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芳 張龍飛
【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植樹造林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首先是技術角度,我們的樹種造林這一項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速豐林、珍貴林、經濟林、原料林等各種商品林或多目標育林技術,防護林、困難立地造林等生態育林技術瓶頸不斷取得突破,為我國森林生態資源與商品資源培育提供了科技支撐。
【關鍵詞】:造林綠化;林業技術;技術工作
【引言】:綠色植物具有凈化空氣、釋放氧氣的作用,因此,為了有效落實環境綠化策略,必須做好植樹造林工作,進而推動林業的持續發展,為人類創造一個優良的生活環境。由此可知,植樹造林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確保了造林方式的技術性與科學性,基于此,必須要高度關注并做好造林綠化后林業技術工作,以推動生態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和諧發展。
1目前各地植樹造林工程存在的問題
全面深化股份制林權改革,積極放開林業經營體制,實行“誰投資造林、誰經營受益”的扶持政策,凡從事荒山、荒灘開發經濟林的,有轉讓、繼承、抵押、參股的權利,在項目規劃區的造林大戶可獲得重點扶持。在政策范圍內通過公益林管護、荒山造林、中幼林撫育等項目進行補貼,調動造林大戶的植樹積極性。正如對人力資源的投入可以形成人力資本,進而會帶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一樣,對自然資源和資源資產的投入可以形成自然資本進而會促進可持續發展。包括土壤、淡水、草場、森林、濕地、海洋等在內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存量不僅是保證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而且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因此,通過向小流域水土治理、植樹造林、生態恢復以及草業、林業、漁業等與自然資源相關的領域和產業的投入,可以極大地增加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最終會提升國家的總體實力。為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要看到自然生態是有價值的,保護自然就是增值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過程,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就應得到合理回報和經濟補償。目前,在保證自然資源和自然資產公共性的前提下,在推進自然資產產權改革過程中,我們既要防止和避免自然資產流失和貶值,也要組建或改組設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推動國有資本加大對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投入。
2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要點
2.1對林木進行科學化管理
對于林木的管理工作,需要采取科學的、合理的方式進行。通常情況下,林木的管理涉及多方面內容,例如苗木扶正、更換死樹枯樹,以及對于土壤采取的林地清理、松土施肥等處理。同時,在進行樹木病蟲害防治期間,還需要進行適當的修剪與合理間植等工作。在林木生長發育過程中,通常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例如林木自身特性、管理方式和環境因素等。對于不同樹種的生長發育,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人們在不斷的研究和實踐中,對于這些規律已經漸漸熟悉和掌握,而科學化管理林木,就是采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以樹木生長規律為前提和基礎,使林木朝向人們需求的方向生長。此外,對于林木生產質量,其涉及多方面因素,例如林木所處的自然環境、林木的管理等。而對于林木的科學管理,主要包括充分的陽光和水分、合適的種植深度、較高的土壤質量等。在林木日常管理過程中,還需要對自然災害、市場現狀、病蟲害等事項進行全面的考慮。此情況下,為了科學合理地規劃和開展各項管理工作,應當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并且還要堅持依法治林、動態管理綠化養護經費,從而全面提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2.2推進營造林質量對策的因素
深入推進林業脫貧攻堅,就是要建立帶動貧困戶脫貧的專合社獎補政策,積極引導貧困戶以人力、林地資源等要素加入專合社、家庭林場、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市場化運作方式,構建企業帶大戶、大戶帶小戶、千家萬戶共同參與的脫貧格局。全面落實集體人工商品林采伐政策。規范天然林非商品性采伐,嚴格天然大樹采挖管理,研究建立天然林總量控制制度。深入推進林業重點改革,全面啟動國有林場林區改革。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索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加強涉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指導劃定林業生態紅線。
2.3有效利用林木資源
林業工作人員工作目標在于提升森林資源利用效率,這是一項長期任務,因此,必須要采取各種合理的、科學的措施,以全面提升林木資源質量與利用效率。同時,還應當構建適宜的自然保護區域,并大力營造人工林,積極采取人工干預的方式,妥善解決森林覆蓋率下降和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問題。此外,為了避免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更好的保護森林資源,應當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而對于森林資源的采伐數量,也需要進行嚴格的管控,以改善培育和采伐失調的問題,尤其是對于過伐林,為了使其能夠休養生息,應當合理采用只培育不采收的方法,并且還要注意減少浪費,提高木材的綜合利用率。對于加工后產生的剩余物,應當進行再利用。
3.發展國民經濟帶動林業營林綠化可持續發展
林業經濟的突飛猛進帶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中國國民經濟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林業的發展可以帶動城市當地的旅游行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眾不再只是滿足于豐富的物質生活,他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與日俱增,出行游玩成為他們的首要選擇,所以,生態環境優美的地方會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去游玩,從而促進了當地旅游事業的發展。林木不僅可以用于植樹造林中,還可以用于制造藥材,生產水果等。例如:茶樹可以產茶,橡膠樹可以產橡膠原料,各種各樣的果樹為人們提供水果,銀杏等樹木可以提供相應的中藥材。人們可以通過營林綠化獲取額外的經濟收入,為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結語
營林綠化不僅對保護生態環境有著積極的影響,同時還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隨著時代的變革,林業營林綠化工作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綠色環境日益增強的需求,對林業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重的任務。在林木培育基地中,工作人員要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對林木進行管理,為林業營林綠化工作提供林木資源支持。
【參考文獻】:
[1]于飛飛.提高營林建設中苗木成活率的對策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5(13):176-176.
[2]劉靜.淺析植樹造林的撫育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