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彤
摘 要:居住小區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場所,如果說工業產品的人性化設計主要是滿足人的生理需要,那么居住小區景觀公共設施的人性化設計則要求在滿足人的生理需求的同時,更要滿足人的心理需要。文章從人性化設計出發,闡述了人性化設計的概念與發展,以唐山市新華聯廣場為例,分析了不同類型的居住小區景觀公共設施,進而從不同的角度總結出了居住小區景觀公共設施人性化設計應遵循的原則,環境協調、易用性、兼顧公平等原則,對居住小區景觀公共設施人性化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居住小區;公共設施;人性化;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8-0186-01
一、人性化設計的概念
人性化設計是指在符合人們的物質需求的基礎上,強調精神與情感需求的設計。人性化設計是人類在改造世界過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標,是設計發展的更高階段,是人們對設計師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在以人為中心的問題上,人性化的考慮也是有層次的,人性化設計應該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設計方向,以綜合協調景觀設計所涉及的深層次問題。
二、新華聯居住小區景觀公共設施設計分析
1.休閑設施。小區中的座椅以供人們休息、交流、讀書等。材料以木板作為座位和靠背,以金屬作扶手和支架,造型簡潔大方,經久耐用,根據北方冬季氣候寒冷的特點,座椅的座面采用木材的材質,適宜四季就坐,設計的很人性化。它除了能滿足人們停步休息的功能外,還最大限度的滿足了人們的生理舒適度。
2.服務設施。此居住小區垃圾箱的形式多樣,有腳踩的,翻蓋兒的,直接投擲的等。垃圾分類回收,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等。色彩都以深色冷色為主。放置垃圾箱的區域還專門用水泥砌出來了一塊區域,防止垃圾跑出,這點設計很人性化。自行車停放處易識別,與所在環境協調一致,自行車停放設施有固定停車柱,有棚子防雨,存取方便,很人性化。自行車停放處防止了自行車隨處存放,雜亂無章,使小區環境既井然有序,又美觀,減少了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
3.管理設施。在分岔路口通常設置道路指示牌,便于人們在小區中辨別方向以及迅速找到最快的路徑。指示牌與標識的尺度與背景植物或照明燈具的位置相結合,顏色醒目,體量適中,運用圖形和簡單文字來展示內容,注重標識的造型和色彩,更好的滿足和補充整體環境的要求。在小區入口處有總平面導向圖,對小區及內部的功能分區進行導向,方便人們的生活及活動。噴泉旁的防護欄,主要是為了防止小孩和老人受傷。每個單元門口都有無障礙坡道,為方便殘疾人的輪椅車上下行走及盲人行走。
4.觀賞設施。同建筑一樣,每個居住小區的小品都要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小區內部要保持風格的統一,在統一中求變化,在形式、色彩、材質等方面相協調、呼應。本小區有很多熊貓形狀的小品,造型可愛,憨態可掬,受到了小區居民的喜愛,形成了小區的人文景觀,形成了精神層次的享受。雕塑和小品不光是簡單擺設,還做到了自然、周全、便利、安全耐用,與周圍和環境協調美觀、恰如其分。
三、居住小區景觀公共設施人性化的設計原則
1.環境協調原則。公共設施是構成居住小區景觀環境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于環境而存在的,也不同于單純的產品設計。因此對其進行人性化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其所處的各方面環境因素并與之相協調,營造和諧統一的環境,體現居住小區自身特有的人文精神與藝術內涵。環境協調性的原則表現在居住小區公共設施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公共設施的人性化設計應考慮自然環境,注意設施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比如在干燥寒冷的氣候環境中,公共設施在材料的選擇上應以質感溫暖的木材為主,溫熱多雨的氣候環境中,選材要多運用塑料制品或不銹鋼,色彩以亮調為主。
2.易用性原則。易用性通俗地講就是指“產品是否好用或有多么好用”。它是居住小區景觀公共設施人性化設計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它是就有明確使用功能的公共設施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原則性問題,比如垃圾桶開口的設計就既要考慮到防水功能,又不能因此使垃圾投擲產生困難,或是人們在使用道路指示牌時能否快速找準位置,這些都是公共設施人性化設計時應該考慮的易用性原則。
3.兼顧公平原則 。居住小區景觀公共設施人性化設計中還要求,要在一般大眾需求與不同特殊人群需求之間尋求平衡。觀察小區里的許多公共設施都是針對20-50歲之間的正常成人設計的,對社會弱勢群體關懷不夠,這就需要我們在設計時要兼顧公平原則。某些公共設施進行無障礙設計不僅方便了這些特殊人群,還使他們獲得獨立、參與、尊重和平等,同時也消除了所有人日常都會遇到的障礙,最大限度的為人們提供了方便。
人性化設計的實質是要求以人為本,作為居住小區的景觀公共設施設計者,我們要處處從滿足小區居民的切身需求出發, 遵循居住小區景觀公共設施人性化設計的原則,完善我們的方案,做到視覺觀賞價值高的同時,更要顧及小區居民的心理情感。
參考文獻:
[1]劉蔓.景觀藝術設計[M].西安:西安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白德懋.居住區規劃與環境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3]王曉丹.城市公共設施設計研究[J].黑龍江水專學報,2005(07).
[4]杜偉.論公共設施設計的五個原則[J].裝飾,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