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姣 劉夢迪
〔摘要〕音樂治療已被廣泛應用于自閉癥干預。音樂治療可以有效地幫助自閉癥患者提高交流技能和社會互動能力,其對自閉癥的影響包括認知功能、情緒控制、社會交流、語言誘發、行為協調,然而經過醫學工作者的多年努力,總結出不同的音樂風格會對自閉癥患者起到不同的治療效果,歡快的音樂和問候性的歌曲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對他們合作意識會有較大的影響。
〔關鍵詞自閉癥音樂治療心理原理作用
隨著音樂治療的迅速發展,對自閉癥的音樂治療也逐步展開。研究表明,恰當的音樂治療對改善自閉癥患者的注意力、社會交往能力,增進肢體的協調性等方面有著良好的作用。
一、中國醫學中音樂治療的歷史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不論醫學還是音樂在古代都很發達。對醫學與音樂的關系,古人不但有較早的理論認識,更有音樂治療的實踐。春秋時期,《左傳·昭公元年醫和論樂》中記載了秦國名醫對音樂與健康的關系:“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故有五節,遲速,本末相及,中聲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彈矣。于是有煩于淫聲,埋心耳,及忘和平,君子勿聽也。天有六氣,降生五味,必有五間,徵為五聲,淫生六疾。”也就是說,有選擇、有節制地聽音樂和演奏音樂,對人的身心健康大有好處,反之則有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許多詩作與音樂有關,他深知音樂與養生防病之間的關系,他將拂琴慢彈當成日常必做的事情,“晚坐拂琴塵,《秋思》彈一遍”(《冬日早起閑詠》)“調慢彈且緩,夜深數十聲”(《夜琴》),在《聽好琴》中更是直接把琴消疾養生聯系起來:“本性好絲桐,塵機聞即空。一聲來耳里,萬事離心中。情暢堪銷疾,恬和好養蒙。尤宜聽三樂,安慰白頭翁。”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曾寫道:“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既學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疾在其體也。”也就是說音樂治好了歐陽修久治不愈的幽憂癥。中國古代將音階分為宮、商、角、徵、羽,統稱五聲或五音,分別與土、金、木、火、水相應,中醫將人的臟腑分為心、肺、肝、腎、脾五臟,五音與五行及五臟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
我國近代的音樂治療事業起步于七十年代末。山東煤礦臨沂溫泉療養院1979年開展了音樂電療,1984年秋,湖南馬王堆療養院與湖南長沙人民醫療器械廠音樂治療研究所組建了我國第一所心理音樂治療室;同年中國音樂學院成立了音樂治療課題組,進行音樂胎教和慢性精神分裂癥等專題的音樂治療實驗;1988年,中國音樂學院招收了第一批音樂治療專業的學生,并與北京回龍觀醫院共同發起召開了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籌備會議,制定了學會章程(草案),組成了籌委會,1989年冬,中國音樂治療學會在北京正式成立,并舉行了首屆學術交流會,參加大會的有來自會國25個省、市、自治區的112名代表以及音樂界、醫學界、心理學界的專家、專業技術人員和醫療器械廠家,提交論文36篇,交流錄像資料6本,錄音磁帶6盒。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的音樂治療事業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二、音樂治療自閉癥的心理原理
我國古代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靈樞·陰陽二十五人》中,進一步把音樂與人的心理、生理相對應,將人分為木形人、火形人、土形人、金形人、水形人五大類型,分別與五音的角、徵、宮、商、羽相應,每一類型又分為本形、左右上下五種,這樣的人對于時令,能耐受春夏的溫熱,不能耐受秋冬的寒涼,在秋冬季節容易感邪而生病,屬于足厥陰肝經。具有柔美而穩重的特征,是稟受木氣最全的人。菓木氣之偏者有四,分為左右上下:左之上方屬于木音中大角一類的人,類屬于左側足少陽經之上,其特征是美長而逶迤。右之下方,在木音中,屬于左角一類的人,類屬于右足少陽經之下,其特征是處事隨和而順從。右之上方,在木音中屬于鈦角類型的人,類屬于右足少陽經之上,其特征是積極、向上、進取。左之下方,在木音中屬于判角的人,類屬于左足少陽經之下,其特征是舉止大方,剛正不阿……在《靈樞,五音五味》中,闡述了五音與這五大類型人的關系,五音與五臟的關系,以此作為防病治病的理論依據。例:“右徵與少徵,調右手太陽上。左商與左徵,調左手陽明上……”從音樂與人體的角度來看,凡右徵、少徵之屬的人,應調治右側手太陽上部;屬左商及左徵一類的人,應調治左側手陽明經的上部……同時還提出了五音與五臟的關系:上徵、右徵對應于心臟,上羽、大羽對應于腎,上宮、大宮對應于脾,上商、右商對應于肺,上角、大角對應于肝。
