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南縣以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為總目標,依托長白山第一門戶,圍繞綠色轉型發展,積極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
積極推行綠色增產模式。全面推廣高產品種和農業技術集成應用,落實生物防治玉米螟53萬畝,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航化作業1萬畝,糧食產量穩定在5.5億公斤左右。抓好土地整治、輝發河下游重點段治理等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2.5萬畝,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動農業機械化進程,主要糧食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作業水平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抓好種植業結構調整。發展鮮食玉米、綠色有機果蔬等作物,籽粒玉米種植面積調減2萬畝。引導農民種植優質水稻,抓好宏科系列優質水稻產業化開發項目,打造三通河、輝發河流域綠色有機水稻產業帶。加強“輝南大米”品牌建設,鼓勵企業申請使用“輝南大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標識,擴大“輝南大米”品牌影響力,加快融入“吉林大米”的步伐。大力發展長白山特產業,深度開發優勢資源,打造野山參、林蛙、山核桃、五味子地理標志產品,積極推進長白山林蛙系列產品、生物核桃肽、中草藥加工等項目,支持龍崗山等特產企業發展,做大做強輝南鎮長白山特色產業加工園區,力爭將輝南縣打造成為區域特色鮮明、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長白山特色產業群,全年長白山特產業產值增長12%以上。
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以全產業鏈建設為主線,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增強精深加工產能。抓好生態黑豬、標準化肉雞和肉牛養殖基地建設,推動規模養殖場改造升級,實現由數量擴張向數質并重內涵增長的轉變,今年標準化牧業小區發展到95個,畜禽養殖業產信實現14億元。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抓好“科技之春”活動,完成培訓農民1.2萬人、新型職業農民1000人以上,提高農民增收致富本領。深入開拓增收渠道,在穩定經營性收入的基礎上,支持農民盤活承包經營土地、林地、水面等資源,增加財產性收入。抓好“一村一品、一鄉(鎮)一業”發展,積極總結推廣一批成功經驗和發展模式,確保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切實搞好糧食收儲,大力發展糧食銀行,引導農戶適時賣糧。同時,切實抓好糧食“去庫存”工作,從供給端發力,鼓勵企業優化產品結構,降低企業成本。
著力改善農村環境。加大綠化美化整縣推進工作力度,抓好“千村示范、萬村提升”52程,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9個,打造人居環境重點村6個。實施村容村貌整治、環境美化和改水改廁等工程,健全完善管護機制,推動農村環境整治常態化。確保11個村、1.47萬人喝上放心水;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500戶的任務。統籌推進鎮域經濟發展。加快推動鎮域經濟轉型升級,推進資源深度開發,支持各鄉(鎮)突出特色加快發展,著力打造工業強鎮、農業重鎮、商貿旺鎮、旅游名鎮,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堅決打好打贏扶貧脫貧攻堅戰。今年完成脫貧2260人的任務。徹底摸清底數,公平公正地建檔立卡。建立動態管理的信息庫,實現有序進出、動態管理。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按照“七個一批”要求進行對標,深入研究分析各戶存在的具體問題,對癥下藥,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扶持對策。對貧困村進一步挖掘發展潛力,發揮產業帶動作用,切實增強村集體收入。各包保部門把握工作時限,研究并提出適合包保村屯發展壯大的具體項目,上半年實現每個村都有項目啟動,年底要對按期實現貧困戶脫貧的部門和單位進行表彰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要堅決通報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