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北方的鄂溫克少數民族,他們過著以狩獵、游牧為主的生活,所以獸皮在他們中廣泛應用。獸皮文化最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作為人們生存必須衣物的原材料。雖然鄂溫克人也用植物的皮、莖、葉等作為遮掩,但是始終不如動物皮毛的保護性、持久性更
【關鍵詞】:包裝設計 ;鄂溫克族; 獸皮文化; 裝飾工藝
1、選題的意義和應用范圍
獸皮文化起源于服飾藝術。在人們逐漸產生審美意識時,就開始用動物骨針縫制衣物,不是簡簡單單的包裹,甚至在獸皮上出現圖案等裝飾圖案,作為種族圖騰或者裝飾等。由于北方氣候溫差大,冬季寒冷干燥,尤其是游牧民族要露宿野外,所以獸皮的使用迅速興起和發展起來。其服飾的款式豐富多樣,衣物類比如,背心、皮坎肩、皮套褲、皮袍、皮靴等;配飾類比如,獸皮帽、皮手套、皮肚兜、腰帶等;生活用品類比如,水皮囊、酒皮囊、筷子袋、子彈袋、鹽袋等,它們是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結合,包含狩獵文化、獸皮文化、宗教文化等不同因素。獸皮文化又是天然材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代表著一個社會的發展時期,也極具表現當時的手工藝術和裝飾藝術的發展。
2、鄂溫克族獸皮包裝的種類和裝飾手法
2.1鄂溫克人是我國唯一還在使用鹿的民族,他們隨著馴鹿的遷徙而游走,從寒冷的西伯利亞到中國北方,隨著歷史的發展也形成鄂溫克族人獨有的馴鹿文化和獸皮包裝文化。伴隨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出現了很多種類的包裝形式,從簡單到繁雜,反映他們民族文化的發展。在包裝裝飾上,鄂溫克人注重形式美感,我們發現到的包裝圖案,具有韻律性、對稱性和節奏性,無論是生活用具、服飾還是關于宗教信仰,它們象征平安、如意、吉祥、健康。在這些包裝設計文化中,我們不難分析出其民族的設計思維,這些都能為我們現代包裝設計提供有效靈感。
比如鄂溫克包裝筷子的鹿皮袋。筷子袋多為豎式,略長,符合筷子的包裝結構。用事先熟好的皮板制作而成,上面有用紅、藍等顏色的棉線縫制的類似卷草紋紋樣。筷子袋下端呈圓弧狀,增大了袋子的容量。上端結口處有皮質抽拉繩,拉繩巧妙的穿插在筷子袋口,并用彩色布條包邊,十分精致講究。抽緊皮繩時,筷子保證干凈也不會掉出來,筷子袋的兩側和底面還裝飾有皮穗。這種對筷子的包裝在現在看來十分罕見,對于我們現代包裝設計或許認為是沒有必要的,但在早年的鄂溫克族卻有著鮮明的民族設計形態。
2.2鄂溫克包裝子彈的獸皮袋子。子彈袋多為橫板,同樣用熟好的皮板縫制,鄂溫克人喜愛用藍色、紅色、黃色和綠色這類鮮艷活潑的色彩加以外部裝飾。子彈袋外形看來類似小挎包,上面有皮蓋保護子彈不受損傷,皮蓋上面用刺繡工藝縫制紅色植物紋樣,有考古研究這種紋樣來自古埃及的蓮花紋。其四周用藍色皮質鑲嵌,加固了袋子的耐用程度。袋底同樣會有少許的皮穗加以裝飾。
2.3裝飾手法
游牧民族的獸皮工藝獨具特色,婦女門在制作和裝飾每一件獸皮物品時都將自己對民族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的向往都融入在里面,在裝飾藝術發展長河中形成自己的語言符號,同時也體現了游牧民族的偉大智慧和審美價值。其主要的裝飾工藝有鑲邊工藝、鑲嵌工藝、鏤花工藝、壓印紋工藝等。
鑲嵌工藝主要應用在皮兜、皮褥。其工藝過程是將不同顏色的獸皮拼湊在一起,運用天然的顏色表現有規則的圖案,因而最具有濃厚的原始藝術氣息。還有一種鑲嵌工藝是用不同質地的金飾銀飾等金屬材料,與皮質連接在一起,這種工藝在摔跤坎肩、后背等處運用較多,既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又不失裝飾韻味。
鏤花工藝主要應用在皮靴子、皮手套、首飾盒等處。其工藝過程是把事先制作好的獸皮鏤花圖案縫制在指定位置上,用盤針法縫制而成。
壓印紋工藝與燙紋工藝總是相互呼應的出現在獸皮文化中,視為“姊妹花”工藝。把制作好的壓印模具不著色的壓印在皮革上,既樸實又不失單純。燙紋是先把準備好的紋案畫在皮革表面,再用燒熱的金屬絲燙出細紋。這些最原始的傳統手工藝至今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隨處可見,尤其是倡導原生態的大品牌更是運用的如魚得水。
3、獸皮文化對現代包裝的啟發及發展
3.1我國是個多民族大團結的國家,北方游牧文化對中原藝術文化也產生深遠影響。其中獸皮文化的多樣性、裝飾性,對我們研究傳統手工藝文化有其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它在一定能夠程度上較完好的保留了游牧人民的原始性,并對北方人民的生活狀態、風土人情、自然狀態產生折射,從而方便我們對其進行研究和探索。獸皮包裝文化是原始文化的一部分,對現代包裝設計的繼承和發展有積極作用。在人造物品填滿我們的生活的今天,更多人們愿意去追求最原始的,甚至是不加修飾的皮革制品,還原我們對自然和純樸的零距離接觸。所以,如輪回一般,像鄂溫克民族這樣獨具原始特色的傳統工藝受到更多的追捧,重新登上時尚的大舞臺。設計師加入新的創意元素,仍保留其明快、粗獷、單純樸實的風格,讓快節奏的我們感受到質感、安寧。通過對游牧民族獸皮包裝的考察和探索,從中汲取的關于造型藝術、精湛的工藝,和包裝藝術上所體現出特有的純凈和厚重風格,讓現代的我們看到幾千年前少數民族生活中的意識形態,仿佛歷歷在目,猶如隔空對話,這些學習都是對今后包裝結構設計的啟示。
3.2每一個民族的文化經過漫長的社會活動而形成,都與他們所處的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系。鄂溫克人善于使用獸皮做生活必需品,因為這個民族一直生活在森林地帶,野獸和稀有動物與他們一起生活,這樣的天然環境推動了獸皮的廣泛使用。如今,獸皮文化的包裝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漸漸消失,但也不乏在我們生活中看到它們的影子,比如說腸衣,用動物的大腸皮來包裝肉腸,可食用。綠色包裝越來越占據我們的生活,人們對生命和動物的尊重越來越多,有節制的使用獸皮制作物品。社會中高度的科技化和信息化,給傳統文化帶來很大沖擊,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把獸皮文化的鮮明特色,在裝飾藝術中應用的題材和有趣的造型元素,與我們的現代包裝設計相結合,既實現了文化的傳承又發展了創新。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張碧波、董國堯主編,2001,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論北方游牧民族民俗特征及功能》,王海榮,2007,會議論文 第四屆草原文化研討會;
[3].《游牧民族的獸皮藝術》,包桂英,《內蒙古藝術》,2004.1。
作者簡介:李昕馨(1989.7~),性別:女,籍貫:山東省濟南市,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歷(2014級碩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