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志強
摘要:園林景觀工程中,喬木與灌木是兩大主要的植物景觀類型,是園林生態綠化、美化必不可少的植物,事實證明喬木與灌木的培植要遵循植物生長規律、要掌握科學的培植技術,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苗木健康成長。本文分析了園林工程中喬灌木栽植的技術要點。
關鍵詞:園林工程;喬灌木;培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5—100—02
前言
園林工程施工主要指的是景觀工程施工,其中喬灌木培植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必須把握好苗木栽植的技術要點,從前期的定位方向,到掘苗再到苗木運輸,再到最后的栽植與養護,每一個環節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項,要把握關鍵施工要點,掌握科學的苗木培植技術,這樣才能真正塑造出良好的喬灌木景觀。
1喬灌木栽植前期技術要點
1.1前定點放線期
定點放線是喬木灌木種植前不可少的施工環節,根據設計圖通過定點放線的方式來找準苗木培植位置,定準苗木的間距、行距等,要參照喬灌木培植的方式和方法來選擇定點放線方式,常見的方法包括:整形放線法、等距弧線放線法等。
1.2掘苗
(1)做好準備
為了保護苗木自身的質量和安全,要科學選定掘苗時間,通常適合在休眠期進行掘苗,這是由于此時苗木處于低弱生長期,掘苗不會對其生長造成影響,要確保一邊掘苗,一邊栽培,要控制苗木離土時間,這樣才能確保苗木成活。同時,掘苗前3天,應該先澆好水,確保苗木掘起時能夠帶充足的土球,維護其根系安全。
(2)掘苗技術
掘苗過程中最關鍵是要保護好苗木根部,維持其根系完整度,對于喬木、灌木裸根系的保留情況,則需要參照所要培植苗木的培植類型,以及苗木問的行距、株距、高度等來確定,自通常來說,灌木根系大小要達到其高度的三分之一,要確保帶土球掘出。常見其掘苗方式包括:土球掘苗、裸根掘苗,如果選擇裸根掘苗則要確保其根系的完整度,要盡量選擇帶土球掘苗法,這樣才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苗木運輸
苗木運輸中要經歷裝卸等環節,這一過程中最關鍵是要保護好苗木根系,維持其土球完整度,防止枝蔓斷折,當運輸距離較遠時則可以將苗木土球連同根系植入備好的泥土中,為苗木先提供一個假植環境,保持其苗木的完整度,維護其枝蔓健康生長。
2坑穴挖掘技術
喬灌苗木正式培植前,要根據定點放線設定的位置進行坑穴挖掘施工,從坑穴四周開始逐步朝下挖掘土體,最終打造出一個坑穴,坑穴深度要根據所要培植的苗木決定,通常喬木苗木根系較大,需要加深坑穴深度,灌木則相反。坑穴通常呈方圓形狀,同時,也要參照所選苗木的土球大小、根系特征等來設計坑穴的尺寸,按照常規的苗木栽培規律,土球較大的苗木通常要比土球較小的苗木,坑穴長寬各增加20cm,對應的坑穴深度也要較土球高出10-20cm,從而為根系生長營造充足的空間。要保證坑穴的挖掘質量,其內部土質必須過關,當土體質量不下降時,則要尋找好土進行更換,同時,要將坑內的一切雜物、垃圾等清理干凈。
3喬灌木栽植技術要點
3.1培植前的剪修
一方面為了保有苗木水分,另一方面為了苗木形態塑造,提高其成活率,實際的苗木培植前應該做好剪修工作,其中需要重點把握好苗木分枝點的高度。其中灌木修剪要特別注意,要保有其自然形態,同時,也要注重美觀形態的打造,短修時要確保內高外低。
要根據喬木、灌木的類型有針對性地檢修,掌握好剪修程度。例如:體形較大、長勢茂盛的喬木,由于其枝蔓豐富,易生新芽,通常要剪掉其樹冠的一半之多,這樣才能減輕由于枝蔓的瘋狂生長對根系帶來的營養供應負擔,促進喬木植物的茁壯成長。相反,如果是低矮的灌木,則應該控制修剪量,通常剪掉灌木的殘破枝葉即可。
