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會平
實驗教學資源在化學課程資源占有重要地位,而實驗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直接影響到化學教學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拓展,對于提高中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的自主探究能力、拓寬化學教材中的研究視野、豐富化學實驗教學方法有重要意義.本文以九年級上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滬教版)的教學設計為例,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問題引領,以整合實驗教學資源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在整合實驗教學資源基礎上的問題設計,既體現了教學思路的清晰引領,又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其對化學實驗產生深入探究的興趣.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巧設問題:為什么在擁擠的人群里,蹲著比站著難受?原因:擁擠的人群中CO2氣體的密度較大,氣體下沉導致低處的有氧呼吸更加困難.這樣,由日常生活現象導入化學課堂,淺近而有趣.教師在引導學生對CO2性質進行探究實驗之前,不妨先讓其自主思考,大膽猜想:將一瓶收集好的CO2氣體,向燃燒著的蠟燭自上而下傾倒,會產生什么現象?燃燒的蠟燭在CO2氣體的包圍中會自下而上地熄滅,因為CO2本身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在探究CO2氣體與水反應的實驗中,教師設計問題:裝有碳酸飲料的礦泉水瓶子常常會變癟,請用所學化學原理對這種現象加以科學解釋.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原因,得出結論:二氧化碳溶于水.教師繼續拋出問題,以引導學生的自主思考:二氧化碳溶于水,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反應?請設計實驗方案,加以驗證.
二、方案設計,以創新實驗教學資源
化學實驗前的猜想,是為了鼓勵學生多維度思考,推動他們的自主性探究,使其培養對化學學習的興趣.然而,對于猜想結論的驗證,需要嚴密的方案設計及實驗步驟.在探究CO2的溶解性問題時,教師引導學生分組探討驗證方法,并對實驗方案進行自主設計:①向集滿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約1/3的水;②立即擰緊瓶蓋;③將裝有二氧化碳與水的水瓶振蕩.學生觀察現象并描述實驗結果:礦泉水瓶子變癟.探討實驗現象背后的化學原理:二氧化碳溶于水.教師再度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也使二氧化碳的體積縮小呢?碳酸飲料配料表,即碳酸水.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發展,在化學課堂中的學生主體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簡易演示實驗可以創新方案設計,形成探究性小實驗,以推動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促進他們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在前面實驗的基礎上,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結論后,教師質疑:CO2溶于水,是不是意味著CO2與H2O能夠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化學物質?學生結合所學,對問題進行大膽猜想,并設計探究實驗,對CO2與H2O能夠發生化學反應的猜想加以驗證:①要證明二氧化碳與水發生了反應,需要借助紫色石蕊試劑,因為石蕊作為一種酸堿指示劑,遇到酸可以顯出紅色;②向盛有醋酸溶液的試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③將CO2與H2O實驗中的礦泉水瓶中的液體倒入試管中,并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加以檢驗.
三、反思評價,以優化實驗教學資源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實驗結論的猜想未必合理,方案的設計未必科學,需要在探究中加以驗證,在實驗結果產生后,加以反思評價,去偽存真,以優化實驗教學資源.在上述探究實驗中,得出結論:CO2與H2O反應使石蕊溶液變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反思評價,在反思評價的基礎上,形成新的猜想與探究實驗.CO2與H2O反應使石蕊溶液變紅,有三種可能:①CO2使石蕊溶液變紅;②H2O使石蕊溶液變紅;③CO2與H2O反應產生新的化學物質,這種新的化學物質使石蕊溶液變紅.如何通過探究小實驗加以驗證?借助石蕊溶液來分別驗證,能夠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物質,便是有新的酸性物質產生.在反思評價環節的探究小實驗,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操作,以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精神.首先,準備實驗藥品:三條干燥的紫色石蕊濾紙、兩個充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蒸餾水.其次,設計實驗方案:①將水滴在干燥的紫色石蕊濾紙上;②將干燥的紫色石蕊濾紙放入裝有二氧化碳的試劑瓶中;③將濕潤的紫色石蕊濾紙放入裝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再次,對實驗結果進行綜合評價,以做到操作最簡單,方案最優化,從而優化實驗教學資源.在本節實驗教學中,自上而下向燃燒著的蠟燭傾倒CO2氣體,然而蠟燭卻是自下而上地熄滅.這一實驗過程,怎樣設計方案并優化操作細節,以更清晰地呈現給學生?在一個燒杯內放入三支高低不同的燃燒著的蠟燭,將CO2氣體自上而下倒入燒杯內,發現三支蠟燭自低而高依次熄滅.
四、課外實踐,以拓展實驗教學資源
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無處不在,從教材到生活,從課堂學習到課外實踐,使化學學習充滿了趣味性、實用性、探究性的價值.對于化學實驗教學而言,通過“問題引領—科學猜想—方案設計—反思評價”等環節,實現對化學實驗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而對于課外實踐而言,通過“資料搜集—方案設計—實踐調查—歸納總結”等環節,實現對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拓展.在學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以后,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調查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擴大學生的科學視野.首先,搜集資料,鞏固并補充教材知識體系:CO2的性質→CO2的用途.其次,對實踐調查的內容進行分類,設計方案:①調查固態CO2在人工降雨方面的應用,解釋原理;②調查CO2的工業制法,解釋原理;③敞口放置的石灰水上面有一層白色固體物質,猜想白色固體物質的成分,并設計方案將白色物質除去.
總之,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的無窮無盡的,教師應從新課程理念出發,尊重學生的身心特點,積極利用、開發、整合、拓展實驗資源,引導學生科學假設、自主探究、大膽猜想、小心求證,從理論解釋到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對化學現象的求知興趣,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