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愛輝 趙云香
摘要:沒有先進的思想觀念,便不可能有先進的教學實踐。就不可能有新的教學方法。故教學觀念的改革顯得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興趣;樹立自信
在實行新的一輪課堂改革中,無疑課堂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陣地和主戰場,因為無論是先進的教育理念,還是優秀的教材,最終都要落實到課堂上,體現在老師的觀念、方法的改變,推進教學創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我在二十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認為,一堂課是否上得成功,教學效果如何,與學生對這堂課的感覺有很大關系。培養興趣,樹立自信是成功的先決條件?,F結合學生的學情、學科特點與上課表現談點我對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與認識。
一、營造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新《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教師觀念轉變,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主,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觀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更新觀念中,重新審視課堂中生命的律動,主動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實現新課改下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學習轉變,確立教師和學生是民主的、平等關系,從而改變舊的教學方式、教學策略、以及評價方式。英語教學應倡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教材牽動,全方位培養興趣,突出自身教學特色。
現以仁愛英語七下Unit3 Topic2 SectionB為例加以說明。這是一節對話實踐課,主題是What can I do for you?在學生掌握基本句型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創設情境,將教室的一小塊地方布置成餐館,讓學生自己列菜單、編對話。學生馬上活躍起來。這時,我走入他們之間,給予一點指點或解惑。學生自然就會興致勃勃地表演和欣賞。整堂課學生都是積極地參與,既有個體活動又有群體活動,享受著談話帶來的樂趣。
二、教育信息化
習慣一根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已使學生失去興趣,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網絡手段,學生會沒有新鮮感嗎?讓學生有一點兒新鮮感,要求教師要善于“吸引”學生的目光,有時甚至還要適當玩一點兒“花樣”,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所帶來的豐富的網絡資源,改良教學方式,將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以鮮明的形象、實際的事例直觀地展現給學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仁愛英語八年級下,著重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table manners。如果單調地講解如何使用刀叉,學生不易記住。但是我在課上運用了多媒體資源,在網上搜索了一段相關的視頻,學生在欣賞短片的同時,西方國家餐桌禮儀很快了解了,并且很快就“中西方餐桌禮儀差異”展開了激烈地討論。既了解了西方文化,又訓練了口語,還活躍了課堂氣氛,真是一舉三得!
同樣在學習七年級下Unit 7 Topic 3 Section C這篇課文時,我發動學生們收集他們自己過生日的視頻,展示給學生們,并且選擇一段讓全班來談論,在生日晚上他們做了什么。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都是親身經歷,談論起來更自然。對于課文內容有了一些基本了解,再要求學生閱讀文章,找出這里的生日與同學們的生日有何不同,特別強調說出動詞短語,運用過去時態來表達,通過這樣學習,學生自然不覺乏味,而且印象深刻。
三、豐富課堂形式
很久以前聽過一堂公開課,本來是一片枯燥的閱讀課,人教版八年級一篇介紹鋼琴家李云迪的文章,授課老師用“采訪”的形式把文章的內容都插入到了問與答的活動中,學生參與面相當廣,一個個爭當小“記者”,興致非常高昂。這堂優秀的公開課令我相當難忘,為什么我們的課堂總是那樣死板?為什么總拘泥于老師講學生聽或是學生兩兩對話?我們的英語課堂其實可以相當美妙,只要老師用心去營造,多彩的課堂形式會深深吸引和感染學生,他們會覺得上英語課是一種享受。同樣的,學天氣,特別是學習表氣溫的句子,非??菰铩?/p>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赴武漢二橋中學學習以后,我們借鑒了他們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導學案。所謂導學案,顧名思義引導學生學習的教案。其中最讓我受益的便是“自主預習”環節。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個小題目,卻能引導學生課前預習,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了這樣的預熱,學生在上新課的時候會很快進入狀態,更容易形成競爭機制,最重要的是在課堂上他們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學生學習的最大樂趣,莫過于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成就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欣賞,當學生每取得一點兒成績、每取得一點兒進步時,教師都要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人在受到激勵和贊許的時候,往往精神振奮、信心倍增,學生的學習亦然。
綜上所述,我認為課堂英語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間,及其同伴之間的共同學習、交往、課堂活動的場所,教師應創建優良的教學環境,提供人際間相互學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加以指導,使自己真正轉變角色,成為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與學生一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