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珍 張瑞星 何琨 張磊
【摘要】通過問卷調查和文件查閱,調查我國護理專業的教育模式和社會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方向。結果顯示:我國各個院校對護理專業人員招生人數極大,院校教育結構模式有很大提高,中專所占人數比重最大,但大專和本科招生人數所占比重有大幅度提升。醫療單位對大專及本科學生需求量大,對中專學生需求量較小,其中護士專業最為明顯。雖然護士專業人員緊缺,但每年拿到執業資格證的人數,仍然要多于護士專業人員的需求量。結論:教育結構模式培養的專業人才與用人單位需要的專業人才有很大差距,因此導致護理專業人才短缺,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1.前言
護理專業的發展依托于社會的需求。對護理專業教育總體規劃性不足是目前各院校對護理專業教育表現出的主要問題,根據1998--2007年我國護理專業人才得需求變化,進而分析我們國家護理專業人才缺乏愛的原因,來尋求我國護理專業發展的重要方法。
1.1研究人群
結合2007--2008年對護理專業的抽樣調查及政府的統計資料,向護理專業的專家尋求意見,向護理專業的各大院校尋求方法。
1.2調查內容
制作表格統計1998--2007年辦學規模情況和教學結構畢業生從業狀況等數據進行統計。查閱1998--2007年和2006--2007年各地區的護理專業辦學人員數量,進行統計。1998--2007年護理專業口總數,每一千人護理人員數量,參加胡護理專業資格證考試的人員情況,向護理專業有關專家和各大醫療機構尋求看法和見解,進而更好的指導護理專業的就業情況。
以全國各層次各類型護理專業為整體,進行抽樣調查,把全國各省分成8個經濟區,每個經濟區抽取2各省,作為研究對象,調查他們的學校護理專業的學生人數教學結構從業情況。
用文件查閱和問卷調查兩種方法,對調查省份進行資料收集,將護理專業教育機構情況和醫療部門需求護理專業人員情況進行統計制作成表格,依據數據向中專 大專 本科以及醫療教育機構護理專家進行咨詢,可以通過開座談會,個別訪問,書面報告等方式。
2.1998--2007年十年間護理專業人數結構情況
畢業生就業情況,抽樣調查中2001--2007年各層次各地區就業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達百分之九十的學校數量下降較大,各地區的下降率也不相同,有些地區學校竟然達百分之三十,可見不同地區護理專業就業人數存在較大差異,如新疆地區本科大專和中專護理專業就業人數的就業率沒有較大的變化,然而除新疆地區外中專就業率人數普遍降低,上海最為突出。但是2007年就業率都有降低。
據衛生部相關數據統計,在2004年參加專業資格證考試的護理專業人員數量都到了166.7萬人。通過率百分子五十七,有95.2萬人拿到職業資格證書。護士職業資格證考試與護理初級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合并,因而促使了護理專業教育規模的擴大,畢業生人數當然也隨之增加。獲得護理專業資格證人數在持續性增加。在2003年開始護理專業資格證考試通過人數與護士增長人數相差過大,數據顯示2003--2008年通過護理專業資格證考試的人數為75.17萬,而執業護士人數為增漲為29.65萬因而還存在45.52萬這一巨大差距。
3.討論
在近年來護理專業職業教育有大幅度的提高,然而與社會護理專業人員需求量并不太適應,主要體現在護理專業人員數量體現在上升的過程,執業資格證考試通過率也在上升,進而與社會護理專業人員需求量出現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3.1護理專業人員與醫療從業量分析
我國護理專業人員增長過快,各辦學層次有關護理專業人員招生數量持續增長,在2007年總招生39.1萬人,職業資格證考試通過人數19.4萬人比上一年增長了11.7萬人。這樣快速的增長是否合理引發深思。
概括內醫療部門統計顯示,醫療部門對護理專業人數有所增長,但是長期護理專業人數卻增長緩慢。如2007年比上一年增長12萬人,每千人專業護理人數上升1.7人,醫生和護士比例數變為1:0.77呈現上升勢頭。又有專家預測在2015年護士人數達到232.3萬人,千人護士比達到1.5這一現象與專業護理人數畢業量來說,還是有很大差距。從國際上看我國千人護士人數比1.5而加拿大 古巴 法國 日本 瑞士 德國 都要在7.24--10.75 要遠高于我國,這一差距呢,仍在努力縮短中。床位與護士比也是衡量專業護理人員需求量的重要標準之一,2005年床位與護士比為1:0.33 2007年護士與床位比為1:0.38表明我國醫療機構對專業護理人員還是增加的。
以上各種論述都表明我國對護理專業人員依舊短缺,但每年專業護理畢業生仍在持續的增加遠大于需求量,只是這矛盾的原因,仍存在很對原因,如護士職業資格證考試有大約百分之五十五的人沒有通過,通過執業資格證的人數依然要多余長期護理職業人數,執業護士總人數75.17萬人。職業人數人數為29.65萬人。這也會預示著有45.52萬人,需要等到裁員或者退休才能進上崗位。醫療機構床位與護士比數較低預示著一線護士工作壓力大,正式簽訂合同護士人數減少,專業護理人員流失率加大。
3.2護理專業教育機構與社會醫療機構需求分析
本科大專專業護理人數需求量在增加,而中專專業護理人數需求量在減少,然而本科大專人數在持續的增長,卻沒有中專人數專業護理人員基數大。致使中專護理人數面臨的挑戰要大于本科大專教育機構的學生,專業護理人員就業難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應限制中專對專業護理人員招生數量,擴大本科大專護理人員招生數量,來應對市場這一需求。
從教學新式上對專業護理人員進行全面化深入化的研究,如服務范圍的擴大,從個人走向群體,從醫院到社區,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生活護理專業,從人的生理 心理 文化 精神 環境等多方面進行教學,提高專業護理人員的軟實力,更還的為病人服務,進而提高就業能力,帶動醫療事業的發展,反作用于專業護理人員的就業情況。
從教學機構的人才培養上。本科專業護理人員教學內容更加趨近理論經驗知識,和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大專和中專更加趨近與實踐操作上,在文化基礎中就將者分為兩個層次,進而二級 三級醫院對學歷的要求較高,中專教育機構應把目標設定在基層 農村或者山區這樣就業區域更加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
4研究結果和建議
本次研究對我國專業護理人員資源短缺和專業護理人員就業難這一矛盾的問題進行研討,首要方面護理專業教育規模巨大,護理專業人員短缺 這一原因不是有單方面的問題引起的,要改變這個以現狀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建議:控制中專護理專業招生人員,確立以本科大專為主體導向,提高護理專業人員自身文化基礎,更好的服務于醫療機構,端正專業護理人員心態,正式正確對待國家所面臨的整體形勢,進而做出更好的選擇進行就業。
作者簡介:
余珍(1992-),女,漢族,河南鄭州市人,本科,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