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剛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和醫療事業的快速發展,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和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越來越多的醫院建起了高層病房樓。但高層病房樓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就會造成火災的迅速蔓延,撲救與疏散困難,并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這就給醫院消防安全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安全管理;火災危險性;安全隱患
中圖分類號:TU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5—51—02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和醫療事業的快速發展,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和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越來越多的醫院建起了高層病房樓。但高層病房樓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就會造成火災的迅速蔓延,撲救與疏散困難,并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這就給醫院消防安全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醫院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疏散通道不暢通。疏散通道是生命通道,而大多數醫院為追求經濟效益在病房走廊和休息大廳擺放病床,構成火災隱患,一旦發生火災,易造成疏散和火災撲救困難,并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事故和經濟損失。
(2)消防意識淡薄。部分醫護人員、外包單位(物業公司)等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不注意消防安全,不了解本工作崗位的火災危險性。一旦發生火災,由于自防、自救能力差而不能及時撲救初期火災,易給醫院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
(3)醫院在行醫診療過程中大量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同時CT、核磁共振等各種大型檢查設備和電氣設備用電量大,甚至部分設備需要24小時運行,容易造成各種火災隱患。
(4)隨著醫院高層建筑的不斷增多,雖然消防設施日趨現代化、智能化,但高層建筑火災僅僅依靠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員的遙控操作是很難掌握火場瞬息萬變局面的。因此,每一位工作人員消防安全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火災預防和撲救。2醫院高層病房樓存在的火災危險性和特點
高層病房樓具有建筑結構功能復雜,建筑面積大,高度高,人員多,用電量大等特點,一旦發生火災,其性質區別于一般火災,具有以下特點:
2.1火災的發生概率大
高層病房樓存在內部結構較為復雜,大型醫療設備較多,部分醫療設備需要長期運行,用電量大,易燃物較多等問題。如果管理不善,火災自動系統如果不能正常啟動,火災發生的概率會成倍增加。
2.2煙、火勢蔓延速度快
高層病房樓的樓梯間、電梯井、通風井、電纜井、空調系統的風管等豎向空間一旦發生火災就會形成煙囪效應,使火勢和煙氣迅速蔓延,建筑物越高,形成的風速就越大,風速越大火勢和煙氣蔓延速度就越快。
2.3火災撲救難度大
高層病房樓發生火災時,登高車如果達不到著火樓層的高度,就要靠室內樓梯登樓滅火。由于樓層高,器材多,滅火救援人員攀登到一定高度后,體力嚴重下降,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滅火救援行動;另一方面,火災發生后,一般整個建筑都會停電,加之火災產生濃煙,室內能見度低,也嚴重影響滅火救援行動。
2.4安全疏散困難
醫院病房樓越高,內部結構越復雜,火災發生時安全疏散越困難。一是病房樓越高,疏散路線越長,所需時間就越長。二是發生火災時,普通電梯斷電停止運行,所有人員都要從疏散樓梯進行疏散,且由于人員集中,部分患者行動困難,容易引起堵塞和踩踏情況。
3消除高層醫院病房樓消防安全隱患的對策和措施
3.1加強管理 完善制度
在醫院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要把消防工作作為整個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納入醫院的日常管理中。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并認真履行。要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消防安全管理。醫院安全委員會要每月組織一次對全醫院的消防安全大檢查,科室負責人每周要對本科室進行檢查,員工每天班前班后進行崗位自查。同時,保衛部門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與不定期的進行檢查。對發現的隱患要及時協調相關部門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在檢查中,要做好檢查記錄、影像資料的取證搜集工作。使消防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并做到“處處有人抓,層層有人管”形成全院上下齊抓共管的局面。
3.2做好消控人員培訓 加強消防安全意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要求,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必須通過消防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持有初級以上等級證書上崗。值班人員不僅要掌握消防控制室的主要設備構成,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火警、故障信息的查詢和處置方法,并能按照管理要求填寫值班記錄,完成正常的交接班,還要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學習,提高防范意識,以實際行動切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3.3維護消防設施 保養消防器材
醫院病房樓在投入使用后,應建立消防設施、器材的定期維護、保養制度,對所有的消防設施和器材進行維護和保養。在維護和保養過程中,可以發現設施和器材存在的故障和故障隱患,并及時排除,從而保證設施和器材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對消防設施和器材的維護和保養,應選擇專門從事消防設施維護和保養的機構進行,并在維護保養后出具合格證明,存檔備查。
3.4抓好宣傳教育 強化消防知識培訓
醫院消防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消防宣傳和消防知識的普及培訓。接受消防知識教育的人越多,發生火災的幾率和火災受損的程度就會越少、越低。這就要求醫院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或邀請消防部門專業人員定期對醫院職工和新入院職工等各類工作人員進行消防知識培訓,內容包括:相關的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滅火器材的使用;報火警、疏散、撲救初期火災和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在全醫院范圍內廣泛開展消防知識宣傳教育。
3.5制定應急預案 組織實施演練
滅火、應急、疏散預案是針對可能發生的火災,所做出的詳細安排,是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行動指南。首先在制定預案時,要堅持“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優先保障遇險人員的生命安全,把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作為事故處置的首要任務,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二要分工合理,要將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納入組織體系中,明確職責。三要在各個樓層顯要位置設置疏散示意圖,標明疏散逃生路線。四要按照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程序組織演練,讓每個職工熟悉預案程序,明確自身的職責和義務,會引導人員疏散,會撲救初期火災。五要在演練的過程中結合醫院實際情況,不斷完善預案,從而使預案更加符合實際,在火災發生時能立即啟動,從而減少人員及財產的損失。
4結語
總之,高層醫院的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長期而艱巨的系統性工作,一旦發生火災,不僅造成財產損失,而且易造成人員傷亡,社會影響大,因此,只有真正做到制度措施明確,設施器材完備,管理責任到位,才能從根本上做好消防工作,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