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彭生
有人聽說我賣了自己的房子玩藝術這是危險賭注。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藝術最上層應該是哲學,往下就是設計,再有就是很俗的商業,但說到了藝術之于人類的重要性,霍金說過:數學的最高境界是藝術,這是非凡的一句話。我師兄剛子談到,從戰略的角度看,市場還需要借助哲學在戰略上加以指導,而哲學觀點都可能無法判析的問題只能寄希望于用藝術的思維方式解讀了。藝術在精神層面屬于溫飽解決了再去享受的東西,會玩的人找到自己的愛好是幸福,因為在這環境里,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并且又有時間去投入那肯定是個開心的美差。
北京藝術季又將近臨近,藝術北京藝術雙年展覽可謂大顯神通:什么經典館、當代館、設計館和公共藝術……五花八門的藝術市場又開始了猴年之春,現在這個時節,經濟商業環境不好,竟然還在北京國貿商圈花五百萬租房做藝術館!還好,有像法國萊維和觀瀾湖世界品牌一起玩聯姻。六月是花開的季節,也是藝術拍賣的季節,嘉德、翰海、保利、蘇富比……一時間,世界級藝術品在北京的各大酒店拍賣正酣。涉及的面很廣,有當代的、近現代的、古的、遠古的,從瓷器、玉器、水墨、油畫、房子車子……應有盡有,從土地到森林,從稀有動物到特色的人,唯一的還沒有拍賣的是城市和國家。
拍賣是什么?拍賣的人都是干什么的?有何目地和企圖。藝術是給人類文明制造高雅、文明、美好,和向上的精神力量,不是推向人類社會的負面,比如不公平、膨脹的欲望,等等。我相信瘋狂的事情做過了,導致的是人類的環保和生存的堪憂,甚至人類的生命、愛情、痛苦等一切都會走向滅亡。
5月2號在美國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挪威表現主義畫家愛德華·蒙克的作品《吶喊》被拍賣到1.2億美金。它的邊框由作者手繪,附帶一首詩,以解釋創作動機。蒙克寫道:“我的朋友們繼續走,我落在后面,焦躁、顫抖。我感到自然的巨大吶喊。”這是蒙克(Edvard Mench,1863—1944)創作的作品中所創下的世界藝術品拍賣紀錄,近10億港幣!1885年,當年他畫這幅作品時才22歲。用香港油畫研究會會長、香港旅法資深藝術家林鳴崗的話說:我們人類真變成熱愛藝術了嗎?還是我們這個世界到處充滿了黃金?其實什么都不是,是病態的炒作和人間的游戲。
中國的當代藝術也出現了吶喊,1993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也成了方力鈞的天下,歐洲人對中國的當代藝術家倍加關注,美國《時代周刊》甚至把封面給了方力鈞打哈欠的光頭(方力鈞畫作名為《吶喊》),方力鈞由此名聲大作,迅速成為中國上個世紀90年代的標志性人物。在我們看來,藝術也要借助媒體的炒作。近現代藝術家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吳冠中等等,哪件作品不是少則上百萬、多則上億。
其實,真正的藝術品是,無法用金錢去衡量,金錢對于藝術品只是一種表象尺度。金錢最容易使人失去靈魂價值的判斷,以此為標準衡量藝術品的價值,以致魚龍混雜、亂象橫生、黑白顛倒,出現所謂病態的拍賣。
中國人也開始學會賺錢了,炒作是一種進快錢的方式,你看連小米、大蔥也不放過,何況藝術品?
炒房:各地房價瘋狂漲價,北京每平米從幾千漲到了十幾萬,老百姓只能眼巴巴地去偏遠郊區買房子。
炒古典家具:全世界有好的黃花梨和好的紫檀都被中國人買回來。因為一些人愛好古典家具,開始對上千年的樹木亂伐。當地沒有樹木了,土地就開始沙化、水土流失,這地區的人無法生存,就不得不開始搬遷。
翡翠玉石:因乾隆皇帝把翡翠玉石引到國內,因慈禧酷愛緬甸翡翠,一塊重幾十公斤的石頭能賣到上千萬!隨著近年來拍賣市場人們的大力推廣炒作,國內幾個大玉礦被開采得地下全是一片片的黑洞,這里幾年或幾十年的地礦寶物都不會復存,地質的變化對水和空氣都會產生影響。
玉石瘋狂漲價不說,海里的珊瑚珠寶也被瘋狂采集,這讓海里的生物一片片地滅亡。還有煤礦的開采、油價的攀升……在這些瘋狂行為的背后,隨之而來的是物價飆升,人們的頭腦被資源和金錢碰撞,變得眩暈。環境的破壞一看天氣便知,物種的加速滅亡同樣是有力的見證。近幾十年,確實富裕起來了一些人,這些人開豪車、住洋房,甚至擁有私人飛機和游艇,盡情地享受著奢華。可誰為我們的后代人著想呢?控制瘋狂的炒作也是控制自私的表現。社會是大家的,貧富差距的拉大以及所帶來的瘋狂,恐怕會讓我們后代人賴以生存的資源全被今天的人類透支光了。
危險的游戲背后就是人類付出的沉重代價。
2005年國家計生委張維慶預測2010年我國總人口將達到13.7億人,2012年將達14億人!龐大的中國,十幾億人口大部分在農村,這些連文化都消費不起的農民怎么去花幾十萬或上億去買藝術品?可見拍賣是少數人玩的游戲,人們應該理智慎重對待這種游戲,這種游戲應該讓政府制定出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諧社會是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更是人類內部的和諧,而這種和諧需要制度加以規范。
當藝術家都是被拍出來的時候,我們開始質疑,藝術也要走渠道?也需要被藏家炒作、被媒體夸大?此時此刻,或許我們要反思。藝術品拍賣對社會對國家究竟有什么樣的幫助?究竟什么樣的藝術家值得我們去收藏和欣賞?
怎樣欣賞藝術品?當代藝術帶給人以怎樣的精神和快樂?是藝術讓人類更文明,還是文明讓藝術更尊重自己?看上面的“吶喊”,學會吶喊有用嗎?人類應有一種警覺和恐慌。我們要學會對大自然的感恩、對生命的追求。藝術家畫的青山綠水是對生活的美好回憶。實際上,追求藝術也是追求詩意的生活,一種和諧自然的美麗、與世界同樂的境界,這實在是大多人追求、向往、渴求的生活。
畢竟我也生存在這個社會的大家庭里,人家朋友們有豪宅和高級跑車,吃飯都是萬元大餐,我請朋友吃一碗幾塊錢的面,因為兜里沒錢,可面子還得有。說不定我也要參與到拍賣的行列里,去賺錢了,因為拍賣不僅是游戲更重要的是能讓自己賺到錢。說不定等拍賣有錢了也去北大、清華弄個MBA 或EMBA什么的。這種文化圈子里,有錢人多可以互相整合資源,賺更多更快的錢,學好了會英文的MBA就可以去國際上做世界級拍賣。
前幾年參與很多公益事業,主題有保護環境、水污染,動物保護、兒童自閉癥、青海兒童學校建設和蘋果慈善基金會的西藏兒童健康公益活動等。今年我的目標是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做強,只有這樣,才能堅持以好的心態去投入公益事業。也希望我的悅館在不遠的將來會是幸福藝術生活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