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
【摘 要】水利工程是人類建造的用于對于自然界中的水源進行有效控制的建筑設施,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我國的水利工程事業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隨著水利設施的不斷增多,工程移民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加大,當前我國由于水利工程建設而產生的移民數量已經接近3000萬。而水庫移民的貧困性問題也變的越來越大,受到了社會各界以及政府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也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所在。
【關鍵字】水庫;移民;貧困性問題
前言: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各類工程設施的建設也在不斷的推進。尤其是水利工程設施,水利工程通過對自然界中的水源進行調節,以求達到改善某些區域的水量情況,既能夠為某些缺水區域提供充足的水源,又能夠防止一些由于水量過大而導致的自然災害的發生。但伴隨著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庫周邊的居民需要進行移民才能保證工程設施的搭建。這就牽扯到水庫移民的貧困性問題,如何解決水庫移民當中弱勢群體的生理問題,心理問題以及經濟問題,成為政府部門研究的主要問題。本文就針對水庫移民的貧困性問題進行研究,對水庫移民貧困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
1.水庫移民貧困原因分析
1.1實物資本的缺失
在水利工程的搭建過程中,由于對建設場地的需求,需要對當地居民的住所或者耕種土地進行征收利用。由于住所的缺失,會導致當地居民缺少生活必須要素,即居住地。而耕作用地又是當地居民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部分。正是在土地上的耕作才為居民自身提供糧食,并通過糧食的販賣獲得金錢,為生活提供物質保障。然而,水利工程對于土地的征收使用卻使得當地居民的賴以生存的居住與生產要素有所缺失。雖然,國家在對水庫移民的補貼政策上有較明確的規定,但是,卻是大多以金錢上的補貼為主。例如,在對某一區域的水庫居民進行移民的時候,會依據其具備的居住房屋面積及耕作土地面積進行計算,依據該面積為其提供相應面積的新住所以及一部分的資金補貼。雖然居民得到了金錢上的補充,但是,卻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生產要素,缺少了持續的資金收入。經過著名經濟學家塞尼的研究,移民后的居民所受到的經濟補貼要大于之前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居民在新的住所開展經濟活動,幫助其恢復相應的經濟水平。然而,在當前的政策當中,并沒能達到該要求。
1.2人力資本的缺失
所謂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具備勞動能力的,處在勞動年齡期間或不足或超過的全部人口的集合。人的生產能力與其自身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密不可分,只有保證水庫區域居民在移民后的這兩方面得到保障,才能保證移民后的居民仍然具有相應的生產能力。而這兩方面想要得到保障是需要資金進行支持的,只有充足的資金,居民才能在飲食,醫藥的方面充分投入,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與健康狀態。也只有良好的資金狀態,才能維護移民的心理狀況。但是,由于移民后實物資本的缺失,資金補貼的不到位,使得移民損失了一定程度上生產資料。雖然政府進行了相應的資金補貼,但是,卻缺少了持續的資金收入手段,這就會使移民在資金的利用上產生障礙,無法像移民前那樣在飲食與醫藥上進行充分的投入。最顯著的現象,便是在出現一些疾病的時候不能夠及時的進入醫療機構進行治療。這種身體健康上的下降就導致了人力資本的缺失,惡性循環,導致移民的貧困性問題進一步惡化。
1.3社會資本的缺失
社會資本這一概念出現的較晚,研究也不像實物資本與人力資本那樣詳細。所謂社會資本,指代的便是社會中的個體以及團體彼此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包括單向以及雙向等,諸多聯系結合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網絡結構,處在社會不同層次的不同個體與團體享有不同的資源,這便是社會資本的概念。個人與團體通過這種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的網絡結構極大的減少了達到目的所需的成本。然而,水庫的居民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設不得不進行移民活動,這種較大范圍的地域變遷會導致水庫周邊個體與團體的網絡聯系結構被破壞。在原居住地能夠形成穩定的網絡聯系結構的個體與團體,由于遷移到新的環境中,對于新的居住場所的風土人情與人脈的不清晰,不了解,導致社會聯系的斷缺,無法形成聯系網絡,個體與團體無法在社會聯系中得到相應的資源,社會資源缺失。這會使資金缺乏的移民群體得不到有效的資本補充。若想要改變這一情況,就需要進行社會網絡的重新構建,但是,這種構建會進一步的加深移民的貧困狀態,使得移民的生存狀態進一步惡化。
2.水庫移民貧困解決方案
2.1補充實物資本
若想要解決水庫移民的貧困問題,從基礎上解決,就需要對實物資本的缺失進行補充。由于土地被占用,使得大部分的移民缺失了資金持續收入的手段。雖然我國的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但是,土地的使用權卻是掌握在居民手中的。當國家對土地進行征用時,要為使用權的收回提供相應的資金補償,但并不能按照對等的福利政策進行收回,而是要使移民所受到的福利相比較土地征收前更大才可以。實物資本的缺失大多是由于居民得不到充足的資金補充才導致貧困問題的進一步惡化。除了資金的補償外,政府可以在移民的移入地提供相應的用地,將土地補償與資金補償結合起來對移民進行資本補償,這樣,才能夠減少移民的實物資本的缺失,減輕移民的貧困問題,提升移民的生活條件。
2.2補充人力資本
對于人力資本的補充,要從外在于內在兩個方面進行。所謂外在,就是由于飲食,醫藥,生活狀態等影響的移民身體素質與健康狀態。由于,只有確保移民具備健康的體魄與身體素質才能保證移民后的居民仍然具有相應的生產能力。而實物資本的缺失導致居民在這一方面的資金投入有所下降。因此,應該適當的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與政策,在確保居民生存的基礎上,使其享受到更加優惠的醫療政策,社會政策,只有這樣,才能使居民的健康狀態有所保障。在心理狀態的把握上,則體現在通過教育補充人力資本的缺失。由于移入新的居住區域后,居民會有一定程度上的不適應,不協調,對此,要及時的進行相關的教育,使其充分了解到移民的必要性。并就新區域再就業的從業形式與職業技能進行培訓,教育,保證其在遷入地具備一定的就業能力與生存能力。另外,由于移民會對學生的教育問題產生一定的障礙,因此,國家政策還要對移民中的學生進行相應的政策扶助,保證學生可以享受到優良的教育。
2.3補充社會資本
水庫居民在移民前具備相應的社會資本,他們之間的相應的網絡聯系結構使得他們能夠得到相應的社會資源。但是移民后這種聯系網絡斷裂,無法得到相應的社會資源,因此,首先要降低移民的社會聯系重建成本。由于移民后的居民在進行日常活動與人際交往一定會涉及到資金的輸出,只有降低其資金輸出的水平,才能有效的促進移民對社會聯系網絡的重建。水庫移民只有恢復社會網絡聯系狀態,才能保證在日常的生活中達到目的的成本有所降低,時間有所減短。卻能夠在社會聯系中有效的分配到相應的社會資本,減輕移民貧困問題,提升移民的生活水平。
結語:
水利工程是人類建造的用于對于自然界中的水源進行有效控制的建筑設施。伴隨著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庫周邊的居民需要進行移民才能保證工程設施的搭建。這就牽扯到水庫移民的貧困性問題,如何解決水庫移民的貧困問題成為當前政府工作的重點所在。本文針對水庫移民貧困原因中的實物資本的缺失,人力資本的缺失以及社會資本的缺失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為我國的水庫移民貧困性問題提供寶貴經驗。
參考文獻:
[1]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2]葛劍雄.中國移民史(第一卷)[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