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寧娜 樊尚冰



一、通感
通感,也稱“移覺”,主要指借助聯想,使不同感官之間轉換表達,以感覺表達感覺。其最早作為一種修辭手法應用于語言學領域,有著深厚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支撐。
進入新時代,認知心理學、認知語言學等學科研究,并伴隨生物學領域的實驗研究,為通感研究提供了扎實的物質理論基礎。在體驗時代到來的今天,通感真正展示出巨大的潛在價值。通感作為一種特殊的體驗過程,能夠滿足用戶興奮型需求,創設更為驚喜和豐富的體驗感受。
通感設計在設計領域主要應用在廣告設計、平面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等多個方面。設計者運用通感設計能夠突破單一感官體驗的表達形式,豐富表情達意的設計語言,激發用戶對設計及產品的情感維系,提升用戶對世界的心靈感知。
二、體驗設計
美國心理學家內森·謝佐夫在《體驗設計》中指出,體驗設計是將用戶的參與融入設計當中,以服務作為“舞臺”,產品作為“道具”,環境作為“布景”,使用戶在事件過程中感受到美好的體驗過程,甚至在活動過程結束后,體驗價值仍長留腦海,為用戶創造了一項美好的回憶、值得紀念的產品及其活動過程的設計。隨著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思想越來越被重視,體驗設計也逐漸被社會各界熟知和重視。
縱觀當今的產品市場,用戶不僅追求產品的實用功能,更期待產品能夠在體驗中與自身的內心需求產生共鳴。因此,設計更需要緊扣用戶需求,真正為用戶著想,讓用戶在接觸產品的過程中從感官、行為、情感、思考等各方面產生身心愉悅的美好體驗,從而做到“設計追隨體驗”。
三、通感與體驗設計
通感在設計領域的應用,主要借助基于感知覺經驗的觸發和聯想,把用戶不同的感官體驗綜合融通,觸發多維度的用戶體驗,從而帶給用戶豐富而美好的體驗過程。通感作為一種特殊的體驗過程,在多重感知覺的共同作用下,使用戶獲得“1+1>2”的情感體驗,從而豐富用戶的情感內涵。通感在體驗設計中的應用路徑主要包括其在感官體驗、行為體驗、情感體驗、思考體驗中的應用。
1.通感設計中的感官體驗
任何一次經歷,都是以用戶的感官感受作為最直接的呈現方式,感官體驗無時無刻不地發生在我們身上。韓國工業設計師Jinsop Lee的五感設計理論中提出,五感的喚醒程度越高,用戶的體驗感則越強,由此說明在設計中使用通感達成豐富的用戶體驗的能力也越強。
通感設計中的感官體驗,強調用戶在本能地受到視覺、聽覺、觸覺、味覺或嗅覺等感官刺激的基礎上,通過調取已有的認知經驗和聯想,喚起一種或多種其他感官體驗的交融轉換,使用戶有強烈的共鳴和代入感。
例如原研哉為梅田醫院的標識系統設計(圖1),該標識用棉布制成,從視覺的白色棉布標識及其優美的弧度,喚起用戶觸覺上的柔軟、潔凈、溫暖、舒適的質地感,使用戶在整個空間中達成如同觸覺般棉布柔和的舒適宜人感,這種由感官觸發的人性化關懷會使用戶緩解就醫的緊張感,進而增加對該醫院的好感。
2.通感設計中的行為體驗
當人們追求產品的互動體驗時,更傾向于行為帶來的體驗。通感設計中的行為體驗則希望能夠使用戶的行為體驗變得更為生動,即用戶在產品使用的過程中,借由通感喚起用戶以往的認知經驗,產生聯想和推測,以用戶已有的豐富認知感受融入到特定的行為體驗中,從而打開并交融認知經驗中不同的體驗感受,使用戶感知錯差而驚喜的行為體驗。
