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良好運行,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我國現在的中小型企業可以說是處于黃金期。現在企業種類和數量都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使得市場也出現了多層次的特點,但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有自身的資源優勢。本文將從資源基礎理論視角分析如何更好的進行企業資源管理,并且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一定的建議,從而更好的推動企業發展。
【關鍵詞】資源基礎 人力資源 資源管理
市場競爭是把雙刃劍,如果企業發展有資源優勢的話,很快就可以搶占市場,獲得先機和市場份額;但如果企業沒有競爭優勢,很快就會被市場所淘汰。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提升企業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企業資源包括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外部資源很容易被模仿,但內部資源卻是企業的核心,因此在進行資源管理過程中,所需的就是加強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提升企業競爭實力。
一、資源基礎資源
資源基礎是企業發展重要的依據,企業離不開資源,企業需要一定的資源支持。在進行資源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分清資源基礎是什么。企業資源基礎分為內部和外部基礎,這樣的基礎依托于企業發展而產生。企業外部資源基礎是物質基礎,是企業常見的基礎設備,硬件等,外部基礎在企業發展中很容易被其它企業所復制和學習,因此企業在進行市場競爭中,外部基礎的并不具有核心競爭力。內部的資源基礎是一種無形的,潛在的資源,但內部資源基礎往往具有核心凝聚力,最能支持企業的發展,并且具有企業的獨特性,比較常見的內部資源就是企業文化和人力管理,這是利于人文角度出發,為企業提供動力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當前的資源管理中,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應當有重要地位。
二、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意義
現代的市場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想提高企業實力,就需要有自身的獨特優勢。獨特優勢產生與具有獨特技術的人才,企業要想長久的發展必須有人才的支持,因此開展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發展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發展需要員工,但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崗位上,需要一定的技術人員,但同時需要考慮到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員工都可以達到這樣的技術,因此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應該有一定的戰略高度,提高對高技術人員的管理水平,依托于企業的技術優勢打造企業競爭優勢,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提高企業的凝聚力
企業經營需要的不僅僅是外部的資源支持,更重要的是內部員工對于企業的支持。如果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沒有凝聚力,那么企業即使擁有良好的外部資源,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也會變成一盤散沙。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可以讓內部員工有歸屬感,提升自己對企業和工作的責任感,從而讓企業上下變得萬眾一心,提高了企業的凝聚力。
(三)提升企業的獨創新
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是依托于企業自身來進行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在現在的市場競爭中,可以實現的是外部資源共享,但同時也使得外部資源喪失了自身的創新性和競爭優勢。但內部資源則不同,依托于企業自身的文化,可以讓企業發展過程中具有創新性,同時也能夠保證企業創新不被其它的企業所復制。
三、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以戰略資源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是非常適合當今的企業發展模式的,在進行企業創新過程中需要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但同時進行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模式。
(一)以人力資源為基礎的管理模式
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持,從人力資源的角度進行資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并且能夠體現企業文化。現在的企業競爭除了外部資源外,更重要的是人力資源的競爭。尤其是一些高新行業,掌握了人才就相當于把握了市場先機。并且人力資源和其它的管理模式不同,首先是技術人員具有獨特性,具有高超技術的人員和后天技能訓練的員工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因此就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同時一旦人才具有了心理上認同感,就可以長期的為企業服務,為企業發展提供長期支持。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可以防止人才流失,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
(二)以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為基礎的管理模式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不同于人力資源管理,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是以"人"為基礎,但在進行人力資源系統管理時,更多的強調的是"系統",是管理方式。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往往是企業內部管理系統的重要構成部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優勢在于是依托與企業的人員關系來制定系統,具有一定的內部性質,所以很難被其它的企業所模仿。但同時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為了獲得高水平的人才,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金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三)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相結合的模式
現在很多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管理方面不再是單一的模式,而是采用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在以往的單一的人力管理模式可能會讓企業的人才流失,或者是企業為了需求人才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通過兩種方式相結合的方法就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補。人力資源管理可以提高內部員工的向心力,保持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也可以保持企業內部人力資源良好運行,同時也可以讓企業對外吸納人才,保持企業的長期良好發展。
四、以資源基礎為視角的戰略人際資源管理策略
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不能急功冒進,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來進行,依托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從而形成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一)制定好人才資源管理方案
企業的員工各司其職,都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人才,企業應當重視人才,但在管理過程中并不能采取"一視同仁"的做法,因為各個崗位上的人才的作用是不同的。在進行人才管理過程中,企業應該進行合理劃分。從員工的崗位和對企業的貢獻來看把員工劃分為三類,然后進行管理。第一類就是重要人才,對于這樣的員工企業需要重要管理,在薪酬和福利方面都應該給予最大化,從而保證重要人才可以長期為企業服務。第二類是較重要人才,對于這樣的人才在薪酬方面也應當給予照顧。第三類是普通人才,這樣的人才要給予福利保障。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牢牢的把握人才,而對于一般崗位的員工,福利上的保障也可以提高他們對企業的信賴,這樣的階梯式管理方式可以保證企業實現人才管理和經濟的最大效益。
(二)重視企業已有的人力資源
為了提高企業的活力,很多企業都會高薪聘請有能力的人員,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活力,保證了企業的創新力。但需要企業認真對待的問題是,怎么合理對待企業已有的人力資源。應當要明白的是企業在運行過程中的文化和規則是已有的,并且是已有的員工比較熟悉的,同時企業原有的人力資源比較認同企業文化。相對于企業外聘人才而言,企業的原有的人才有企業的責任心更大,這樣的員工更加適合企業長期發展。外來人才與企業運行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同時如果外來人員的責任心不夠,很容易給企業運行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因此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企業最好的做法是重視已有的人力資源,如果需要高于現有水平的員工,最合適的做法是通過培訓提高人才的實力,通過統一的培訓提升在崗員工的實力,最后的做法才是引用外來人才。重視已有的人力資源不僅僅可以防止人才流失,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才對于企業的信賴,從而保證企業擁有長期的實力。
(三)提升員工主人翁感
現代的企業所需的不僅僅是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化,更重要的是需求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從而實現人力資源的長期化。在進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重要的不是讓員工感到壓迫,而是有一種主人翁之感,只有這樣,員工才可以真正的為企業進行付出全部。這樣的主人翁感在樹立過程中需要企業和員工建立一種心靈契約,這樣的契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約,但卻可以在真正意義上讓員工明確對企業的責任意識,真正做到"我為企業"的服務意識,從而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勢的最大化。在和員工建立心靈契約的時候,需要關心員工的訴求,讓員工產生心靈上的認同感,提高自身的存在感,從而提升自身的主人翁意識,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可以更好的去進行。
五、結束語
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需的是自身的創新和優勢。基于資源基礎理論上的人力資源管理可以保持企業的長期經營活力,讓企業真正的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從而讓企業在競爭中保持長期優勢。
參考文獻:
[1]張再生,劉明瑤.基于資源基礎理論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變革研究[J].行政論壇,2015,02:69-73.
[2]張瑞英.資源基礎理論視角下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J].商場現代化,2015,12:141.
[3]胡蕓香.資源基礎理論視角下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5,20:144+172.
[4]何潔.知識基礎視角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綜述[J].生產力研究,2013,09: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