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

北京時間2016年4月4日20:50,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公布了2016年度“國際安徒生獎”獲獎者名單。最終,來自中國的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不負眾望,順利摘得這一世界兒童文學領域的至高榮譽,實現了華人在該獎上零的突破!繼莫言2012年摘得諾貝爾文學獎后,中國的文學力量再次在世界面前展現了蓬勃的生機與無限的希望!
從鄉村田野到北大講堂
曹文軒生于江蘇鹽城的一個小鄉村,童年生活的艱辛讓他很早就體味到了人間百態,同時也磨礪了他的意志。曹老師曾在《童年》中寫到:“我的家鄉蘇北,是以窮而出名。我的家一直是在物質的窘迫中一日一日地度過的。貧窮的記憶極深刻。我吃過一回糠,一回青草。糠是如何吃的,記不得了。青草是我從河邊割回的。母親在無油的鐵鍋中認真地翻炒,說是給我弄盤‘炒韭菜吃。十五天才能盼到一頓干飯。所謂干飯只有幾粒米,幾乎全是胡蘿卜做成的。整天喝稀粥,真正的稀粥,我永遠忘不了那稀粥。讀中學時,每月菜錢一元五角,每天只五分錢。都是初二學生了,冬天的棉褲還常破綻百出,吐出棉絮來……”
1974年9月,曹文軒被北大圖書館系錄取——這也是整個鹽城唯一的一個錄取名額。后由于文筆出眾,轉入中文系學習,畢業后留校任教。
除了著名作家,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曹文軒老師的另外一個身份,也是他引以為傲、并投入了滿腔熱情與責任心的事業。
“既為圣壇,就得布道。有人提醒著公眾:一些人在利用大學講壇。說得對極了,既占著,就該利用。不利用是傻瓜,是玩忽職守,倘若把講壇僅僅理解為傳授純粹的知識,大概未免淺薄了一些。講壇應該也是宣揚真理的地方。占住講壇者,豈敢忘記布道!既給知識,也給品質、人格、真誠和正義。其實,沒有后者,一個人怕也是很難獲得多少知識的。再說,一個人即使學富五車,但全然無人之骨氣,又有何用?我們何必諱言布道呢?別忘了布道。當年的魯迅不敢忘,我們敢忘?(出自曹文軒《圣壇》)”
從專注寫作到培養兒童文學新力量
作為中國兒童文學作家中的翹楚,曹文軒獲譽無數,《草房子》《青銅葵花》《火印》等作品早已使他名滿天下。
同中國許多有理想和責任擔當的優秀知識分子一樣,功成名就后的曹文軒并未安于現狀,而是肩負著一種崇高的使命感,繼續為中國的兒童文學事業做著貢獻——2014年1月,曹文軒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共同成立了“曹文軒兒童文學藝術中心”,曹文軒任中心主任。
為繁榮中國兒童小說創作,發現和培養更多的兒童文學作者,支持和鼓勵具有純正文學性的優秀中長篇兒童小說的創作和出版,中心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設立了“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并開啟征稿。
這項以曹文軒名作《青銅葵花》命名的兒童文學獎最高單項獎金為20萬元,是目前國內獎金最高的兒童文學獎項。談及此獎項,曹文軒表示,“這個獎是為那些真正的兒童文學作品準備的,即那些既可以閱讀、又可以解讀和欣賞的作品。”
“第一屆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經過一年多的征稿和評選,《將軍胡同》《父親變成星星的日子》等六部作品最終獲選,現已全部由天天出版社出版。在篩選出好的作品同時,也通過這個獎項發掘了史雷、趙菱等一批優秀的青年兒童文學作家。
繼2014年成功舉辦第一屆“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后,2015年中心啟動“青銅葵花圖畫書獎”的征稿工作,這個獎項的設立是為繁榮中國原創圖畫書的發展,發現和培養更多的圖畫書作者,支持和鼓勵優秀原創圖畫書的創作和出版,該獎每兩年舉辦一次,與“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隔年交叉舉辦,為專門獎勵中國優秀原創圖畫書的獎項。
曹文軒說:“在中國,說一個人厲害,有力量有能力,會說這個人有‘背景,而我的‘背景是中國。這個曾經歷了無數苦難,遭受了無數災難的國家,一直矗立在我身后,她除了給我意志之外,一直向我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獨特的、價值連城的寫作資源。三十多年前,她以她內在的生命沖動,打破了閉關鎖國的格局,從此面對世界,并表現出了強烈融入世界的欲望,正是因為如此,她看到了世界,而世界也看到了我——我的文學作品。我愿意一輩子站在這個‘背景下,一輩子做一個‘有背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