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依 程晨
他創新、大膽,且細心謹慎
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
他用云端技術助力教育事業
成為創新教育的一枝新秀
他成熟、穩重、胸有丘壑
不凡的營銷手段和凖確的市場定位
讓他迅速將用戶覆蓋到三十個國家的一些中小學
成為教育事業中的紅人
而除此之外,他在家族的房地產事業
參政議政、社團服務等眾多領域
依然綻放風華
創新進駐教育事業
“他大膽心細,與時俱進,能夠在時代進步的潮流中,凖確地把握市場需求的脈搏,並及時做出策略,迎合需求,引導需求。”
2001年,胡智政先生從澳大利亞回港,在此之前,他曾在海外留學七年,在澳大利亞取得了學士學位及在英國取得碩士學位,更擁有了豐富的經驗和廣闊國際視野。2000年,他開始在澳大利亞與當地人合夥創建了一家科技公司——STUDYWIZ,專注於網上教學平臺的研發銷售,並經營至今。
這是一個網上教學平臺,它的存在如一個廣闊的空間,將這個空間安裝至學校之中,老師將課程內容以視頻的方式編入,便能夠進行網上教學,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後,亦能在回家之後接著於網上學習,或鞏固所學,或學習新知識。
這是一個頗具新意的嘗試,在世界上不少國家中開創了先河,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搶佔了先機。而另一方面,因為“新”,則預示著未被人認識,也未被人接受,為此,胡智政先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去推廣它,一步步讓學生、老師、家長接受這個概念。直至2004年左右,逐漸的,開始有一些思想領先、敢於嘗試新事物的學校採用這個概念。
經過數年的蟄伏、等待和努力堅持,終於逐漸有了起色,這對於胡智政先生和他的合作夥伴來說,無疑是一道曙光,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也給了他們信心。其中一個夥伴提出沖出澳大利亞,去其他國家做生意的建議,他們商量、分析、權衡之後,決定朝著這個方向一步步走下去。
他們設置了一個專門的學習系統為敲開了市場,胡智政先生借助於自己與香港一所學校熟悉的優勢,以澳大利亞為起點,以香港為拓展外地市場的第一站,輻射至全球三十個國家和地區中小學中,以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為主。
2008—2009年,他們的事業發展達到了高峰,“2006年至2007年間,英國政府為英國每一所學校撥發了一筆錢,為學校購買一些網絡平臺,恰逢那時網上教育十分流行,這於我們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胡智政先生回憶說。那時,一百家從事網絡服務的公司參與這次招標,從中挑選出十家,STUDYWIZ在一百家公司中脫穎而出,成為這十家中之一。在之後的一兩年,迅速發展,在英國中小學市場佔據著百分之二十的覆蓋率。
而諸多國際獎項也隨之被STUDYWIZ教學平臺收入囊中。2008年,獲澳大利亞頒發AILA教育和培訓ICT解決方案、TAS ICT創新ICT解決方案、美國頒發ICT技術與教育獎優秀、英國移動學習獎創新,2009年獲美國SIIA CODIE最佳移動解決方案等。
滿載榮譽,STUDYWIZ鏗鏘前行。從三四年前開始,胡智政先生和他的夥伴們,開始研發新的網絡產品——介紹系統,開設新公司,拓展新業務,將目標市場定位為博物館、動物園、水族館等,客戶群包括澳大利亞、新加坡、瑞士等國的不少客戶,成績喜人。
領先的云端技術,勇敢的創新精神,讓胡智政先生和他的夥伴們行走在了網絡科技的較前沿之處,他們順應了時代的需求,更引導著市場需求。
穩中求進家族產業
“他的性格中既有創新大膽的因子,血脈中有流動著父親遺傳來的穩健特點,這表現在他繼承家族房地產事業中。”
STUDYWIZ是一支由中國人、越南人、俄羅斯人、澳大利亞人等多個國家專業人士組成的隊伍,俄羅斯的PHD博士夥伴擔任技術首長,胡智政先生負責管理,大家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確保了即使胡智政先生於2001年離開澳大利亞回國,STUDYWIZ依然能夠正常運營,順利發展。
2001年,胡智政先生在家族的召喚下,回到內地生活。子承父業是中國傳統之一,他亦不例外。他一邊遙控指揮STUDYWIZ,一邊幫著父親經營家族房地產生意,而他人生的另一段錦繡前程也從此拉開。
