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東
生命以新陳代謝為基本特征,從生理角度講衰老是由新陳代謝衰退所引起的系列生理現象。古代對衰老初始現象的細致觀察是符合客觀實際的。《靈樞·天年篇》云:“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人到中年如果疏于鍛煉,腿部力量會下降。從表面上看腿部肌肉會萎縮,發生抽搐、腿打軟,嚴重者腿部支撐不穩、行走不便,甚至摔跤。人到中年后,腿會慢慢衰老,但養腿是一輩子的事,無論年紀多大,都要注意保護。只有養好腿,才能阻止衰老提前到來。
首先,注意保暖,穿寬松的褲子,促進血液循環。平時別讓腿部受涼,常用熱水泡腳,使氣血能順利到達人的上身,維持機體平衡。同時,老年人要穿寬松的褲子和鞋,鞋跟高2~3厘米比較合適。
其次,多曬太陽。不僅有利于保暖,還可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避免雙腿鈣流失,有效預防骨質疏松。
最后,多運動。不妨從下面幾個養腿保健操做起。
髖部:每天堅持背部靠墻站立,腳慢慢往前走,然后再退回,保持一個平穩狀態。此時背的下部要始終緊貼墻壁。
膝蓋:雙膝并攏,屈膝微微下蹲,雙手置于膝蓋上,先順時針方向旋轉30次,再逆時針旋轉30次,扭完雙膝后,再隨意活動一下肢體。
腿:老年人可選擇慢跑、游泳、打太極等有氧運動,最好每天堅持健走45分鐘。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中心劉征堂教授建議,常揉腿肚,彎腰或是坐著讓雙腿下垂,用雙手同時輕輕拍打雙腿,由上至下反復拍打數遍,再用雙手握拳置于雙大腿和腿肚處,旋轉揉動數十次。
腳踝:多踮踮腳后跟,建議抬起腳后跟再繃緊腿,每次保持5~10秒。
腳趾: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足趾關節各20~30次,能鍛煉腳力,防止腿足軟弱無力。
壓腿操能延緩腿部衰老,增強下肢柔韌性,通經活絡,有效延緩下肢衰老。
正壓腿鍛煉:抬起右腿放到桌臺上,腳尖勾起,雙手扶住右腿膝蓋,雙腿伸直,挺腰收髖,上體用力前傾,壓向右腿,逐漸加大力度;復原,再抬壓左腿。反復前壓腿5分鐘左右。
側壓腿鍛煉:抬起右腿,將腳跟放于右側高臺上,腳尖勾起;左臂上舉,右掌置于左胸前;雙腿伸直,直腰開髖,上體向右側振壓,逐漸加大力度;復原,再抬壓左腿。反復側壓腿5分鐘。
后壓腿鍛煉:抬起右腿向后伸出,將腳背放置于高臺上,雙腿伸直,上體后傾做振壓動作;復原,再后抬左腿。反復后壓腿5分鐘。
測試腿部力量的方法有兩種,包括1分鐘平臥舉腿和縱跳摸高。
女性腿部肌肉力量可以用平臥舉腿這種方式來測試:平躺在墊子上或者床上,雙腿并攏伸直,雙腿輕輕抬起45度角,然后放下。每分鐘30次以上為優秀,如果做不到20次,說明要加強鍛煉了。
男子腿部肌肉力量可以用縱跳摸高的方式來測試:先測原地站立摸高的高度,然后用力跳起摸高,二者之差能反映腿部的力量。如果高度差在40厘米以上,說明下肢肌肉爆發力很強;如果不足20厘米,說明下肢肌肉可能已經老化了。
如果女子在1分鐘的平臥舉腿不到10次,男子原地縱跳的高度不到10厘米,就該趕快加強運動了。首先要改變生活方式,由經常坐電梯改成爬樓梯,鍛煉一段時間后還可以在小腿上加個沙袋;不算遠的路程將開車、坐車改為騎單車或步行,原來慢步走改成大步走或快步走等。另外,還要加強運動。比如說原地扶墻提踵練習,可以增加小腿力量,提高身體的穩定性;練習全蹲起,可以在鍛煉腿部肌肉力量的同時,增強心肺功能;原地高抬腿和原地踢腿,可以增加關節的柔韌性;踢毽子,則可以增加身體的靈活性、靈敏性和協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