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安全生產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習總書記就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一針見血地點出了樹立“安全紅線意識”的重要性,振聾發聵,發人深省。任何一個企業,要想創效益,求發展,必須牢守“安全紅線”,必須讓“安全紅線”成為職工生命健康的守護線,成為企業安全發展的驅動線。但是由于部分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基礎比較薄弱,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重大、特大事故時有發生。在安全生產監管的實際工作中我們深深地感到,要做好工作,實現安全生產狀況好轉,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用文化的力量引導職工重視安全、遵守安全的自覺性。
企業安全文化的建立,是企業安全發展的動力之源。那么,如何讓這種動力轉變成企業發展的根基,轉變成職工自覺的行動,讓文化理念在職工心中生根、行為中落實,是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必須著重體現本企業特色和亮點,努力使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融入企業管理各個層面、融入企業安全生產實際、融入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在企業內外都受到高度的認可和肯定,使企業安全文化真正成為推動企業安全發展的助力器。
一、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
我們必須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政治的同時,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民族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不斷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這就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安全生產文化作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隨著改革開放和時代的發展,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蕩,對人們的價值觀念產生了強大的影響,這將不斷更新人們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理念,全新和安全價值觀念,更務實的關注安全,珍惜生命,以人為為本已成為一種弘揚和倡導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文化素質的主流。進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在學習、借鑒別人的先進經驗的同時,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精心打造屬于企業自己的安全文化,要符合企業的歷史特征,符合企業的產品特性,也要符合企業的管理個性,使安全文化具有很強的形象穿透力和感染力,才能受到員工的普遍認同,成為企業員工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
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必須涵蓋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
安全生產水平反映著一個國家文明程度,也反映著一個企業進步的程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新狀況,特別是經濟成分的多樣化,經濟利益的多元化,勞動用工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都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通過不懈的努力,強化安全管理,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加強安全科學知識的傳播與推廣,提高企業安全文化水平,并努力掌握和發揮各種傳播手段的作用,大力發展安全文化事業,使安全文化事業逐漸走向成熟和進步,這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而且是任何一個企業發展自我不斷壯大的源泉。
在企業管理中,制度管理是剛性管理,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容易引起職工的反感和抵觸。只能文化的感召才更容易引發員工的認同感和服從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安全文化事業就是要用文化的力量,塑造高素質的勞動者。其指導思想是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依法治國、依德治國結合起來,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以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為支點,以培養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安全生產為目標,為安全生產服務,為改革、發展、穩定服務,為企業長治久安服務。
三、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必須融入到企業安全生產實際中。
如何有效避免責任事故,除了主觀思想意識到位,增強自主保安意識之外,還必須加大互保思想觀念。宏觀的講,也就是環境因素的影響。環境一般的講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部分。主觀方面可分為制度建設、管理機制、教育氛圍、考核獎懲等諸方面。試想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一個班組到處都是松松垮垮、好壞不分、紀律不明、干多干少一個樣、干活你推我讓、獎金你掙我搶,這樣的環境必然使大家思維變態,責任性大大減弱,定的制度再多,都是白紙一張,思想工作必然是蒼白無力,因此增強團隊環境影響,把嚴格的制度建設和周密嚴謹的管理相結合,使大家在心態上增強責任觀念 ,使違章違紀的現象無地自容。在這種環境中,加之濃厚的安全教育氛圍和持之以恒的技術技能培訓,使大家不斷增強崗位操作技能、學習標準、使用標準,能夠勝任本職工作和妥善處理突發事故的本領。
安全生產體現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體現了先進生產的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黨和政府對人民財產深深的關懷,它代表了國家的意向,安全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把安全文化建設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大系統中去思考,要推廣安全技術,普及安全知識,加強法制建設,保障其健康發展。通過學習各國生產經驗,強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完善企業安全生產自我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全面推動其規范、有序地發展進步。
四、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必須與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
作為一個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多年的職工,我深刻體會到,安全文化建設已逐步滲透到精神文明的領域中來,成為黨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充分領會、細致工作是我們的職責。正如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與時俱進,快速發展,這是我們解決好企業與安全生產工作關系的良策。
那么,如何使安全文化與精神文明相結合,相互推進呢?我認為要實實在在做好幾點工作。一、構建媒體宣傳和陣地建設,用最廣泛的輿論感染人、約束人;二、對安全生產實施專項教育,利用綜合安全評估、安全知識、安全事故警示人、教育人、說服人、引導人;三、綜合形勢與任務,開展道德規范,和諧創建宣傳工作,提高職工思想素質、行為素質;四、加強領導隊伍建設,用良好的形象,廉潔的業績,真摯的行為,規范的制度約束人、管理人,以強有力的管理方式實現安全文化的逐漸滲透,實現安全生產目標;五、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即自保互保及監督工作實現全方面大手筆的安全保活動,帶動廣大職工認識安全、推廣安全;六、安全技能培訓,學以致用,是對安全工作的極大促進,我們一定要下工夫投入所有精力組織學習培訓,讓規范的行為為安全引路;七、宣傳、推進企業文化,用精誠、精實、精細、精品的理念與安全相結合,使之相互推進,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圍。
這些要求和方法是緊緊圍繞安全工作而展開,同時又是為精神文明輸入新鮮、賦有時代特征的血液,而且,我們欣喜地看到,安全文化節已躍然紙上,形成一種機制,匯成一股力量,特別是在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同時我們更加深刻領會其真諦和遠大意義。
建塑企業安全文化是一個由點到面,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過程,是一項群眾性、長期性、艱巨性的工程,要實現管理再造,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管理素質,還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路慢慢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必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探索文化“落地”的方法、手段,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和生命力,使企業在文化建設和管理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相信與時俱進,安全為先的理念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高效結合,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國家之本,企業之本,職工之本,萬民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