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要】近年來,新聞傳媒高速發展,觀念和意識發生巨大轉變。新聞類節目必將更加注重時效性、重要性、權威性,更加凸顯真實性。作為新聞節目主持人,不僅應當具有主持人的共性,更應當體現出新聞言論類節目的特性要求。依據品牌理論,研究分析新聞節目主持人形象,然后提出電視新聞主持人如何提升自己綜合素養,如何塑造形象,做好新聞傳播工作。
【關鍵詞】品牌理論 主持人 形象塑造 路徑
一、個人品牌理論概述
(一)個人品牌涵義及功能
中國個人品牌委員會(IBF)秘書長徐浩然認為:“個人品牌是指在特定的工作中顯示出的獨特的、不同于一般的價值,以個人為傳播載體,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符合大眾的消費心理或審美需求,能被社會廣泛接受并長期認同,可轉化為商業價值的一種資源。”(《個人品牌:學會自我生存的法則》,徐浩然著,P9)個人品牌是向他人傳達一種積極的期望,是一個人在受眾中的首要印象,不受年齡、職位、行業的限制,一旦形成很難受到挑戰。由此可見,個人品牌是指個人擁有的外在形象或內在修養所傳遞的獨特的、鮮明的、確定的、易被感知的對足以引起對群體消費認知及消費模式改變形成重大改變的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已經被顯明或者即將被顯明的影響力集合體。
個人品牌具有四個方面的功能:①識別功能,個人品牌是一種區分標志,用以識別人與人之間的差別;②信息濃縮功能,個人品牌是速記符號,即通過個人品牌形象(包括一舉一動)都存在于他人頭腦中的印象,形成一種快速記憶的符號,通過這種符號,人們可以快速地聯想以及做出反應,并通過這種符號作為有效溝通的代碼;③安全功能,個人品牌是品質以及信賴和忠誠的永久指南,并能給予認同人群更多信心和信賴;④價值功能,個人品牌是自身形象的象征,是可以積累無形資產。
(二)個人品牌塑造方式
個人品牌塑造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即準確定位、打造豐富內涵的優秀形象及加強良好形象傳播和持續的品牌積累。
1、準確定位
個人只有先明確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客觀評價了自己的特長和不足,準確地認識自我,才能夠深入準確了解自己生理特點,認識自己的理想、價值觀、興趣、愛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點,在分析并了解自身狀況前提下,才能準確地進行個人品牌定位。
2、打造豐富內涵的優秀形象。就是在施展自己能力的平臺上,整合好個人的外在形象與內在素養,并形成一個特色形象。
3、加強良好形象傳播和持續的品牌積累。塑造個人品牌,不僅僅需要打造好豐富內涵的形象,更要將良好的形象傳播出去,這就需要借助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展現良好形象及內涵,并在特殊場合以及在危機事件中展現自己良好形象及處理問題能力,并不斷用各種手段長期積累良好品牌形象。
二、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概述
(一)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含義
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含義即是: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不同于傳統的新聞播音員,他們往往主持一些大型的、有主題傾向的新聞節目。這類節目多在重點時段播出,收視率極高,節目成敗往往直接影響電視臺的聲譽,因此對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素質要求也特別高。以真實的個人身份代表電視機構出面為觀眾報告新聞,以純熟的技巧在雙向交流的節目傳播方式與實現有效傳達過程中達到積極作用。
(二)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特征
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他們不僅需要播讀稿件,還需要在串聯新聞的過程中,連線現場采訪的記者或外景主持人,面對面或間接采訪與事件相關的當事人或權威人士,通過良好的溝通、機智的問答,深入剖析新聞事件和現象,從而使電視機前的觀眾更詳細、清晰地了解新聞事件。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不一定要親自去現場采訪、采集新聞,但他們的任務是將節目中的各類新聞串聯起來,進行分析、述評、總結,然后順利“輸送”出去。我國很多新聞節目多采用現場直播的形式,這無形中對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要樹立良好形象,要有很好的口才、機智靈活的大腦、敏捷的應變能力以及熟練的現場組織協調能力,并具備基本的新聞人素養,并能夠按照“穩、準、狠”要求來采訪,他們還必須具備良好的新聞素質,對新聞事件的敏感點把握得有人稱他們為“學者型的新聞記者”。他們的提問和采訪,往往比對一般的現場記者的要求還要高,甚至要有“高屋建瓶”的眼光。由于直播節目的特殊要求,還要求他們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等。
