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于 湯建蘭
【摘 要】中國已具備開征遺產稅的法律環境,同時也應該看到中國的遺產稅立法存在很多技術難題。本文擬從開征遺產稅的法律環境、立法難題、他山之石、破局之道、稅制構想等方面著手,系統思考中國開征遺產稅的法律問題。
【關鍵詞】遺產稅概念;遺產稅構成;法律責任
遺產稅問題是我國社會上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從遺產稅的概念入手,把我國遺產稅稅制模式的選擇和與課稅要件稅率、免征額、扣除項目相關法律問題作為研究重點,并就遺產稅配套制度建立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遺產稅的概念
遺產稅是對被繼承人死亡時所遺留財產課征的一種稅,本杰明·富蘭克林曾說:“在這個世界上,除稅收和死亡外,沒有什么是確切已知的。”
二、法律責任
這里的法律責任既包括納稅人違反遺產稅法被追究法律責任,也包括征稅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遺產稅法開展稅收工作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納稅人必須按照法律的規定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征稅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也應依法履行職責,否則將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經濟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
三、我國法律已明確規定了公民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和納稅義務
在憲法精神的指引下,《民法通則》第75條也規定:“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第76條又規定:“公民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本法為公民私有財產的取得和享有,以及繼承權進行保護的同時,國家”國家以根本法和民事基礎法的形式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均應依法納稅(遺產稅當然也不例外)。《憲法》、《民法通則》的這些規定,為我國開征遺產稅奠定了法律基礎。
四、我國遺產稅構成要件分析
1、遺產稅制模式的分析。目前世界各國大致存在三種稅制,其中總遺產稅制容易控制稅源、征收阻礙小,稅務行政管理較為簡單,但征稅標準過于單一,顯失公平;分遺產稅制則綜合思量到社會的各類情形,顯得更加公正、合理,但其缺點也比較突出,難以確定繼承人與死亡者之間的親疏關系以及繼承遺產的多少由此導致稅收征收難度大;混合遺產稅制表面上結合了二者的優點,但極易引起重復征稅、加重納稅負擔等問題,且在實踐中采取該稅制程序繁瑣,技術要求高,征收成本大。
2、我國遺產稅制模式的選擇。基于我國的稅收征管近況,采用總遺產稅制最為符合。這是由于目前有關的法律規范和制度體系還不健全,總遺產稅制通過采用先征稅后分割遺產的辦法,大大降低了征管難度,并且有效防止了分遺產稅制中繼承人虛假分配遺產而造成的損失。
五、《繼承法》等法律明確了遺產范圍
《繼承法》第3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其范圍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其他合法財產以及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婚姻法》的第17條、第18條、第19條對家庭財產分割的規定,同時《繼承法》確定了遺產處理原則和程序,“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財產,除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財產,應該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們的財產。”這些關于遺產范圍、遺產處理的規定,均為遺產稅的征稅對象,征稅范圍以及遺產評估提供了相應的法律依據。此外,我國金融、保險、證券、公證、房地產和車輛管理等與征收遺產稅有關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有利于遺產稅的開征;《稅收征收管理法》也為遺產稅的開征提供了征管方面的必要條件。
六、遺產稅稅率的設計
1、有關遺產稅稅率的設計。稅率是財稅法構成的基本要件之一,應征稅額的大小受到稅率高低的影響,同時稅率也決定著遺產稅的課稅程度和納稅人的承擔水平。遺產稅草案中規定了遺產稅的五級稅率。
2、我國遺產稅稅率的分析。我國遺產稅稅率采用的是超額累進稅率。原因有以下兩點:(1)考慮到遺產繼承所得屬于偶然的、非勞動所得,所以遺產稅的稅率應略高于我國個人所得稅稅率才比較合理。(2)但遺產稅稅率的規定標準也不宜過高,考慮到社會大眾的接受程度,創造財富的積極性以及征收的可執行性等問題,開征初期應當采取較低的稅負結構,引導公民依法納稅。基于此,我國采用10%、20%、30%、40%、50%五級超額累進稅率是合理的。
七、如何界定“個人財產”
一旦開征遺產稅,很多人必然會通過各種方式隱匿財產。我國于2000年4月1日開始實行的儲蓄實名制就是其中一個防止公民隱匿財產的重要舉措,它是我國開征遺產稅的一個很好的準備。但是,僅有儲蓄實名制這項制度還不夠。它僅能從銀行存款這一方面體現當事人的財產狀況,其他方面的財產則沒有反映,比如現金和實物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另外,實行對公民個人大宗財產的登記制度也可以從另一方面反映公民個人的財產狀況。建立完備的個人財產實名制,也即個人財產流動賬戶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如何能夠做到簡單、清晰地界定死者的個人財產,正確區分公司資產、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是開征遺產稅的重要前提。
八、建立和完善遺產稅配套制度
1、完善相關法律規范。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而要與其他制度密切聯系才能發揮其效用。遺產稅開征亦如此,例如為與遺產稅開征相配套,“《繼承法》中應明確規定遺產的分割、繼承應在繳納稅款后進行,并對法定繼承中的繼承權及繼承份額予以詳細規定,以便處理財產糾紛,有利于遺產稅的監管。”
2、建立家庭財產申報制度。家庭財產申報制度有益于確定公民遺產的內容,防止公民偷稅漏稅,從申報的主體、申報的范疇、申報的受理機構、違反申報的責任制度幾方面入手設計家庭財產申報制度。
3、完善金融實名制度。2000年4月1日我國就開始實行了儲蓄存款實名制,它為遺產稅的開征奠定了基礎。金融實名制有助于查明公民的已有財產,起到防范偷稅漏稅現象的發生。
總之,開征遺產稅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國制度體系不健全,遺產稅起征點、免征額的確定不合理等,我們應該克服不利因素,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為遺產稅的開征掃清障礙。
參考文獻:
[1]孫鈺明.各國遺產稅之比較.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4:43.
[2]曹一鳴.我國財產稅立法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