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偉
摘 要:本文依據現代人力資本理論,闡明了人力資本形成的途徑及其經濟效應,以及人力資本流動的一般規律等問題,指出教育作為開發人力資源、積累人力資本的主要途徑,對經濟的長期、持續增長起著主要的作用。
關鍵詞:人力資本 創新 物質資本投入 人力資本投入 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5-251-02
人力資本作為發達國家長期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及其在持續性經濟增長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已經被許多事實所證明。我國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指出,“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人力資本具有超越物質資本的巨大能量,必成為未來長期性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發展中國家要趕超發達國家,必須將戰略重點放在人力資本上,并以此為依據來制定和調整經濟政策。
當今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資源稀缺,資本不足,嚴重制約經濟的發展,但卻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如何把這些豐富的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并使其成為推動未來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是一個非常有益的課題。
一、企業和經濟增長的源泉所在分析
在討論企業和國民經濟活力及其來源時,人們常常從體制、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等方面進行分析。應當看到,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社會經濟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目前,社會發展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進入了面對眾多新挑戰的新階段,傳統意義上的經濟活力源泉明顯衰減。
物質資本投入的邊際收益遞減,通過改革開放,社會不僅初步解決了生產力發展的資金短缺約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技術供給不足的約束。目前,國內城鄉居民儲蓄超過113.86萬億元外匯儲備已突破3.69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資金供給相對充裕。技術供給還存在很多不足,但總體技術基礎已得到大幅度提升,技術供給對經濟增長的約束力開始相對下降。綜合來看,物質資本投入的邊際收益開始出現遞減。
外延型經濟增長的收益明顯遞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場競爭成為強制企業和各類經濟主體進行成本和收益比較的重要機制。與傳統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相適應并曾發揮過積極作用的粗放式、外延型增長模式風光不再,主要靠大量資金和資源投入支撐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將結束。
勞動投入的邊際收益遞減或者說人力資本成本遞增。在資金和技術供給的邊際產出率開始遞減、人口紅利也開始逐漸減少的情況下,勞動力供給的邊際附加價值增長率必然相對下降,人力資本成本必然持續上升。目前,人力資本無限供給的局面正在改變,特別是結構性的人力資源短缺正在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短板。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牢牢把握發展機遇,有效應對時代挑戰,積極探索拉長短板、發揮優勢、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
其中,發揮人力優勢,對于我們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基本途徑,就是把人力作為資本來組織、管理、積累和運用,由此充分調動和發掘人的才能,變人的潛能為顯能,變人力資源的一般存在形態為人力資本的能動作用形態,從而把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也就是說,應在繼續重視和發揮制度、技術、資金等因素對于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的同時,更加重視人力資源特別是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決定性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就是要使人力充分實現自身的價值,并對社會貢獻最大的價值,這是把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的過程,是人的知識和能力的積累、運用和組織、管理的過程。
二、人力資本及形成的途徑
(一)、人力資本的含義
人力資本,指花費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投資所形成的資本。人力資本是通過勞動力市場工資和薪金決定機制進行間接市場定價的,由后天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職業培訓、衛生保健,勞動力遷移和勞動力就業信息收集與擴散等途徑而獲得的,能提高投資接受體的技能、學識、健康、道德水平和組織管理水平的總和。作為“活資本”的人力資本,具有創新性、創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資源、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等市場應變能力,對人力資本進行投資,對GDP的增長具有更高的貢獻率。
人力資本理論突破了傳統理論中的資本只是物質資本的束縛,將資本劃分為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這樣就可以從全新的視角來研究經濟倫理和實踐。物質資本指現有物質產品上的資本,包括廠房、機器、設備、原材料、土地、貨幣和其他有價證券等,而人力資本則是體現在人身上的資本,即對生產者進行普通教育、職業培訓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機會成本等價值在生產者身上的凝結,它表現在蘊含于人身中的各種生產知識、勞動與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質的存量總和。