(三)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形象構成要素概述
1、外在形象
(1)語言
作為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其聲音是塑造主持人外在形象的重要手段。語言是節目主持人創作也是形象塑造的第一要素,新聞節目主持人可根據該節目的性質,內容和節目對象,來塑造聲音形象。
(2)儀表妝扮
臉型是一個人容貌美中最基礎的部位。新聞節目主持人能否根據自己臉型來裝扮、化妝,直接關系到你外形塑造。新聞節目主持人化妝的重點是根據新聞節目性質、內容、背景燈光的局限、個人容貌條件和氣質、所選擇的服裝與發型的色彩與款式綜合確定的,忽略了哪一方面,整體的造型效果就受到影響,達不到塑造和諧美好形象的效果。
(3)服飾
主持人的外在行為,服飾和化妝觀眾都會看在眼里,服飾、化妝都是塑造外在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主持人作為公眾人物始終在前臺亮相, 主持人的衣著服飾更是觀眾注意的焦點,它好像一種無聲語言,無時不在訴說和描繪著主持人的氣質性格,文化修養等。
(4)體態語
電視新聞主持人在新聞播報過程中,不僅要通過聲音來傳達有聲的語言,更需要通過體態語言來展現自己的魅力,一個成功的新聞節目主持人不僅需要觀眾理解他的有聲語言,更精彩的是要讓觀眾體味他的無聲語言,并讓觀眾能在不同的場合下正確理解這種信號,可能的話使觀眾從他的形體語言中領悟到一些無法言傳的微妙情感。”。新聞節目主持人體態語塑造的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目光語、表情語、手勢語、姿態語。
2、內在形象
(1)思想素質
現實生活中,新聞節目經常涉及政治性很強的話題。作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國家新聞主持人,首先要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努力提升自身政策理論水平和政治敏感性,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這要求我們新聞主持人不僅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還要關心時事深入實際和生活,加強調查研究,豐富實踐經驗。只有深化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程度才能正確把握節目選題,在屏幕上話筒前不出政策性差錯并增加節目深度。這也是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立身之本和思想之根。
(2)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是氣質內涵的根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有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擁有較為全面的知識體系,才能把握好稿件,深入理解,從而進行播音再創作。當然,良好的文化素養絕不僅僅指文化知識、理論水平,它應該是主持人駕駁各方面的知識、人文科學等等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預知能力的綜合。良好的文化素養不是一朝一夕能擁有的,只有依靠日積月累地學習。
(3)專業技能
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專業技能,不僅包括新聞業務能力和控場能力,還包括采編播一體化能力。新聞業務能力包括主持人的新聞敏感度、認識能力、寫作能力、新聞解析能力。新聞敏感度是熟知政策并經過深思熟慮把握新聞方向的直覺和能力,是新聞主持人的基本專業素質;新聞認識能力需以文化素質和新聞敏感為智慧支撐對新聞有更全面深層的認識;新聞寫作能力是將新聞事件訴諸為文字的能力,需要新聞主持人具備優秀的文字功底和邏輯思維能力;新聞解析注重對新聞縱向和橫向延伸,不單純立足新聞事件本身而是將新聞事件向更深更廣的事實和思想緯度延伸,拓展新聞價值。控場能力是指主持人始終是臺上的“主角”,嘉賓的出現只為提供更多新聞事實,深化新聞價值的重任最終落在主持人身上。
(4)心理素質
工作中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過程,新聞活動亦然伴之。不注重心理問題難以做好新聞工作。新聞節目主持人心理素質包括自我調控能力、移情能力和應變能力。
移情能力。心理學中移情一般指人際交往中人們彼此的感情作用即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體驗對方情緒把自己內心的情感移入對方和對方一起感受。
