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霞 曾致
〔摘要〕對現代花鼓戲《鐵面稅官》的介紹與評論。
〔關鍵詞〕現代花鼓戲《鐵面稅官》評論
頌揚新時代的新典型,借助榜樣的力量,把精神的感召變為具體的形象,對于如何引導人、鼓舞人、教育人都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湖南稅務事業中,稅收系統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這些先進人物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創舉,但是他們的故事感人至深,他們的精神催人奮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岳陽臨湘市地稅局稅政科科長戴親民,就是一名無私、奉公、忘我的優秀稅務工作者。以他的先進事跡為原型創作的現代花鼓戲《鐵面稅官》,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是一部反腐倡廉教育的生動教材,唱響了一曲秉公心、揚正氣的時代贊歌。
現代花鼓戲《鐵面稅官》,由臨湘市花鼓戲劇團創作演出。劇中一號人物戴新平是個基層稅務官,他長期戰斗在征稅第一線,不徇私情,嚴格執法,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他的干妹元老板是個知名民營企業家,因金融風暴企業效益滑坡,想利用干哥哥戴新平的關系打點“擦邊球”,偷點稅,不料被戴新平查處,戴新平一面依法查處元老板,一面暗中聯系投資方挽救即將破產的元老板的企業,不知內情的元老板在親情牌打不動戴新平的情況下,設計陷害戴新平,紀檢機關查明真相后,還了戴新平的清白,明白真相后的元老板愧悔交加,在主動補交稅款后投案自首得到了寬大處理。該劇再現的是勞動模范,歌頌的是主旋律,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結局收尾,都有可圈可點之處。這部戲與某些標簽式解讀生活原型的舞臺戲劇作品有些不同,視角較為獨特。全劇通過壽宴風波、“賣身”合同、茶樓交鋒、賊喊捉賊、真相大白、載譽而歸等六個場景,塑造了一位忠誠履職、公正廉潔、依法辦事、務實為民的基層稅務干部形象。編劇所選取的發生在戴新平身上的這些故事,都是當代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真實存在,這些瑣事,是現實生活中小人物的家長里短和人情世故,這恰恰展示了基層群眾的種種民生問題。正因為其瑣碎,故事本身才更容易引發觀眾的共鳴,更容易讓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偉大之處。
由臨湘市青年編劇周剛創作的現代戲《鐵面稅官》,雖然以戴新平的所經歷的幾場風波作為結構主線,但是緊緊關注的是當代社會中的焦點問題,最終呈現的則是百姓口碑中的情感認同。編劇不停留在表現事件上,而是在寫事件的基礎上深入開掘人物關系,寫人物情感,通過鮮活的人物形象體現富有內涵的主題思想。這臺戲雖然只是當代戲曲現代戲創作的一個劇目個案,但卻折射出花鼓戲在戲曲藝術轉型的今天,尋求良性發展的艱苦探索。臨湘花鼓戲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它是由流傳在湘北地區民間的山歌、民歌、夜歌、小調演變發展而成的地方戲,以琴腔、鑼腔、吹腔、套曲、地方小調為輔的聲腔體系,國家一級作曲陳耀在為《鐵面稅官》一劇譜曲時,充分運用湘北地區群眾喜聞樂見的“單句子”音樂元素,注重音樂的敘事性,巧妙地運用洞腔,洋煙調、復情調等,同時采用變調、移位等手法,將“八板子”前后呼應,做到大小調結合,主題旋律貫穿全劇,音樂形象鮮明。
《鐵面稅官》由國家一級導演賀希娟執導,她善于把握小人物的塑造,積極引導演員深入人物內心世界,揭示宏大主題。同時,充分運用花鼓戲的幽默詼諧元素和各種表現手法,演繹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故事,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國家二級演員張祥義飾演的戴稅官,人物性格突出,整體拿捏到位,塑造了剛正不阿、無私無畏的基層稅官形象。國家一級演員王萍飾演的元老板,性格復雜多元,既有愛心,又有奸商的投機性和劣根性,王萍表演豐富、細膩,人物理解深刻,表演松弛,唱腔上既繼承了花鼓聲腔的傳統韻味,又具有一定的時代感。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責任編輯:蔣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