(二)、人力資本形成的途徑
人類在經濟活動過程中,一方面不間斷地把大量的資源投入生產,制造各種適合市場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以各種形式來發展和提高人的智力、體力與道德素質等,以其形成更高的生產能力,這樣就構筑了人力資本形成的大通道。
人力資本形成的主要通道是依靠人力資本投資,包括教育投資、在職培訓投資、健康投資等具體形式。其中,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投資的最主要部分,由于人力資本投資兼有投資和消費的雙重性質,還具有關聯效應、外溢效應、乘數效應等經濟效應,所以,人力資本投資與物質資本投資相比,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水平應當更高。
三、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主要是通過對人力資本的投資來實現,人力資本投資是指通過對人的投資,增加人的生產和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動。人力資本投資的主體是國家、組織、家庭和個人,投資形式有教育、培訓、醫療保健和遷移等。人力資本與資本、勞動、技術進步一起,推動著經濟增長,而且人力資本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這已經被實踐和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所證實。
1.人力資本投資產生后管理效應和前管理效應,推動經濟的發展。這是因為經濟的發展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對人才的數量和素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要求人力資本投資增加,其直接結果是加速教育、醫療衛生保健行業的發展,而這些行業的發展,又會提高人力資本水平,增加全社會的人力資本存量,增加人才的供給,從而推動相關行業和產業的發展,推動經濟增長。這就是人力資本的后向關聯效應。所謂后向關聯效應又稱后項,與前向關聯效應相對而言,是指一個產業在生產、產值、技術等方面的變化引起其后向關聯部門在這些方面的變化。另一方面,教育、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還會直接產生對教學建筑、設施設備、學習用具、醫療設備、儀器工具等的大量需求,而這些又會促進建筑、高新科技等相關產業或行業的發展,從而產生較大的前向關聯效應。
2.人力資本投資增強企業員工精神素質和身體素質,最終達成企業的經濟目標。從勞動投入的角度分析,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投入的實際勞動,即勞動者的體力與智力消耗,對于產出和增長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在一定的身體素質和知識能力素質的條件下,以勞動態度為主體的勞動者的精神素質是調控勞動者向勞動過程投入體力和智力的重要開關。人力資本投資可以使勞動者精神素質提高,可以使勞動者開闊視野、更新觀念、提高創新意識、增強責任心、強化敬業精神,改善勞動態度等。勞動者精神素質的提高,可以使勞動者更專注于生產過程中的規范化勞動行為,降低產品次品率,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按規程負責任地操作和維護保養機器設備,減少損壞,降低修理費用;在工作中注意節約水、電、油和其他低值易耗品的消耗;減少庫存積壓和資本占用時間,降低成本等,最終促進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本投資還可以改善勞動者的體質,勞動者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體格,使其在勞動過程中有干勁、耐力,從而使單個勞動力實際供給的勞動量增加;身體健康使生病時間減少,有效工作年齡延長,因體質較弱而造成的無效勞動時間減少,增強企業的經濟效益。
3.對人力資本投資是技術優勢形成的源泉,進而推動經濟的發展。無論技術創新還是學習他人的技術,都需要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投入。誰擁有了一大批掌握高新技術和有創新能力的科學家、科技開發人員,誰就擁有較高的技術優勢。因為技術優勢的形成需要三個條件:一是具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二是充足的物質資本和貨幣資本;三是足夠的科技開發型人力資本積累。技術領先區域或企業,其技術優勢形成增長主要依靠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形成技術力量,因而對人力資本投資是技術優勢形成的源泉稱為技術創新源。
四、以人力資本為依托促進經濟增長的策略
1.要將人力資源提升到人力資本的高度來看待。人的自然存在與人力的資本性積累,對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活動來說意義是不同的。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必須把人力當作資本來積累、組織和管理,以發掘其潛能、發揮其作用,從而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從經濟發展戰略的高度,研究制定有利于培育和大幅度提升人力資本優勢的戰略規劃和措施。
2.要進一步提高企業對人力資本投資收益遞增規律的認識,積極實施人力資本強企戰略。企業應高度重視和不斷增加人力資本投入,大力提升企業家自身人力資本水平,著力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者和技術人員人力資本水平,全面提升企業普通員工人力資本水平。特別是真正把人力資本看作最重要的資本,不斷探索和創新人力資本的培育、組織、管理、積累和運用方式,以實現企業競爭力的內生性提升與倍增性發展。
3.要加大企業教育培訓的投資力度。企業要促進專業化、高水平人力資本形成加大企業教育培訓的投資力度,主要采取崗位培訓、舉辦技術訓練班、舉辦職業大學、選送高校進修和國外進修、開展短期專業培訓和學術講座等多種形式。教育終身化在許多國家的職業教育制度改革實踐中都得以體現,尤其是以經常性的在職培訓為主要形式的職業教育,己經受到普遍重視。不僅初級、中級人員應加強培訓,高級管理人員也要經常培訓。要使勞動者基礎知識全面更新,跟上科技的發展要求,就必須使勞動者始終處在一個動態的培訓中。
參考文獻:
[1] 魯志國.人力資本理論的思想淵源及發展.中國西部科技.2005(7).
[2] 胡永平,祝接金.經濟增長理論中資本概念的演化及其啟示.江蘇商論》2005(1)
(作者單位:寧波隆威嬰兒用品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033)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