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榮征
愛孩子是所有父母的本能,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都如此。但從人類的角度看,有些動物父母卻非常“不靠譜”,甚至讓人覺得殘酷、無情和冷血。其實,他們的“不靠譜”,都只是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
只養孩子十多天
北極,寒風呼嘯,大地和海洋全被冰雪籠罩著,白茫茫的一片。格陵蘭海豹在海面的冰層上產下了小海豹。剛剛出生的小海豹只有10公斤左右,身上覆蓋著厚厚的絨毛,烏黑油亮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打量著這個冰雪世界,可愛極了。
母海豹匆匆地給孩子喂完奶,就鉆進冰窟,游進大海里去找吃的。吃飽喝足之后,母海豹爬上冰面,通過小海豹的叫聲和氣味在海豹群中找到自己的孩子。海豹媽媽們采取的是強化式的喂養方式,它們的奶水中接近一半是脂肪,這為小海豹提供了戰勝嚴寒必需的能量。小海豹在母親乳汁的滋潤下,飛快地成長。10天左右,小海豹就長出了防水體毛,能在媽媽的帶領下到海里活動了,并學習捕食本領,這也預示著海豹母子分離的時刻快要到來了。大約12天,母海豹就給孩子斷奶,把小海豹留在冰面上,自己轉身而去,絕不留戀和可憐孩子。
小海豹要獨自面對極端的氣候和兇猛的天敵,還要想法填飽肚子,頑強地活下去。并不是海豹媽媽冷酷,這種看似無情的撫育方式是由極地浮冰群瞬息萬變、沒有長時間哺乳的環境造成的。
兄弟相殘母不管
金雕在山谷間的峭壁上建造了一個大巢,巢由細枝、松針、草莖搭建,里面還鋪著柔軟舒適的羽毛和毛皮。不久,在巢里產下了兩枚鳥蛋。經過一個多月的孵化,兩只小金雕相繼破殼而出。
金雕爸爸和媽媽開始忙碌起來,它們要到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來養活孩子們。狐貍、野兔、草原鼠、蛇都是金雕最愛捕捉的獵物,它們鮮美的肉是小金雕的美味。可是由于天旱,草場光禿禿一片,草原上很難發現小動物們的身影,金雕父母每天早出晚歸,非常辛苦,但有時還是空手而歸。窩里的小金雕餓極了,哥哥好像餓得花了眼,突然用它那不算鋒利的尖嘴狠狠地向弟弟啄去,一下、兩下……幼小的弟弟發出凄慘的叫聲,哥哥竟然一仰脖,吞下了啄下的皮肉。很快,較小的金雕奄奄一息,金雕媽媽就在兄弟倆的旁邊,好像什么也沒看見一樣。
在食物短缺的時候,小金雕為了生存下去,得到更多的食物和父母的關愛,常常手足相殘,往往是體格強壯的哥哥姐姐把年幼的弟弟妹妹殺死甚至吃掉。這是動物本能的求生行為,這樣做能有利于動物種群的延續。
自己孩子別人養
春天來了,鳥兒們忙著筑巢育雛。杜鵑媽媽也忙了起來,但它們不是忙著筑巢,而是忙著在林間尋找什么。
杜鵑在尋找什么呢?它們是在找別的鳥巢。它們想方設法找到蛋的大小、色澤和形狀與自己的蛋差不多的鳥兒,在它們的巢里產下自己的蛋,然后偷偷溜掉,騙別的鳥媽媽為自己育雛。在別的鳥媽媽的精心呵護下,小杜鵑和鳥媽媽的親生孩子破殼而出。慈愛的鳥媽媽叼來可口的食物喂給孩子們吃,慢慢地,小杜鵑有了力氣。為了獨占食物,小杜鵑會使出渾身力氣,用頭和屁股把養母的親生子女一個個拱出巢外摔死,最后只剩下它這個“獨生子女”,獨享養母的哺育。鳥媽媽一點也不知道窩內所發生的一切,出于本能,每天還是精心喂養這個寄養的孩子。
漸漸地,小杜鵑可以飛翔了。這個時候,杜鵑媽媽又神不知鬼不覺地飛來,把自己的孩子從“養父母”的身邊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