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宇非
【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生產力水平的逐漸提高以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機遇,我國的出口競爭力日益加強,但也面臨著嚴重的貿易壁壘,其中最為突出也最難避免的一項就是綠色壁壘。也因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在我國的國際市場營銷當中綠色營銷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將為我國的外貿企業開展綠色營銷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思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應該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互相促進;而不是為了經濟的發展破壞環境,為了保護環境而制約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綠色營銷 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開展國際綠色營銷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如今環保與可持續已經成為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為擴大自身的出口實力,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采取國際綠色營銷進入國際市場是必然有效地。但是首先我們必須清楚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分析自己的利弊,這樣才能及時抓住機遇并且采取相應的策略和措施應對挑戰。
(一)機遇。
1.國際市場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
由于當前世界各國積極開展環境保護,可以預想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那些嚴重污染環境或破壞生態平衡的產品將會被收到極大的限制,逐漸被環保無污染的綠色產品替代。因此綠色產品將會成為世界商品發展的新潮流,如果我國的國際企業能夠把握這個機遇,必然能夠更快更好地發展。
2.國際市場日益重視環境保護為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環保產業是指在國民經濟結構中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所進行的技術開發、產品生產、商業流通、資源利用、信息服務、工程承包、自然保護開發等活動的總稱。我國的環保產業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逐漸發展,雖然相比于歐美發達國家來說基礎相對薄弱,技術也不夠發達,但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挑戰。
1.我國國內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意識還比較淡薄
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是企業進行綠色生產的前提,而通過綠色營銷則可以將兩者結合在一起。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但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來說,我國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還比較薄弱。而且我國地域遼闊,經濟發展狀況不均衡,很多地區只能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環保或者綠色消費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奢侈品。對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綠色產品可能僅局限于綠色食品層面。
2.我國對綠色營銷及環境保護的立法不夠完善
在環境保護以及開展綠色營銷方面,我國雖有一定的立法,但不夠完善。一些不法份子就容易尋求其中的漏洞牟利。一方面,消費者以及生產者的環保觀念不強,致使即使發生了一些違法事件,也不會引起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由于立法不夠完善,不法份子容易尋找漏洞牟利,且在違法事件發生后可能也不會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
3.我國綠色標準過低易與他國產生沖突
每個國家對其生產商品的標準不同,如果出口國與進口國的標準存在高低之分,就很引起市場沖突。我國近年來出口實力不斷增強,但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低價策略,一些廠商為了降低成本往往忽視了出口商品的技術標準。與國際產品標準相比較,我國的出口標準相對較低。我國的產品也會處于劣勢地位。
二、我國應如何開展國際綠色營銷
(一)充分發揮政府作用。
1.健全綠色貿易以及環境保護立法,規范各種行為
我國企業實行國際綠色營銷其中的一個挑戰就是關于綠色貿易以及環境保護的立法不夠完善,給了不法份子可乘之機。因此,我國必須根據各種國際公約及WTO有關條款規定要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盡快完善我國各類商品生產和銷售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使我國的在進出口貿易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與國際慣例接軌。
2.推進環保產業的發展
環保產業是朝陽產業,在政府扶持下可以成為具有競爭優勢的支柱產業。同時環保產業還具有外部經濟效應,可以用自己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中國家的環保產業都處于開創階段,需要政府扶持。
(1)根據我國國情,確定環保產業的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制定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2)制定扶持環保產業發展的產業傾斜政策,包括政府投資、信貸優惠、稅收優惠、出口退稅、加大研究與發展的投入、鼓勵環保技術創新等。
(3)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環保技術并加強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和吸收。
(二)調整企業行為。
1.樹立國際綠色營銷觀念
綠色營銷觀念是企業開展綠色營銷的基礎。從企業的營銷觀念到具體的營銷策略,企業應始終堅持綠色理念,及時廣泛收集相關的綠色信息并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性,為企業實施綠色營銷提供可靠的依據。
2.實行國際綠色營銷組合
組合運用營銷策略(4P),將綠色營銷貫徹到每一個環節當中。4P是指Price價格策略,Product產品策略,Place渠道策略和Promotion促銷策略。
綠色營銷首先要求企業研制綠色產品爭取綠色標志。綠色產品是指安全衛士有利于人體健康,使用該產品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等環保產品。而綠色標志的獲得是企業立足于市場的重要舉措,是進入國際市場、打破非關稅壁壘的有效途徑之一。
第二點是制定綠色價格,刺激綠色消費。綠色產品由于支付了較高的環保費用,所以價格往往會高于非綠色商品。而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們生活水平不如工業發達國家,因此在制定價格時不宜過高使消費者無法負擔。
第三點是開辟綠色渠道,優化綠色通路。通過直銷或專門的銷售機構,監督管理企業的企業綠色營銷的實施和開展,同時激發消費者的綠色需求,引導他們進行綠色消費并在消費的過程中注意環境保護。
第四點是實施綠色管理,強化綠色營銷。這包括在整個營銷過程中,要從生產資料和消費品的生產環節、營銷環節、儲存環節、運輸環節、回收處理環節等各個方面全面系統地考慮環境保護問題,從內容到對象都實行“綠化”。
參考文獻:
[1]張睿.關于我國企業國際綠色營銷戰略[J].中國商貿,2012(3).
[2]劉鳳軍,吳瓊琛.綠色貿易壁壘下我國企業綠色營銷問題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5(1).
[3]楊涌濱.綠色營銷——21 世紀的營銷[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