研究者IM阿路特秀拉氏發現,如所用的樂曲能夠與患者的情緒、精神切律相同步,則能令患者接受,并發揮其有效的作用,這一發現被稱為“同質原理”。同質原理是音樂治療原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根據同質原理,在人們興奮、焦慮、憤怒等不同的情況下,靈活運用音樂樂曲,就會使興奮的人感到鎮靜,焦慮的人感到輕松,憤怒的人感到平和。
想像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首先,音樂家在創造音樂作品時,將他們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凝集在音符和旋律中,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經說過:“你怎樣能夠表現當你在寫一部器樂曲時掠過腦際的一些漠然的感覺呢?這純粹是一種抒情的過程,是靈魂在音樂上的一種自白,而且充滿了生活中所有的經驗,通過音樂傾瀉出來似的。”(柴可夫斯基:《我的音樂生活》,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頁)因此當人們欣賞音樂時,就可以激發人的想像力,人們在音樂中既可以想像到常見的高山流水,也可以想像到虛無飄渺的海市蜃樓;其次,音樂是通過非語言的方式來表現其思想內容的,它的特點是音符和旋律變幻無窮,對音樂的理解也需要人的想像力,同一首音樂作品,有人想像為平靜的水面,有些人則想像為虔誠的祈禱。根據產生想像時有無目的意圖,可將想像分為有意想像和無意想像。有意想像是帶有目的性、自覺性的想像,它包括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和幻想。當人們的遠大理想尚未實現之前,當人們的愿望受到客觀條件限制難以實現時,人們常通過幻想來平衡自己的心態,音樂則是幫助人們進人幻想狀態的最佳媒介。
三、自閉癥治療中的不同的音樂風格對治療效果的影響
聯覺是一種知覺經驗類型,是指某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心理活動。最常見的聯覺是視聽聯覺,比如:肖斯塔科維奇在他的《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中,作曲家通過由弱到強,再由強到弱的力度變化,象征法西斯軍隊從遠處而來,從近處而去的行進過程。音樂治療就是運用聯覺的特點,通過視覺和聽覺之間的聯覺關系,使人產生聯想,在音樂中展現豐富多彩的世界,最終達到治療的目的。比如,德彪西的管弦樂曲《大海》第一樂章,作曲家用定音鼓的弱奏象征大海的平靜;格里格在《培爾·金特》第一組曲《朝景》運用三度轉調來象征旭日東升的情景;冼星海在《保衛黃河》中,運用四部卡農的手法來象征黃河之水一浪推一浪和波瀾壯闊的抗日浪潮。另外,音樂還可以通過聯想使人回憶起過去的事件,重現當時的心情、情感,因此,選用能夠引起患者美好回憶的音樂,可以幫助他們消除消極的情緒,減輕憂郁、孤獨帶來的痛苦。轉移是指無意識地將指向某一對象的情感、意圖或幻想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代替的象征物上,以減輕精神負擔,取得心理平衡。人們通過欣賞音樂或演奏音樂,可以將在現實生活中因種種原因產生的壓抑、憂傷、悲憤等不良情緒在音樂中找到共鳴,從而保持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在社會中必須有適當的自我表現,才能樹立自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音樂不僅是一種非語言交流的方式,為那些語言交流有障礙的人提供了與他人交流從而表現自我的工具;音樂還是一種情感的語言,它是作曲家和欣賞者自我情感的體現,人們可以通過對音樂的欣賞或演奏,表現自我、增強自我。
由于五音與五行及五臟有密切的關系,故在音樂治療中,可以根據病人的病情,選用適當的音樂,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例,宮調式和徵調式色彩比較明亮,給人以歡樂、激勵的感覺,具有健脾、養心的作用;羽調式和角調式色彩暗淡,給人以舒緩、平和的感覺,具有補腎、舒肝的作用;商調式介乎兩者之間,使人感到欣慰,具有清肺作用。
(責任編輯:文鍵)
參考文獻:
[1]徐秀英.淺談自閉癥音樂治療的影響目標因素[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 2015(6).
[2]席宇衡.淺談孤獨癥兒童的音樂治療[J].中國電子商務, 2010(7)
[3]楊暢.例談自閉癥兒童的團體音樂治療[J].現代特殊教育, 2013(11)
[4]范靜.淺談兒童抑郁癥和自閉癥的音樂治療[J].皖西學院學報, 2010,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