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瑾怡
【摘要】國民經濟離不開實體經濟。小微企業實力薄弱、存在巨大的融資缺口,貸款融資困難已經成為抑制其發展的瓶頸。積極發展小微企業業務,不僅是國家的要求,更是商業銀行自身的戰略轉型、提升內在競爭力的有效路徑。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微企業的基本特征,接著闡述了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商業銀行如何服務好小微企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商業銀行 小微企業 互動發展
一、 小微企業的基本特征
(一)投資形式多元,組織形式多樣
小微企業的投資人沒有特別的限制與要求。投資主體既可以是院校畢業生、退伍復員軍人、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征地拆遷失地農民,也可以是其他城鄉無業居民;在創建小微型企業時,既可以申辦成個體工商戶、獨資企業,又可以是合伙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限責任公司。
(二)資金來源形式多,對基礎設施要求不高
小微型企業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自身積累和民間借貸,銀行融資尚不足 20%。投入的資金既可以是實物資產、知識產權,也可以是貨幣資金。企業對資金需求主要是滿足日常經營性開支,投資少。對經營所需的工具和設備、技術、場地等要求不高。
(三)企業規模偏小,生產應對市場靈活
小微企業生產規模小、結構簡單、層次少,經營管理決策也相對簡潔。生產靈活,銷售上多采用直銷方式,且以服務本地市場為主。多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對勞動力的技能要求不高,用工制度也相對靈活。
(四)粗放式管理,抗風險能力弱
小微企業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小微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企業員工多以家庭成員為主,員工薪酬基本沒有正式的薪酬制度,財務會計制度也多不健全,少量而不規范的會計活動往往是為了應付上繳的稅費。經營不透明度,管理較為松散。同時,小微企業面臨稅賦重、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弱、融資額度小等問題,造成小微企業經營的諸多不確定性。
二、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貸款的單位成本較高
小微企業的行業比較分散,規模比較小,業務也比較頻繁,這就使商業銀行業務分布比較散,不利于集中管理。銀行為了適應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發展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業務,必須增加服務網點,加大軟件資源以及人力資源的投入,造成了成本的增加。除此之外,銀行貸款業務的交易成本和信息費用差別比較小,小微企業貸款的單位成本比較高。
(二)小微企業風險較大
小微企業的規模比較小,內部的管理結構不完善,缺乏健全的財務制度作為保障,資金賬目的透明度比較低,不易對小微企業的經營發展進行監督和控制,相關信息采集的難度比較大,違約風險較高。相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小微企業具有更高的風險性。
(三)金融服務缺乏創新手段
各家商業銀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推出了支持小微企業的特色金融業務,但各個業務之間存在很多相似性,它們都是以抵押貸款和銀行承兌匯票為主,產品都是以服務小微企業來促進自身發展為主要目的,創新程度不高,所以產品之間容易被復制。同時我國實行的是分業經營模式,主要包括:銀行業、證券業以及保險業,行業之間缺乏聯系,極大程度地阻礙了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交叉和擴展,只能為小微企業提供單一的金融產品。
(四)貸款的擔保方式單一
小微企業主要是以固定資產等實物資產進行抵押,從商業銀行取得周轉資金,信用貸款和保證貸款的實際應用范圍比較小,擔保方式過于單一,不利于小微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對于剛成立的小微企業,這種小微企業既沒有實物資產,又無法以信用或者保證等方式作為擔保,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困難,這也是小微企業難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原因。
三、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有效途徑
(一)明確戰略定位
商業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是相互合作、相互影響、互利共存的關系。小微企業的持續性發展需要不斷地創新,需要根據市場經濟的需求進行轉型。同理,商業銀行也要根據企業的不同需求,在管理、服務等方面的理念需要進行創新,把金融服務做到全面、系統化,為小微企業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加強銀行與小微企業的合作,真正了解企業究竟需要何種資金投入,而銀行能夠為企業提供怎樣的金融服務,銀行與企業雙方達到一個共同的平臺,才能夠讓銀行的金融服務適合企業所需,為企業的發展解決燃眉之急。
(二)創新金融產品
小微企業經營種類比較多,對金融產品的需求不同,商業銀行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必須及時更新金融產品,以特色的金融產品搶得市場先機,滿足小微企業發展中對金融產品的需求,為商業銀行帶來較大的經濟利潤,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商業銀行的快速發展。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在發展中,要準確洞察市場發展狀況,迎合小微企業個性化的融資需求,積極擴展小微企業市場。除此之外,商業企業的業務運營方式和貸款操作流程也要進行創新,實現貸款信息共享,確保操作簡單化。
(三)優化服務機制
小微企業業務對商業銀行從業人員來說,業務量不大,客戶數量多,風險較大,很少有人愿意主動服務小微企業。因此,商業銀行要制定差異化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引導更多的人服務小微企業,首先要做好激勵機制,制定業務考核、獎勵等制定,把更多的考核資源向從事小微企業的人員傾向;再是要落實小微企業的信貸人員的約束機制,合理控制好小微企業信貸人員的道德風險。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小微型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發展迅速,不但數量逐漸增加,對于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急迫。小微企業的發展動態難以掌握,融資風險也難以預料。商業銀行對其金融服務要進行良好的管理,并且要創新,降低小微企業業務的風險。根據商業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的具體情況實行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實現銀行與企業之間的良好合作,促進雙方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炅宇,劉偉.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定價策略[J].銀行家.2011(04).
[2]李洪超,許紅女.淺談商業銀行助微企如何破瓶頸[J].商業經濟.2013(24).
[3]汪衛芳.我國小微企業貸款困境及對策思考[J].學術探索.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