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劍
【摘要】任務型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的熱門話題。除了掌握任務型教學的理念、抽象方法,我們還必須借助一套適合開展任務型教學的教材。本人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篩選出最合適任務教學的教材《全明星英語》。本人將從任務主體合理性、教材體例內容編寫與任務型教學程序的有效契合,討論《全明星英語》開展任務型教學的科學合理性和簡便易操作性。
【關鍵詞】《全明星英語》 任務型教學
一、主題內容選擇
任務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學生的交流目的。因此,篩選出適合任務型教學的的主題內容是任務型教學的首要關鍵。在Estaire和Zanon(1994)的著作《關于設計任務型課程單元的大綱》中就指出“選擇主題或興趣領域”是任務型教學的起點。選擇何種任務主題內容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任務型課程的教學目標——綜合語言能力或是特定語言的運用能力。如果以綜合語言能力為目標,選擇任務主題的原則是話題熟悉和內在興趣,此外還要與學習者今后所處的環境有話題相關性。此外,任務主題的領域學習者的實際生活的關聯程度不一。貼近學習者實際生活的任務主題有“生日”、“飲食習慣”、“身體工作原理”。同時針對某個特定群體的學習者設計的任務主題,不僅受到學習者的能力水平所限,也受到當地文化價值和文化利益的影響。貼近生活內容的任務主體更適合初學者,而相對較為抽象的內容則更適合高階水平的學習者。
《全明星英語》的任務主題多數是圍繞學校課程和教育機構的相關內容展開而來,例如字母表、日歷、地圖、學校時間表等等。此外,該套書還包羅了大量的社會實踐交往涉及到的主題,例如家庭成員和結構、公共交通系統,圖書館、納稅、工作招聘等等。這些任務主題都是在校學習者今后進入社會要面對和處理的實際問題。此次教學,我們以第一冊第四單元第二課The party is on Sunday.學習內容有序數詞、日常生活計劃表以及對話,是學生在日常交際中最常用的交流題材,內容貼切學生生活實際,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知識和生活體驗經歷。
二、任務型教學的基本流程
任務預備階段的目的是讓學習者通過促進認知能力發展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學習者通過預備階段得知他們被要求做得任務以及他們要實現的目標。教師通過預備階段向學習者解釋任務要實現的意圖和目的,喚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習者的背景知識內容。
1.預備階段:單詞學習。詞匯學習是任務開始的第一關。教師通過向學習者提供相關背景知識,并激活學習者的知識和個人經驗,讓學習者明確知道該任務的話題內容。《全明星英語》采用的是大圖讀圖模式,學生在學習新單詞的時候不是去死記硬背枯燥的單詞以及漢語翻譯,而是根據圖示案例與單詞進行聯系記憶。學生在看圖識記單詞的同時,不斷激發出相關的完整的生活情境,通過一個情景記住了一系列的單詞,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習者先預覽圖示提供的Alice的五月份事件安排表。Alice在五月要完成的事件有籃球運動會、生日聚會、看牙醫等等。學生根據圖表找到序號相對應詞組,如 birthday party, basketball game, dentists appointment。書本圖表鮮明清晰,易于幫助學生識記單詞詞組。第二階段是教師帶領學生復習英語基數詞的表達,在回到課本,學習英語序數詞。學生根據錄音做聽讀練習。有了單詞學習的鋪墊,學習者在接下來展開對話任務練習時有了更為充分的準備,提高了實施任務的效率。
2.任務開始前的活動。Pabhu(1987)解釋“預熱活動”通過“問—答”形式進行。全班師生一起共同參與到實施與主要任務相似的內容當中,為個人實施任務做好準備。學習者通過觀察示范語句模板,聽視頻音頻錄音,觀察書本大圖會繪畫了得知如何實施操作該項任務。正如Willis(1996)所說:“學習者只需要觀察其他人實施任務的方式方法,就可以幫助他們減少認知負擔。”在本次環節,學習者根據圖表內容進行問答練習,練習內容包括日期、事件等細節內容,學習者在模仿模板的過程中逐漸熟悉相關世間日期的表達方式。
3.任務階段。在任務實施階段,學習者將根據圖示進一步地將演練階段運用到的時間、日期和事件描述相關單詞詞組參與到新的對話結構的構建當中。學習者進一步重復使用之前兩個階段學習到的單詞,并且通過對話逐漸建立對英語口語交際的正確使用語感和方法。
參考文獻:
[1]Estaire,S and J.Zanon.1994.Planning classwork:A Task Based Approach.Oxford:Heinemann.
[2]Prabhu,N.S.1987.Second Language Pedag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Wills,J.1996.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Harlow: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