喬灌木苗木正式培植前,也要除掉苗木的斷根、病害根等,而且要保證修剪口的平整、光滑,苗木修剪要在修剪的地方抹上防腐劑,以此預防病菌的侵入,控制水分的蒸發等。
3.2栽植技術要點
無論是灌木還是喬木,實際培植過程中都采用類似的栽植方法,具體體現為:兩人配合,一人雙手扶正樹干,將苗木置于坑內,保持苗木直立、方位穩定,另一人則此時向坑內填土,填土不可單面獨行,而是要從坑的四周均勻填入,土體填入坑底一半時,手持苗木的人則可以逐漸向上略微托拽苗木,讓苗木根部植入填入的土體,同時,也使得苗木根部同地面平行,接著則要踏實填入的土體,再在上面填入土,所填土要同地面高度持平。
(1)孤植
孤植通常用于喬木的培植,就是將單獨的樹苗、或2-3只苗木按照一定的距離培植,通常距離<1.5m,通常孤植的喬木下方不應該有灌木,但可以培植一些人工設施,例如:座椅、石臺等,這其中要注意孤植樹種類型的選擇。
第一,苗木豐碩、茂盛,枝繁葉茂、體現出一定的形態美,色彩鮮艷,具備觀賞價值。
第二,生命力頑強,易活、易生長,能夠有效抵御災害威脅,最適合選擇本土樹苗。
第三,抗旱、喜陽、環保、無公害,能為游客提供遮陰、防塵等服務功能。
(2)對植
對稱式種植的簡稱,以某一軸線為界,遵循對稱分布的規律,將兩株樹對稱種植、均衡分布。實際培植過程中,所選的對稱樹種必須為相同品質、形狀、規格、形態等,這樣才能體現對植的價值。對植通常適用于園林工程中建筑物的兩側、道路兩邊等,而且要確保所選樹種形態齊整、姿態優美,發揮對道路的美化綠化功效。
對植的喬木要同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離,通常>5m,相對應的灌木則應控制距離,通常<2m.
(3)行列式種植
所謂的行列式種植就是將喬木、灌木等形成行、列或排進行種植,打造出一個行列陣勢。其中要重點把握好喬木、灌木的選型,通常樹冠齊整、長勢良好、枝葉繁茂、體形優美的樹種為優選。同時,要參照樹冠的尺寸來決定行列的設計與打造。實際的行列種植過程中,要把握好苗木之間的距離,通常喬木之間相距3-7m.而且要盡量控制苗木尺寸,要為其后期生長留出充足的空間。
按照科學的園林植物培植規律,可以選擇喬灌木間隔種植的方法,二者問相互交錯、相互補給,不僅能夠形成風景,也符合苗木生長規律。
(4)群植
群植簡單說就是成群的喬灌木種植,通常樹木株樹達到20-30,形成一個種植群落,群植的最顯著特征體現為群體美,打造出一片綠海世界,體現綠色生態美、自然和諧美。通常園林景觀工程中要盡量控制樹群的面積,而且要選擇四周開闊的地域空間進行群植,這樣才能為群植喬灌木提供充足的養分和水分,維持其快速生長。
群植中的各個灌木、喬木都要都要確保健康、茁壯,而且最佳的群植方式為密封的組合式群植,形成層次分明的喬灌木群落,專供綠化功能,調節局部氣候的功能等。
3.3栽植后期的養護
栽植結束后必須重視后期養護工作,如果是體積較大的喬木,為了防止其生長變形,可以采用支架進行支護,以此防范風力襲擊,栽植后一晝夜內需要澆水,采用慢澆滲透的澆水方式,確保樹苗能夠充分吸收水體,要澆透。
栽植結束后需要做好后期養護,其中要做好中耕工作,及時糾正變形的樹苗,同時也要積極封堰,而且要確保泥土高出地面,其中要考慮到氣溫下降的問題,所以,要做好樹苗防寒保暖工作。
喬灌木苗木栽植結束后,并非意味著一切工作都成功,最關鍵還要加強苗木成長過程中的養護工作,其中包括澆水、施肥、除草等,要為苗木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4總結
園林工程施工中喬灌木培植是重要的施工項目,要掌握苗木栽植的科學方法,采用先進的培植技術,掌握培植要點,做好后期養護工作,從而打造出優美的喬灌木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