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修
夏天氣溫高、濕度大,人體散熱主要通過皮膚水分蒸發。大汗淋漓不但會使皮膚容易缺水,氣溫升高還促使皮膚細胞新陳代謝加快,皮脂腺分泌旺盛。加上皮膚排出的大量汗液和其它廢物,導致皮膚酸度下降,抗病能力減弱,細菌易于侵入,毛孔易于堵塞,可引發粉刺和痤瘡。而紫外線也比其它季節增強,會誘發或加重某些皮膚病,如日曬傷、過敏性皮炎、日光疹、痱子、雀斑、黃褐斑、尋常痤瘡等,甚至可能導致皮膚癌。因此,夏季應加強皮膚的護理保養。
保持皮膚清潔和毛孔通暢會減少發病機會
由于夏季汗液與皮脂的分泌及皮膚代謝產物增多,塵埃附著在皮膚上的幾率較高,容易導致皮膚表面感染,引發毛囊炎、癤腫等病癥。因此,夏季皮膚保養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皮膚的清潔。
經常洗浴,可以保持皮膚清潔和毛孔暢通,減少發病機會,避免過多的皮脂堵塞毛孔、過多的汗液和代謝廢物刺激皮膚。有人在洗浴時喜歡將香皂或洗面奶打在毛巾上,然后用毛巾搓擦面部或皮膚,這樣很容易損傷皮膚。正確的方法是洗浴時選用溫和、適合自己膚質的香皂或洗面奶,涂在手上,摩擦起泡,按摩洗臉,最后用清水沖洗。洗浴后可適當用一些偏酸性護膚品,但不宜過多使用花露水以防止刺激皮膚。洗浴的次數并不是越多越好,過度洗浴會造成皮脂膜的破壞,使肌膚變得敏感而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傷害,最好用涼水洗臉,更能有效增加肌膚活力。
中午11點至午后3點最應防紫外線
夏季陽光中的紫外線最為充足,應盡量避免在烈日下進行長時間的活動,尤其是在中午11點至午后3點紫外線最為強烈的時間段。
外出時可戴上遮陽帽或打遮陽傘,外出前涂上防曬霜。此外,手部暴露在陽光下的幾率最高,因此,每次洗手后要涂防曬霜。
有人認為,每天涂抹1次防曬霜就可以防止曬傷。其實不然,在戶外活動時,每隔1~3個小時就要涂抹一次。如果到海邊游泳或出汗多時,應選用具有防汗防水功能的防曬品,并全身涂抹。如果皮膚已被曬傷,用涼水沖浴或敷濕后,選擇一些具有清涼、止癢作用的護膚品或外用藥物涂抹患處,避免用熱水清洗和再次暴曬。
防曬服淺色不如深色
很多人夏天喜歡穿淺色服裝,感覺更加清爽、涼快。科學試驗顯示,淺色服裝在隔絕紫外線的作用上不如深色服裝。特別是那些白得耀眼的棉質服裝,往往還含有熒光增白劑,它會將紫外線等反射到人們保護不到的臉部,加速黑色素沉淀。而深顏色的服裝,如紅色、藏青色、黑色等,是最理想的防曬服裝。
補充水分,別讓皮膚處于饑渴狀態
水在人體內所占的比重高達60%左右。人體之所以能夠維持37℃左右的恒溫,主要靠皮膚的體溫調節功能。當環境溫度高于皮膚溫度時,蒸發散熱是皮膚唯一的散熱方式。
由于夏季溫度升高,皮膚水分極易蒸發,為了保持皮膚的彈性和潤澤的質感,就需要及時地多途徑補充足夠的水分,避免皮膚因缺水而干燥老化和產生皺紋。主要是通過飲水或多吃水果,如西瓜、番茄等;其次是使用保濕護膚品,不妨自己動手做一下蔬菜水果面膜,如黃瓜、蘋果或西瓜切片貼面等。此外,還可以用涼水洗臉或冷卻皮膚,減少皮膚水分的蒸發并補充水分使皮膚顯得柔軟潤澤而富有彈性。夏天出汗時,不要馬上擦掉汗水,因為當皮膚形成汗珠時,散熱量是最大的,如果很快擦掉汗水,會迫使皮膚消耗更多的水分來散熱。
避免蚊蟲叮咬,保持皮膚健康
夏季夜間最好不要到雜草叢生的地方乘涼,那里是蚊蟲繁殖生長和棲息的主要地方,同時室內保持清潔,必要時可噴灑殺蟲劑。孩子住的房間不要使用殺蟲劑,尤其是大腦發育還未完善的嬰幼兒,不要接觸任何殺蟲劑;特別是劣質蚊香中摻有有機磷農藥,燃燒時農藥散布在煙霧中,被嬰兒吸入易致中毒,對大腦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可在孩子的皮膚上涂搽一些爽身粉或花露水,既有防蚊蟲叮咬的作用,又有滅菌消毒的作用。一旦被蚊蟲叮咬,不要過度搔抓,以免皮膚感染,可適當抹些外用藥消毒止癢。
飲食清淡保健康
皮脂分泌較旺盛的人群應少食或不食油膩食物、甜食或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或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如西瓜、草莓、胡蘿卜、番茄等,外出旅游時更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