增強學生的體魄,更要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學生的各項運動潛能,培養學生自強不息和堅韌的品質.這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開足開齊體育課,還要在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和學生的身心發展,才能使學生在開放、民主、快樂、安全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因此,在小學體育足球游戲教學中,教師對應該如何使用游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認識還有待提升,小學體育足球游戲教學依然有待進一步的發展與建設.下面,筆者就從如下三方面談談在小學足球教學中對游戲教學方式的選擇、游戲內容以及游戲教學實效的把握略談幾點自己的淺顯認識,不正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針對教學對象,把握學情差異
開展游戲教學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但是,每個年級段的學生的學情是不同的,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對足球的技術動作知之甚少,因此,教師應以激發學生學習足球、練習足球為主,游戲應突出趣味性、娛樂性和安全性.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則以掌握動作要領、提高練習足球的積極性為主.只有針對不同年齡差異的教學對象,把握學情差異,才能選擇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低年級的教學中,開展足球游戲教學時,教師可以在體育多媒體活動室選擇比較簡單的游戲,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最好在地上鋪有很厚的地毯再開展教學,以確保學生的安全,如固定墊球比賽、運球繞竿比賽、射門比賽等,激發學生對足球學習的興趣.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加強游戲的靈活性,在導入環節以醞釀情緒為主,播放世界著名球星的精彩進球瞬間,激起學生討論足球、學習足球之熱.在游戲教學環節,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體力、耐力跑的訓練,如運球接力、踢遠、擲界外球等游戲環節,還可以讓學生自主觀看動作分解視頻,再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根據視頻內容自主探究踢球的方法,教師巡回指導,最后進行學習成果展示,示范動作要領,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只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足球水平設計游戲教學內容,才能讓學生真正學中玩、玩中學,發揮游戲教學的教育價值.
二、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夯實學生基本功
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設計的是否合理也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目標能否得以順利實現.同樣在游戲教學中,體育教學目標決定著足球課游戲教學內容的確定與安排,只有從教學目標出發合理設計游戲教學內容,才能夯實學生的足球技術基本功,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足球課前的準備階段,教師應以放松學生的肌肉組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主,兩人爭球游戲、接拋球游戲、傳球比賽等趣味游戲項目,可以有效地使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得到快速的興奮,使學生熟悉球性,提高運動系統和生理機能的水平,為接下來教學環節的開展奠定基礎.在課堂教學環節中開展足球技能訓練時,在教師講解、示范、指導的基礎上,根據教學所需適時開展足球游戲,比如在訓練頭球技術時,可以開展“頂遠游戲”、“頂準游戲”或頭球傳遞游戲,這樣的足球練習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也能有效提高學生在頭球訓練中的觸球概率,形成應有的攻防守戰術體系;在教學點球技術時,教師可以開展個人墊球游戲、雙人墊球游戲;在練習停球、運球的技巧時,可以采用傳停球接力游戲比賽;當學生出現練習疲勞、出現思想不集中時,教師可以“S形帶球跑”、頭頂球等游戲方式.在課堂快要結束時,則要選擇具有一定放松性的游戲.只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游戲教學內容,突顯教學內容的目標針對性,才能在有限的練習時間內,引導學生掌握足球運動的基本技術與技能要求.
三、注重游戲實效,把握教學節奏
游戲的設計是為教學服務的,在組織教學中教師所設計的游戲必須是要能夠有利于學生練習足球相關技能的,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要根據教學組織的需要適時組織適合小學生的游戲內容,才能營造歡快、輕松的學習氛圍.因此,教師應從教學實效出發選擇游戲內容,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安排不同強度的游戲內容,不能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同時,小學生的體力畢竟有限,對小學生的要求不應操之過急,練習應循序漸進,以足球技巧與個人戰術的練習為主,從打牢基本功著手,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安排教學的進度,通常情況下,一節課中的足球游戲以2~3個為宜.
比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足球基本功的重要性,我先用課件展示停球運球技巧,激起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后再讓學生練習停球―傳球―停球的足球基本功.為了讓學生注意(腳背、腳內側、腳外側)等停球方法,我設計了多種游戲練習方法,先以小組游戲比賽的練習形式,由易到難的練習地滾球和空中球停球方法;然后由小組展示停球方法(輕踩、減力擋等),教師示范,巡回糾正指導;接著組織一個以八人為一小組的傳停球接力游戲比賽,并注意動作的準確性和比賽中的相互配合程度,最后對學生比賽給予積極的鼓勵和客觀評議,對學生認識誤區予以指導,為以后的提高打下基礎.在上述過程中,練習難度循序漸進,注重教學環節的連貫性,采用這些方法借機引導后,學生的足球基本功、用腳運球技術的掌握明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在小學體育足球教學中,游戲教學是較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其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體育教師應以新課標提出的“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突出游戲教學的趣味性、針對性、變化性和實效性,在不同環節的教學中應設計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的足球游戲,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足球運動技術、戰術與技能等,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練習足球的主動性,從而共同完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