例如江南大學廖嬋、管靜的畢業設計作品“燈光的重量”(圖2)設計中,傳統桿稱計重的行為方式與光的強弱調節互通,通過視覺和觸覺的轉換,使用戶會感受到光是有重量的。行為經驗成為通感的觸發器,使用戶順暢地完成通感體驗,產生良好的互動。
3通感設計中的情感體驗
通感設計中,感知覺的喚起和轉換能夠激發用戶豐富的情感回應。當某些感知覺被喚醒時,伴隨而來的便是回憶及其感受,其情感的再現性體驗會使用戶記憶中的感受被附加到當下的設計中,而這個設計對于用戶而言就更加具有意義。因此,通感設計會使用戶產生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帶來更為深刻的體驗回憶,從而加深產品和用戶之間的情感紐帶。
例如1998年5月,蘋果電腦公司發布了設計獨特的iMac(圖3),當即掀起了電子設備的時尚熱潮。透明水果色的機殼一舉打破傳統個人電腦的呆板沉重的形象,深得用戶喜愛。跳躍的水果色激發用戶對水果糖的記憶,引起用戶甜蜜、愉悅、幸福的情感和回憶,并將這種美好、沁人心脾的幸福體驗附加于iMac之上,強化用戶對設計的認可程度。
4.通感設計中的思考體驗
人只有經歷了某種場面、某種事件、某種情境才能夠稱得上是體驗過,除此之外,還有想象性、思維性的體驗。思維體驗就是啟發用戶獲得認識和解決問題的體驗,它運用情緒、記憶的激發來引發用戶進行發散性思維或收斂性思維,產生統一或各異的想法,啟發人們的智慧。在通感設計中,某種感官的喚起,卻移置到不同感官中,從而引發用戶自身的感官與思維的轉變,帶給用戶奇妙的思維樂趣。同時,在體驗過后,當用戶在回憶或向身邊好友講述這段有趣深刻的體驗時,也能在與其相關聯的思維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思考,進而提升產品的體驗價值。
例如[well]是一款由斯洛伐克Mejd Studio工作室設計的一款漂亮臺燈(圖4),其靈感源于傳統水井。燈泡在底部的磨砂玻璃環繞下光線難以穿透,而隨著用手柄將線纜收短,燈泡漸升光線卻會越來越亮,仿佛明亮的光線是可以被打撈一樣,使用戶將以往對轆軸井繩的“重量”的行為感受添加到光的亮度上,本是強弱的視覺光線,卻產生出轆軸井繩機體覺的重量感,其思維錯差會使用戶自身的思考變得有意思起來。另外,對轆軸井繩打水的重量的回憶引發“水是來之不易的”的思考,轉而感受光(電)同樣的來之不易。
“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以用戶為本”的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更關注非物質層面上的情感需求與心理體驗。通感手法在體驗設計領域的應用,觸發多維度的用戶體驗。
1.交融多感官體驗,豐富用戶情感內涵
通感中,及時的感覺會喚起用戶認知記憶中的不同感官的感覺,兩個不同時空的多種感官刺激相互作用,交叉融合,使用戶體驗擁有更全面的美妙感官體驗,豐富用戶的情感內涵。
2.增加互動參與體驗,觸發用戶共鳴與帶入感
以通感手法建立起的用戶和產品之間交流橋梁,更易使被用戶和產品之間專屬的互動體驗,使用戶產生被重視的感覺,從而增強用戶體驗感。而在行為過程所產生的通感體驗,用戶本身就是與產品互動的其中一部分,因而具有自身參與的通感過程會給用戶帶來更強烈的親近感、參與感和代入感。
3.鞏固情感紐帶,提升產品與品牌的親和力
通感帶來豐富感官體驗、行為體驗的同時,也將記憶中的情感體驗附加到產品當中,更通過帶給用戶深刻的體驗回憶與思考,由此,觸發用戶的共鳴,提升產品和品牌的親切感,更提升用戶對產品品牌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