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凱 吳曉曼
摘要: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對城市耕地利用效率進行研究。基于DEA的BC2模型對2013年西安市各區縣耕地利用現狀進行效率評價,結果得出2013年西安市大部分區縣的耕地利用達到了DEA有效。
關鍵字:數據包絡分析;耕地;利用效率;西安市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土地問題愈演愈烈。西安市是西北重點城市,地處我國主要糧食生產區關中平原,對我國糧食保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對西安市耕地利用效率進行研究對我國糧食的供給及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十分重要。就DEA方法的運用而言,吳琦等[1]采用DEA方法,對能源效率進行了評價研究;楊文舉[2]以中國地區工業為研究對象,運用DEA方法計算綠色經濟的增長。但上述這些研究都是對決策單元進行綜合效率評價,較少去探討造成綜合效率低下的具體原因。本文運用DEA模型,以陜西省西安市為例,主要從規模效率、規模效率變化和技術效率等角度對耕地利用效率進行評價。
1 DEA概述
DEA,即數據包絡分析,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效率評價方法,主要應用于衡量投入產出的效率等方面。該方法于上世紀70年代由A.Charnes等提出,主要是同類型決策單元DMU集合中各元素間的比較,針對包含多輸入、多輸出的相同類型的決策單元之間相對有效性進行評價。耕地利用效率評價研究就屬于多投入多產出的決策單元評價問題, DEA方法恰恰可有效針對具有多投入多產出的決策單元進行相對效率的評價。
DEA方法的效率主要包括三種:綜合效率、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本文主要是對西安各區縣2013年耕地利用的綜合效率、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2 數據和指標的來源
本文主要采用2013年西安市的數據作為截面數據,選取2013年西安市13個縣級行政單位土地利用情況作為獨立的評價單元,包括9區,4縣(高陵縣已于2014年撤縣設區,本文收集的數據為2013年的,本文仍稱高陵縣)。研究數據主要包括經濟研究數據和土地利用數據,分別來自于《西安統計年鑒2014》[3],《陜西省統計年鑒2014》[4],《西安市土地整治規劃(2011-2020)》[5]。綜合考慮模型的應用條件和研究對象的基本性質,耕地利用效率的投入指標包括耕地總面積、農業從業人口和農業機械總動力;產出指標包括糧食總產量、第一產業產值和農村家庭人均收入。
3 西安市耕地利用效率的數據包絡分析
根據《西安統計年鑒2014》,西安市的耕地面積2441.63平方公里占西安市土地總面積的24.2%,所以耕地是西安市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2013年西安市的耕地以郊縣為主,其中臨潼區、長安區、藍田縣、周至縣和戶縣是西安市農業的主要支柱,五縣區的耕地面積為2016.08平方公里。而新城區、蓮湖區和碑林區完全沒有耕地,因此本文不對其進行分析研究。西安市各區縣的耕地利用數據如表1所示:
由表1中與耕地利用相關數據,根據DEA方法中的BCC模型,又通過DEAP軟件計算,得到表2的分析數據。
由表2可知,2013年西安市各區縣耕地的綜合利用效率的DEA有效值差別較大,大體在0.7~1之間。各區縣耕地利用效率數據具體為:綜合效率為0.911,規模效率的平均值為0.922,技術效率的平均值為0.986,表示西安市整體的耕地利用效率較高。因此,按有效值對2013年西安市各區縣耕地利用現狀的DEA綜合效率排序,依次是: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藍田縣、高陵縣、長安區、戶縣、周至縣和臨潼區。
4 結束語
本文基于DEA方法,運用DEAP Version 2.1軟件,對2013年西安市各區縣耕地的綜合利用效率、規模效率和技術效率進行分析研究。得出了2013年西安市大部分區縣的耕地利用效率達到了DEA有效,但DEA模型評價的主要是相對效率,2013年DEA有效是相對西安市整體的樣本來說的,因此,西安市各區縣耕地利用效率還可以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吳琦,武春友.基于DEA的能源效率評價模型研究[J].管理科學,2009,22(1):103 -112.
[2]楊文舉.基于DEA的綠色經濟增長核算:以中國地區工業為例[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1, (5):19 -34.
[3]張民偉.西安統計年鑒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4]張曉光.陜西統計年鑒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5]西安市國土資源局.西安市土地整治計劃(2011-2020)[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