自我調控能力。即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這一能力建立在自我認識和自我體驗的基礎上對自我心理活動及行為起調節和控制效果。
應變能力。也叫隨機應變即根據情況的變化采取適當的應對行為。新聞節目主持人的應變能力指主持人在節目現場面對突發事件造成的障礙和干擾時,敏銳及時準確的做出反應,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巧妙、果斷地排除平息從而使節目繼續進行或圓滿結束。
三、塑造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良好形象的路徑
(一)樹立塑造良好形象的意識
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形象包括兩方面的要素:一是主持人客體形象;二是主持人在受眾心目中的形象。主持人在受眾心目中的形象由主持人自己塑造從而在受眾心中留下印象,主持人在受眾心中的形象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主持人與受眾接觸,初步形象會隨曝光率而發生變化,或進一步深化或逐漸模糊。主持人公眾形象有兩大特點:公信力和親和力。主持人公信力來自公眾認可度和美譽度,來自媒體的公信力,同時還來自本人道德修養。新聞主持人外在形象以莊重大方為標準,五官端正,妝束不宜花哨,要與新聞節目的基調保持一致。新聞主持人肢體語言包括面部表情和身體四肢語言。新聞主持異于綜藝主持,新聞主持人要遵循新聞客觀事實,不容許有任何對新聞事件真實性產生負面影響的行為,包括肢體語言。鑒于新聞報道的客觀性,新聞主持人的肢體語言不能太多。過多的肢體語言給受眾以“不穩重”之感,因此,新聞主持人的肢體語言以少為好,充分體現新聞報道的客觀真實,不應將表演成分添加入新聞報道。
(二)加強語言形象
在陳魯豫“說”新聞的出現,使不少電視臺的新聞節目開始跟風,一時“說”新聞之風充斥著熒屏。由于自己對于語言自然狀態的片面理解,刻意地進行放松,結果卻使自己的播報狀態顯得做作而更不自然,表演痕跡較為明顯,觀眾在觀看的時候也覺得非常的難受從節目負責人對主持人的要求,到部分主持人本身刻意的模仿,然而不少主持人在模仿的過程當中,。有些新聞節目主持人過于放松,將播報新聞完全等同于日常說話,口語化的表達方式較隨意,語言狀態不夠嚴謹,語言瑣碎不夠簡練,這減弱了新聞本身的可信性。由于缺乏嚴格要求,有些主持人在外形著裝、形象塑造方面,表現的過于休閑化和生活化,這不利于在觀眾中的形象塑造,無形當中也大大降低了新聞的權威性。
(三)加強立體思維培養
21世紀是以知識、信息為特征的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普遍上升。現在的節目越來越趨向專業化,精細化,對主持人知識的專業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主持人具備敏銳的發現力、快速的分散力、深刻的思辨力、不竭的創新力等電視節目主持人應該具備的專業素養。主持人必須根據社會的發展、工作的需要和自身的條件不斷調整自我,以求得在自己鐘愛的主持人工作中青春常在。要做一名合格的新聞節目主持人,就必須在做好本專業的知識準備的同時,主持人要駕馭好整個節目的發展趨勢,就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不斷學習主持節目中需要的其他知識,不斷做好各方面的知識儲備。
(四)注重打造品牌形象
新聞節目主持人離不開他所主持的節目,主持人的風格,必須與節目定位,節目風格相一致。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風格,就是指主持人在多個或多種節目中表現出來的 一種帶有穩定性的個性特征。形象特征往往能體現節目的類別、基調、風格、特點,或嚴肅莊重,或歡樂喜慶,或幽默風趣,或純樸典雅。部分新聞節目主持人將自己的位置擺得過高,過份追求權威感,主持的語言和風格大而無當,在加深同觀眾的心理距離的同時,也忽略了個人思維方式的展現,很難形成個性化的主持風格。新聞節目主持人邢質彬的形象和神態直接表露著播出新聞的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在知識爆炸、信息共享、渠道多元的傳播環境中,只有個性鮮明的傳播才易于被人注意,被人選擇,也才可能被接受。主持人必須擁有獨具個性的表達方式和很強的號召力、親和力、拉動力。因此,主持人對自己必須要有十足的認識,對自己的個性特色要有充分的了解。與此同時,不僅要知己,而且還要知彼,發揮自己的優點,展現自己的風格。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杜蘭.關于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研究的再思考 [J]. 新聞知識,2000(09).
[2]梅冬.電視新聞主持人形象塑造與欄目品牌化經營研究[D].東南大學,2009.
[3]邵培仁.現代傳播[J].淺論節目主持人的素質培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