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毓
〔摘要〕在江蘇沿海地區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會展行業成了推動地方經濟、樹立區域形象的助推器和新亮點。文章分別從政策、市場經濟、科技文化等外界環境因素和設計態度、思路、觀念等內在環境因素分析了江蘇沿海地區會展設計行業的生存現狀,旨在為日后研究江蘇沿海地區會展設計行業科學、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提供方向性思路。
〔關鍵詞〕江蘇沿海地區會展設計行業外在環境內部環境
江蘇沿海開發區域,包括連云港、鹽城和南通三市,整體陸地面積達三萬多平方公里,海岸線長九百五十余公里。此區域位置優勢明顯,地處我國沿海、沿江和沿隴海蘭新線三大生產力布局主軸線交會處,是長江三角洲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地資源豐富,戰略地位尤為重要。
當下,江蘇沿海地區經濟飛速發展,會展行業成了推動地方經濟和樹立區域形象的助推器和新亮點。本世紀以來,江蘇沿海地區的會展行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行業經濟效益逐年遞增,布展設計制造日益完善。大家有目共睹,會展行業的高速發展為江蘇沿海地區的諸多行業帶來了新契機。
一、江蘇沿海地區會展設計行業發展的外界環境分析
會展行業近十年來發展迅速,產業經濟效益也在不斷上升。江蘇沿海地區也順應時代潮流,以會展為核心,改善了基礎設施和服務,支持各種會議和展覽,文化交流或觀光,促進相關產業的城市發展。當然,會展行業的發展也仰賴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這些外界環境因素包括政策環境、市場經濟因素、科技文化因素等。
1、政策環境與會展設計
隨著大家對會展行業認知的不斷深入,會展經濟也備受政府部門的關注,政府主導型會展正逐步進入市場化運作。江蘇沿海三市的政策支持對于地方會展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會展業發展的硬件基礎在于會展場館的建設,一般會展場館的建設耗費財力巨大,回收成本的周期較長,這些都決定了私人市場很少具備這樣的經濟實力介入,因此便需要政府投入運轉;會展的順利舉辦也需要協調調度眾多部門,其中包括運輸交通、物流、旅游、金融等多個領域,絕非私人或單部門輕易能夠完成的;同時,會展業存在著策展組織與參展商、參會者信息不均等的現象,為了避免出現不規范現象,需要政府介入;另外,會展業是具有高度外部性的公共朝陽產業,它的健康發展能夠帶動諸多相關行業的協同發展,若政府不加以鼓勵,會展業便存在著公共福利降低的風險。因此,政府介入會展業變得十分必要。
近年來,江蘇沿海地區各城市對于會展行業是十分支持的,推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和法規,為會展行業發展提供了成長的土壤。各地政府除了資金支持、減免稅費,有的還完善了硬件設施的改造。但亦是由于政府相對寬松的政策,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對于會展行業市場化運作的意識,各地政府還比較欠缺,在審批展覽的時候很少會考慮到展會能夠帶來的經濟效益如何,能否為當地產業帶來新機遇,更多考慮的是區域的社會效應,從而導致江蘇沿海地區一些城市盲目開展、重復辦展,政府壓力很重;再如,政府的會展舉辦審核手續繁瑣復雜,且須一定時間,這就很容易失去好的商機。
2、經濟環境因素與會展設計
縱觀歷年的會展統計數據,城市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貿易往來程度等,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會展舉辦的頻次。會展營銷主要是銷售展位,吸引參展商辦展,如經濟環境不好,貿易往來程度差,參展商就不愿意來,特別是一些國外參展商。經濟環境對會展營銷的影響不是直接的,卻是深遠的。
江蘇沿海城市的發展與其他省份沿海城市的發展水平是有著明顯差距的。從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發展情況來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普遍高于內陸地區,但是江蘇顯然不是這樣的發展模式。長期以來,江蘇一直將自己的身份定位成沿江省份,重視沿江開發。江蘇沿海的三個地級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遠不及內陸地區,甚至達不到全省的一般水平。江蘇沿海地區有得天獨厚的海洋經濟優勢,只要更好地加以利用,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會起到極大的幫助,從而帶動會展經濟的良好有序發展。
3、社會文化環境與會展設計
