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凌
摘 要:價值公式有機整合了企業診斷工具和企業價值評價工具,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用意義。企業之所以存在,就是要提供用戶接受的、市場歡迎的價值,創造社會效益。企業成功的關鍵,是如何把功能、成本、速度這3個要素融為一體,推出最好的要素組合。
關鍵詞:企業;價值公式;企業診斷;價值評價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
現有的對企業價值評價和對企業競爭力的評價較好地描述了企業的整體經營管理水平,但其評價結果缺乏對企業管理直接的指導作用。對于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評價指標,不同的學者依據不同的準則、針對不同的目的建立過不同的體系,但較少有將企業評價指標和企業診斷相結合的研究。何楨、路璐通過觀察各個主因子上的得分情況,從而發現企業的薄弱環節,在這方面做出了探索,但不夠簡便和直觀,可操作性需加強。鑒于此,本文構建了價值公式,通過價值公式尋找企業經營管理的問題點,可以有效整合企業診斷工具和企業價值評價工具。
二、價值公式的構建
價值公式的形式借鑒價值工程V=F/C(價值=功能/成本)的表達形式,本研究構建價值公式如下:V=FC×1T(1)式中:V代表價值,指企業為社會創造的綜合效益和貢獻;F代表功能,指為社會提供的產品、相關服務的總和,其中包括持續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C代表成本,指為實現功能所消耗的資源總和;T代表響應時間,指為實現功能所花費的時間。本研究提出的價值公式在形式上與價值工程公式V=F/C非常類似,但其內涵和作用是完全不一樣的。價值工程公式沒有時間參數,是靜態的;而價值公式增加了時間T這個參數,將時間考慮進來。應用范圍是企業經營管理層面,通過將企業的F、C、T與先進企業進行比較,評價F、C、T的狀況,由此促進企業F、C、T的改進,達到整個企業的價值最大化。
價值公式中的價值V具有“比較”的含義,從公式看它是一種比值。這里的價值與經濟學的說法是不同的。經濟學的價值主要指商品的一種屬性,其大小取決于生產這件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多少。本文的價值是指計算出的價值系數,是特殊分析下的一個概念。
功能F的分析角度功能F從以下3個角度分析:(1)直接功能,指對外的、以外部為主導的、滿足用戶和客戶需求的;(2)間接功能,保證對外功能能夠持續提供的;(3)保障功能,對上面兩個功能的實現提供保障的。例如,對企業而言,“產品”是企業的輸出,屬于直接功能;“質保體系有效性”、“生產過程控制”是保證產品能夠連續提供,是間接功能;“人員能力”、“激勵授權體系”是保證上面兩者實現的支撐,屬于保障功能。再如,對產品研發這一子系統,研發成果是輸出,是直接功能;“開發能力和手段”、“設計試驗軟、硬條件和應用水平”是用來保障出成果的,是間接功能;“技術管理水平”、“技術系統人員產出比”等指標則描述了管理方面的一些內容,屬于保障功能。
成本C從以下3個角度分析:(1)有形消耗,這部分是指資源的耗用一次性進入產品的價值中,體現為量的減少,如果不補充,則將趨于零,比如低值易耗品、水電、照明、取暖、通用模具等。(2)無形消耗,這部分資源的價值不是一次性被消耗掉,而是逐漸被消耗進入產品,比如設備、廠房、保險、專用模具等。(3)人工消耗,指企業中執行一個或幾個活動所需要的有技能的人。
三、時間T的分析角度
時間T從兩個角度來考慮:(1)對外T,即對外時間指標,指能夠被顧客所直接感受到的時間指標,包括產品更新頻率、交貨速度等;(2)內部T,即內部時間指標,包括間接功能相關的時間指標如“生產提前期”,以及保障功能相關的時間指標如“部門間服務反應速度”等。
四、價值公式的展開
展開為二級、三級指標將功能F、成本C、時間T作為價值公式一級指標,建立遞階層次樹狀結構指標體系。功能F的二級指標參照直接F、間接F、保障F幾個部分來列示;成本C的二級指標按照有形消耗、無形消耗、人工消耗來列示;而時間T遵循對外、內部的邏輯來設置。確定二級指標后,需要對二級指標進行分解和細化,形成能夠計算和評價的第三級指標Fi、Ci、Ti。二級指標分解為三級指標時,應遵循直接關聯和可以評價原則。直接關聯是指分解出的三級指標是直接評價上一級的;可以評價是指分解出的三級指標是可以衡量、可以比較的。三級指標的正確列出是進一步計算和比較的基礎,指標應有代表性,邏輯關系清晰,設置科學合理,不重復、不重疊。對企業而言,功能F的三級指標總數在20到30個,而成本C與時間T的三級指標總數的和不要超過功能F的三級指標數。企業某一階段的F、C、T以及由F、C、T分解出的二三級指標由企業內外部各項因素所確定,具有明顯的現實性和可比性,可以進行賦權重操作。對指標進行權重比較時,采用層次分析法比較適宜。但價值公式主要應用在企業,考慮到企業的實施便利性,本研究采用專家咨詢法,由專家直接給出權重分配。
五、結語
本研究建立的價值公式具有以下幾個作用:一是價值導向的作用。價值公式引導企業追求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性、經濟性和及時性的最佳組合,即F、C、T的最佳組合,其實質就是達到公司綜合價值最大化。二是使管理量化。價值公式是一個統一的模式和方法,企業各系統、各層級、各環節都可以用這一公式去衡量,對當前的經營管理狀態進行定量化描述。三是使關鍵問題凸現。價值公式具有3個先天的切入角度,即功能角度、成本角度和時間角度,這3種角度應該是企業診斷最基本意義上的切入角度,根據差距和權重得出問題排序,可以簡潔快速地找出管理上的關鍵問題,確定主攻方向。四是探索企業發展規律。通過計算,可以找出企業按C、T、F改善的基本規律,將企業的效度測量和戰略計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當然,價值公式在運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一是對三級指標中指標間互相影響的關系作了簡化處理;二是評價標準設定時某些行業最優水平數據難以獲取。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研究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