胡智政先生的父親自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便回到了內地經營生意,從事房地產,包括五星級酒店工程,在他回國之時,其父已將目標群改變,主要面向終端客戶,以零售為主,包括商品房。胡智政先生回歸後接手了其家族產業的銷售任務,面對整個零售層面的客戶,以及法律方面的相關事件,如與律師溝通,簽訂合同文件等,主攻對外各項事情。
與STUDYWIZ教學平臺完全不一樣的領域,也給初入地產行業的胡智政先生帶來了不少挑戰,而當時恰逢內地房地產市場一片大好,曾在銀行等多個行業有過工作經驗的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的壓力,讓他較快地適應了這種零售模式。內地是一個充滿著機遇和廣闊空間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特點是中國人對房子的異於別國的看重,中國人對於房子的需求和買房的熱情是不分時代,不分階級的,幾千年來一如既往,買房求的是一份安穩。胡智政先生亦發現了這一點,他說:“內地的房子需求量大,這種需求甚至大於其他任何一種物質的需求,只要找對了客戶群,一定會有所發展。”在內地十年左右的時間里,他參與了多個不同房地產發展項目,當中包括中山住宅小區及廣州寫字樓項目等。
胡智政先生的父親的追求是一種腳踏實地的狀態,他的做法常常是待一個項目完成之後,再進行下一個項目,一步一個腳印,穩重而篤定。他繼承了父親穩健的特點,如父親一樣,在房地產事業中穩中求進,“我們並不是一個特別大型的房地產企業,因此所有的項目都是一個一個地做,看好了再做。”現如今,隨著中山地產項目的完成,他們開始在新界開啟了一個小范圍的房地產項目,胡智政先生也將自己的房地產項目重心轉移至香港。他表示最近幾年,他將主要停留在香港,一面繼續家族事業,一面思考在繼續在香港擴大網絡技術的應用,打造類似於電商的平臺。
與網絡科技平臺相比,這份家族房地產事業更趨向於穩定,他胸有丘壑,一直都凖確地把握著前行腳步的快慢,在不同的領域中,用不一樣的腳步丈量著青春的夢想。
子承父志延奉獻情懷
“他有驚人的商業智慧,亦有博大的奉獻情懷,他堅持服務,擇善而為,開闊眼界,升華境界。”
胡智政先生回國融入社會,事業發展,人情練達,參與政協的參政議政工作,服務自此起步,精神越加富有。
2011年底2012年初,胡智政先生開始參與政協工作,他是江門市政協委員、廣州市海珠區政協委員,借著這份服務工作,他對於黨和國家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他關心內地教育事業,年輕人的工作,對比國外教育事業,結合中國各個城市的文化特點、教育水平、學生生活環境,給予不同的建議。他說“不同地方的人對於教育各有想法,認知不同,使得教育事業面臨著挑戰。就如香港與內地,在內地允許乘客在火車上吃東西,且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而在香港,卻被禁止,這便是兩地文化的差異。當內地人來香港,需要融合並迎合這種文化。而在十幾年前,香港人到日本時坐地鐵時會在地鐵上講電話,而日本人的手機則會調成靜音。文化的差異,導致習慣的不同,而改變需要時間。這加劇了教育的難度和壓力,我們需要包容,亦需要給予時間來改變以及融合。”
“我們國家具有不少領先的技術,既有宏大的科學技術,亦不乏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微觀技術,如微信、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等,無數附加的功能,讓不少僅行走至通訊程度的海外國家來說,中國已經遙遙領先,讓不少國家驚嘆。”胡智政先生說。
十多年的內地生活經驗,讓他對中國的了解越來越深,他客觀而理智,既看到了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不足,亦為國家領先於世界的優勢而自豪。在他人大談中國民主程度不如外國一樣之時,他會思考民主之前我們國家考慮更多的是先滿足中國十幾億人的溫飽等基本生活條件,發展的節奏與步伐是依據中國的特色而定。
參政議政這些年來,他工作的重點便是將他對國家的真實見聞和解讀傳遞給香港的年輕人,協調兩地矛盾,增強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促進兩地的和諧共處,風雨同舟。同時他也積極參與香港事務,包括民建聯、香港五邑青總義工團等服務工作,擇善而為,開闊眼界,升華境界,綻放著青春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