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秀宏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擔負著啟蒙學生心智,幫助孩子掌握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從而借助信息技術提升孩子科學素養的重任。怎樣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眾多有識之士不斷探索的話題,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地培養孩子的信息技術意識,開闊孩子們的信息視野,著力培養其應用計算機,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實際和學科特點,根據所學內容,因地制宜,因時而變,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著力打造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一、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小孩子是懵懂無知的,但正因為如此才求知欲旺盛,遇到什么未知的知識都充滿了好奇,渴望去探究知識,理解知識,從而掌握知識。如果教師能夠順應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從而精心預設教法和學法,把所學內容和游戲巧妙結合,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孩子更快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能。信息技術教學上應該遵循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原則,引導孩子在玩中學。指法訓練可以讓孩子玩“鋼琴達人”“美羊羊彈鋼琴”“警察抓小偷打字游”“打字游戲生死時速”等游戲,他們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如果想取得勝利,就必須又快又正確地打字,從而揣摩如何把字打快打正確,還會互相交流,甚至主動請教老師。教師因勢利導進行指法指導,讓學生明白正確的指法能夠幫助我們事半功倍地完成任務。教師還可以就著游戲進行示范,通過自己嫻熟的指法和超高的游戲得分激發孩子學習指法的興趣,經過孩子認真練習,他們再玩打字的游戲就能游刃有余。既讓孩子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得到保持,又促使孩子主動探究相關的知識。
二、創設學習情境,引導主動學習
信息技術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自然也比較枯燥。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占據主要地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能靠空洞的說教和縝密的推理,而需要借助于活潑生動的形象和已有的生活場景。如果教師精心預設學習情境,讓學生置于特定的生活場景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得到激發。愛因斯坦曾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永恒的動力。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巧妙創設生活場景,能夠調動孩子學習的熱情,促進孩子主動學習。比如,在和孩子共同學習“申請免費電子郵箱”的時候,先幻燈出示金欣媽媽的生活照片和一段視頻,班上的小孩都很興奮:“這不是金欣媽媽嗎?她不是去日本了嗎?”小孩子金欣也很激動,她已經一年多沒有看到媽媽了,有很多話要和媽媽說,但是打電話費用比較高,只能隔三岔五打一下,加上媽媽工作忙,打電話也不方便。老師問:怎么辦呢?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說通過QQ聊天,其他人立即反駁說:QQ是方便,也是免費的。但是金欣媽媽是去日本打工的呀,老板能讓她隨時聊天?等到媽媽下班了,都是晚上九點多,金欣還要上學呢?又有孩子說,給媽媽寫信比較好。媽媽有空就可以讀了。媽媽也給金欣寫信,金欣做完作業,讀讀媽媽的話,就能享受到媽媽的關愛。但是寫信通過郵局寄要好幾個月媽媽才收到呢!有個孩子說:可以用電子郵件呀!幾秒鐘的功夫,郵件就可以跨越千山萬水。孩子們頓時興奮起來。教師順勢引導孩子申請電子郵箱,借助投影進行示范,一步一步地指導孩子如何申請新浪郵箱,然后又讓孩子在網易自主學習如何申請郵箱,而后出示金欣媽媽的電子信箱,讓孩子們和金欣一起給她媽媽寫了一封信。整節課孩子們的興致都很高。
三、嘗試自主學習,引導動手操作
信息技術課程動手實踐的機會很多,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在頭腦中不斷就已有知識和將要掌握的知識之間進行連接和甄別,從而借助于舊知學習新知,有助于理解學習的重點,突破信息技術學習中的難點,加上不斷的動手進行操作,相關的信息技能會越來越熟練。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感知所要學習的內容,促使孩子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讓學生創造性地去解決問題,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比如,在學習Powerpoint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比如,在幻燈片制作的過程中,能夠插入圖片,使之圖文并茂嗎?小組的同學紛紛行動起來,有的看書查找插入圖片的方法和步驟,有的在電腦上借助幫助指南進行嘗試,還有的進入百度搜索查找簡便的方法;然后頭靠頭地盯著電腦屏幕完成作業。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斷進行行間巡視,給予必要的技術指導,孩子們馬上就掌握了插入圖片的方法。查找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既有效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能夠讓孩子們體驗到努力之后成功的喜悅感,比單純教師講授方法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取得的學習效果也更為有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曲塘鎮顧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