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勇 張安定 黃亮
【摘 要】當前,基層連隊“80后”、“90后”逐漸成為官兵主體,他們文化水平都比較高。顯然,在信息化水平發達的今天,一味圍堵智能手機的使用已不符合時代潮流。為了規范基層連隊智能手機的使用,我們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安全使用手機的教育并從技術上構筑起安全使用手機的屏障。
【關鍵字】智能手機;基層管理;安全教育;信息時代
據資料顯示,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已經超過5億人,超越美國成為智能手機用戶最多的國家。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已成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對于社會發展也造成了巨大影響。2015年3月,四總部聯合頒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基層工作指導和管理秩序若干規定》,適度放寬了手機網絡使用的限制,明確“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軍隊人員在課外活動時間、休息日、節假日等個人支配的時間,可以使用手機(含智能手機),可以通過個人移動終端或者軍營網吧使用互聯網。具體辦法由師旅級單位結合實際制定。”這也反映了互聯網時代下基層官兵的合理需求。這種形勢下,基層官兵對新的智能手機管理有何看法?對在軍營中使用能上互聯網的智能手機有何認識? 筆者就關于基層連隊智能手機使用作了如下幾點思考:
(一)加大制度落實力度,預防軍人違規使用手機
制度是開展一切工作的標準、監督執行的依據。嚴格正規的手機使用,必須建立在擁有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四總部下發的手機使用管理《規定》明確指出,必須在一定的范圍內使用手機。我們建章立制時要對著這“一定范圍”作出明確的規定,以及違反規定使用手機的后果。完善手機使用規定時應注意,一方面,要以上級指示做為根本指導思想,依照各單位涉密程度、戰斗任務等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要順應發展規律,改變一味禁、堵、封、壓的做法,拓展手機使用范圍、明確使用時間、劃定使用人員,確保手機的使用有助于便利官兵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制度的制定是前提,制度的落實是根本。在落實制度的過程中,相關干部要嚴格管理,堅決糾治違規使用手機的行為。在敏感、機要場所例如,情報室、涉密會場、機要室、檔案室等等地方的醒目位置要設立相關標識“禁止攜帶手機”。手機的管理要正規規范,設置專人專柜對手機進行管理,嚴密實行審批、登統計等環節,不定期對手機管理進行抽查。另外,對違規攜帶、使用手機的,一經發現應當場沒收、通報批評,若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求其刑事責任。
(二)繃緊保密意識紅繩,莫讓手機成為泄密窗口
小小的手機,看似不起眼,可往往在我們隨身攜帶與使用之時就成了泄密的巨大漏洞。2012年復旦大學發布的報告指出,當前從國外進口的手機80%以上都設置了“后門”,即使手機在關機狀態下仍具有竊聽功能;有58%的手機應用軟件存在泄漏隱私的缺陷,其中25%還可以將用戶信息進行加密發送。另外,現在只能手機的諸多功能皆存在不同的泄密奉獻,例如導航定位功能暴露位置、攝像頭遠程控制軟件可以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監視你身邊的環境、各式各類的手機病毒徹底的竊取手機內的信息,使得手機看似安全,實則暴露無疑。這些安全隱患給部隊安全保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部隊,有人把“手機”稱作為“手雷”,然而,一但發生泄密事故,其造成的殺傷力遠不止一枚手雷那么簡單。
手機防泄密除了出臺相關制度之外,我們更應該筑牢手機使用者的心理防線,只有手機使用者自覺自律的規范使用手機,手機泄密的風險則可降到可控制范圍的最低程度。提高官兵手機使用的警惕性,需要實行有效的保密教育。首先,保密教育要結合形式教育進行,教育者要給官兵講請手機使用對部隊保密安全帶來的嚴峻挑戰,對保密行為總體上要有概念認識;另外,結合反面典型案例,使官兵認清違法亂紀的后果、代價,增強官兵畏懼心理。其次,保密教育要針對手機的使用進行細致化的引導,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的官兵都具有保密意識,但問題是對如何防范泄密不懂,如何正確使用手機才能把泄密風險降至最低沒有概念。我們的保密教育應當引導官兵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
(三)疏堵結合引導使用,加強政治工作感化作用
在基層走訪時,調查人員了解到,盡管開放了手機的使用,但在連隊,還是經常有戰士偷偷使用手機的情況發生。我們政治工作者應當善于從生活中處處總結官兵思想動態,從而及時有效的做好心理疏導,思想解疑。經過與戰士的交流以及調查,戰士違規使用手機主要有這幾種原因:一是對手機的依賴。調查數據顯示,有91%的官兵在入伍前就經常使用智能手機。這可以看出,智能手機已經是當代年輕人視為不可缺少的必備用品之一。來到連隊,手機被沒收而“手機癮”難戒,于是就會偷偷使用手機。二是逆反心理作祟。我們的戰士都是血氣方鋼的小伙子,逆反心理十分明顯,對于限制使用手機這件事沒有想通,于是產生了“憑什么不讓我用”的想法,頂風冒險買手機,有的還買了2到3個手機,以防備用。三是對親人、朋友的思念。戰士們背井離鄉來到軍營當兵,難免會有思鄉的孤獨感,總想著與家鄉的親人朋友聯系;有的戰士則是談了女朋友,白天訓練沒有時間,通常利用晚上偷偷在被窩里用手機與女友聯絡感情;還有的戰士則是在連隊郁悶苦惱,想通過手機與外界聯系傾訴自己的苦悶。
上訴情況都是人之常情,然而卻采取的不恰當的手段,也反映了我們的政治工作并沒有“暖”進部分戰士的內心。違規使用手機影響休息是小事,要是因為沉溺于手機無法自拔,被網上虛實難辨的信息所蠱惑,動搖了戰士安心服役的信念則事關重大。官兵使用智能手機主要是那幾個方面的需要,我們想辦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那么在手機的管理上就會輕松不少。所以我們除了一味的壓制官兵手機的使用,不如想辦法滿足他們心理上的需求。我們一方面要發揮軍網的作用,豐富軍網的應用領域,更新軍網網絡信息,把官兵們對“網絡”的注意力轉移到“軍網”上來。另外,政治工作者要及時注意違規使用手機官兵的心理,找出“思想病因”對癥下藥,戰士從心理上擺脫了手機,則不會冒險“違規操作”。
(四)建立智能防護系統,為信息安全提供技術屏障
手機泄密畢竟是個科學技術層面的問題,即使官兵保密意識再高,手機使用習慣再好,但數字信息在網絡上的傳遞往往是我們意識不到的。這強烈需要我們“以牙還牙”,需要相關部門在虛擬世界里斗智斗勇。當今社會,高速網絡服務使得信息瞬間被發送和傳輸,信息竊取即時完成,個人根本不能察覺。3G、4G互聯網業務的普及,手機這一便捷、隱蔽且廣泛普及的上網工具成為敵特分子竊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手機的技術防護是確保手機保密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某些國外的軍隊,采取軍地合作的方式,利用地方上的網絡公司,研發手機短信、通話、上網、硬件管理等加密模塊軟件,還有相關智能攔截軟件,對含有特定關鍵詞的信息進行攔截,確保敏感信息部傳輸出去。在我軍大力倡導軍民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這是一條可行而且十分必要的途徑,為我軍的手機信息安全筑牢技術防護長城。
作者簡介:李智勇,91278部隊司令部,正團,上校;張安定,73071部隊保障部部長;黃亮,73071部隊保障部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