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天 王旭晨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經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在這樣的環境中,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發展同樣面臨著風險隱患,為了有效的控制和遇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很多企業運用了套期保值的方式,希望以此來控制企業的風險,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各企業運用套期保值的方法并沒得到良好的效果,文章中針對金融衍生工具進行的套期保值活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金融衍生工具 套期保值 研究
一、金融衍生工具與套期保值
金融衍生工具也被人們稱為“金融衍生產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傳統金融工具為背景發生的演變。金融衍生工具自上個世紀中后期出現,進而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金融衍生工具根據不同的類型大致分成以下幾種常見工具:一種是根據金融產品形態進行的劃分,可分為獨立式和嵌入式兩種衍生工具;一種是按照基礎工具的種類進行的劃分,可分為貨幣、利率、股權產品、信用等類型的衍生工具;一種是針對金融交易場所的不同進行的劃分,可分為OTC和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一種是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和特性進行的劃分,可分為期權合約、互換合約、遠期合約、結構化合約以及期貨合約等金融衍生工具。
套期保值指的是通過以上提出的一種或套期工具,進行躲避企業在各種金融活動中出現的風險。套期保值是決定企業決斷是否正確的關鍵性因素,如果套期保值利用的得當,就會在企業經營或發展的過程中良好的把握市場需求,還可以有效的預見到市場在未來一定時期中的變化,通過套期保值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個躲避金融風險的場所,為企業中的經濟效益問題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二、通過金融衍生工具進行的套期保值活動
從風險管理的流程角度出發,大多數企業會選擇將原有資產轉變成組合式的風險管理,雖然這種方式也存在著很多金融風險,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金融市場的環境也發生了改變,文中主要借鑒了近些年的相關文獻資料,以便為后期的研究和分析提供有效的數據保證,下面通過建立模型的方式,對金融衍生工具進行的套期保值活動進行了再現和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首先建立套期保值的風險組合,具體的表達式如下:
從以上的公式我們可以看到,這種風險組合可以針對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描述,在排除套期保值的數量基礎上,套期保值的風險組合與金融衍生產品風險之間有著相互的聯系。
(二)模型的分析
以下通過選取樣本的方式,對市場中的25家衍生證券和原生證券進行了數值整合與調查,根據上文中最后的公式,我們可以將其中的系數看作為1,然后設定的幾種風險為相等的數值,那么n=1,由此可得:
通過該公式,可以通過這些公司的數據,估算出企業的分別在原生和衍生證券下的風險總量。如果金融衍生工具和原生金融的風險關系一致,套期保值的比率都為1,那么這種套期保值職能作為降低金融風險而存在,如果大于1,那么其中的風險組合數值會繼續增加,由此可以證明衍生金融工具對消除金融風險的情況存在著不確定的因素。
這個分析結果主要在于金融市場自身存在著制約性因素,時間和空間的不同以及參與者行為的不固定,導致了套期保值不能完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風險管理。
三、相關的解決辦法
(一)對金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現與法治環境、產品結構、市場規模以及定價等因素息息相關,如果這幾個方面嚴重滯后就會直接影響到金融衍生市場及商品的發展,還會造成嚴重的風險,因此對金融市場進行宏觀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政府或相關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對各個企業進行綜合管理,考慮到企業的未來發展,通過正確的引導來促使各個企業在使用該金融衍生工具,以此才能真正的實現套期保值的最佳效果。
(二)對金融衍生工具的監管
國家應該對市場中流通的金融衍生工具進行統一的整合與管理,設置獨立的監管部門負責其監管工作,通過不定期的方式對市場中以及企業運用的金融衍生工具和相關的內容進行監督和排查,嚴格控制并杜絕一切違規的活動。對套期保值的相關活動進行多層化的管理,積極帶領各企業運用科學化的手段實現套期保值,并通過建立監管的責任制加強監管工作的執行力度,完善企業中套期保值的體系,如果發生一切損失嚴懲責任人,全方位杜絕投機之路問題的出現。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金融衍生工具進行的套期保值活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和風險有著警示的作用,但是企業不應該盲目的完全信任于這種套期保值活動,如果在實際的過程中,對套期保值數據控制不當,還會為企業的增加更多的風險。企業領導人和決策人要正確認識套期保值,它并不是一種投資,更不能為了從中獲取利益而完全的信任和依靠。
參考文獻:
[1]胡云杰.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策略分析[J].中國商貿,2012,(35).
[2]孫葉萌;侯粲然.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過度自信與衍生金融工具運用動機的實證研究[J].社會科學輯刊,2015,(3).
[3]周勇.企業套期保值的風險管理方法探析[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