社會文化環境是指該區域人們對于物質生活、社會關系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要求、認識和看法。一個地區的社會文化環境好,有良好的社會生態環境、人文環境、悠久的歷史文脈積淀,那么就形成了會展經濟生根發芽的基礎。
江蘇沿海地區會展經濟的發展和城市整體發展相互影響,一個都會擁有杰出的生態、人文、公共環境等要素,久而久之將會形成會展經濟的社會文化基礎。國際上著名的會展中心,例如法國巴黎,德國法蘭克福、慕尼黑,意大利米蘭,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倫敦,西班牙馬德里、巴塞羅納,美國華盛頓、紐約,澳大利亞悉尼,日本東京等等,都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多種多樣的休閑項目,完善的公共設施,極好的社會治安,加上高素質的市民群眾,這些反映了這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國際化程度。
二、江蘇沿海地區會展設計行業發展的內在環境分析
沿海地區會展設計行業的內部環境主要是指從事會展設計人員的知識構成、設計理念、思想等方面。會展行業的很多從業設計師是由相關專業轉行或是短期進修培訓上崗的,專業設計人員非常匱乏。這些問題阻礙了江蘇沿海地區會展行業的健康發展,找尋解決之道,刻不容緩。
1、設計態度
設計中的“拿來主義”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此風如此盛行“得益”于我們所在的大環境。從學校到社會,大家都有意無意地助長這種風氣和習慣。在學校,每次布置完作業,學生就會翻閱相關書籍、查閱各種網絡資料,且美其名曰搜集資料,幾個小時之后似曾相識的設計紛紛問世。到社會,面對的大多都是沒有受過藝術教育的客戶,不懂設計卻在指導著設計,使設計師“帶著枷鎖跳舞”。很多老板的態度就是原創沒有原有的好。
江蘇沿海區域的三個城市,相對整個江蘇來說各方面發展都比較滯后,不追求創新卻盲目求快求量的工作態度造成設計師地位低下,沒有責任感,對會展設計的無知,在設計面前沒有話語權,加之設計決策者的盲目、自發,這一現狀使得目前江蘇沿海地區整個會展設計水平落后。
2、設計思路
相對自由的展示空間,給會展空間設計更多的可能。然江蘇沿海三市設計師水平相對偏低,設計態度不夠端正,勢必會對會展設計的效果有所影響。目前,很多設計師在進行展位設計的時候,癡迷于新型材料和視頻技術等的堆砌,大多數都是重視外在效果的新奇,忽視對主題的精心詮釋。使得展會從外觀上看,新穎奇特,個性張揚,但是從傳遞有效信息的層面上來看,沒有達到預期。有人將這種會展稱為“會展設計玩造型”。
3、設計觀念
江蘇沿海地區的會展設計要更好地體現人性關懷,可以通過綠色景觀化設計、仿生設計和情感體驗設計等途徑來實現。我們常用的仿生設計其實是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物的形態進行設計,從而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會展設計中的綠色景觀化設計就是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綠植或仿自然物的模型,在會展空間進行藝術的合理配置,讓受眾在觀展時與自然親近交流。會展的情感體驗設計是為了讓展覽取得最佳效果,需要針對感官需求制定設計對策。正因為人的感官需求對會展設計中信息的傳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不應拘泥于傳統的辦展模式,需要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方面探討出會展設計的對策,讓參展者從中體會到樂趣,從而使會展取得更好的效益。
結語
各方面環境的影響,促使會展設計行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我們給過熱的會展設計行業降降溫,綜合分析影響江蘇沿海地區會展設計行業發展的環境,分析現狀,既看見優點,也分析不足,為日后江蘇沿海地區會展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奠定基礎。(責任編輯:尹雨)
參考文獻:
[1]任仲泉.會展設計的應用研究[J].濟南: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07
[2]曾武佳.現代會展與區域經濟發展[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3]張明明.展示設計中的以人為本[J].藝術與設計,2009
[4]瓦西留克著,黃明(譯).體驗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5](美)小倫納德·霍伊爾(LeonardHoyle,Jr)著,陳怡寧等譯.會展與節事營銷[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