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藍宇
海豚被認為是一種具有較高智商的動物,它們的情感以及行為方式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課題。其中最讓人好奇的是,海豚與海豚之間是如何交流的,它們有語言嗎?如果有的話,它們到底在說些什么呢?
2013年8月,一些長期從事野生海豚研究的科學家總算等到海豚開口“說話”了。當時,他們正在加勒比海對一群持續追蹤了25年之久的海豚進行觀測,突然,其中一頭海豚叫了一聲,根據科學家隨身攜帶的海豚語翻譯機的分析,這種叫聲翻譯成人類語言就是“馬尾藻”—— 一種海草。這也是相關設備首次成功翻譯海豚發出的叫聲。
其實,嚴格說來“馬尾藻”應該算是一句人造海豚語。它是科學家在與海豚嬉戲時模仿其叫聲發明的。他們希望海豚可以學會這種叫聲,并將其融入它們自己的語言系統中。這樣,今后一旦海豚說出這句人造海豚語,將更便于人們識別。事實證明,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當海豚的叫聲被相關翻譯設備還原成“馬尾藻”這個單詞時,研究人員的欣喜溢于言表。
不過,他們很快便意識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首先,海豚發出這種“馬尾藻”的叫聲僅此一回,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出現重復的案例。其次,對音頻文件的分析顯示,當時海豚發出的叫聲和研究人員教它們的叫聲還是存在一定差別的,雖然兩者的聲調一樣,但海豚叫聲的頻率更高。
此次成功翻譯海豚語的設備是一種簡稱為CHAT的鯨類聲音遙測裝置,可隨身佩戴使用。它是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一支曾參與谷歌眼鏡開發的團隊的作品。該團隊在可佩戴電腦設備的設計研發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通過與海豚研究者的合作,他們采用聲音模式識別算法,使CHAT可以對海豚的叫聲進行分析,并從中提取出人們注意不到或者容易忽視的聲音細節,以達到破譯海豚語的目的。
判斷海豚之間是否存在語言交流,有規律的信息重復是一個關鍵點。如果海豚真的是通過某種語言彼此傳遞信息的話,那么它們發出的聲音就不會是隨機的噪聲,肯定有規律可循,會形成某種特定的聲音模式。這正是像CHAT這樣的信息處理工具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它可以從海豚發出的各種聲音中分析出哪些叫聲可能包含重要的信息,從而幫助科學家更好地解讀海豚語。
遺憾的是,曾叫出“馬尾藻”一詞的海豚和它的伙伴后來與科學家失去了聯系,使得相關研究被迫中斷。不過,從目前已經收集到的數據中可以看出,研究人員還是收獲頗豐的。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其開發的聲音模式識別算法,已在一份包含73個海豚叫聲的樣本中發現了8種不同的聲音組合模式,其中一些模式與海豚母子交流時發出的叫聲有吻合之處。接下來,研究人員將計劃進一步探索在海豚與人類之間建立起雙向信息交流的可能性。
不可否認,對于海豚語的研究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科學家對此抱有熱望,期盼著有朝一日能以破譯海豚語為突破口,對海豚家族有更為深入的了解。
編輯/曹煥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