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雋
人力資源管理是現代高速公路管理的核心,是培養高速公路競爭優勢的 “重中之重”。高速公路人力資源管理也必須堅持“以人為中心”的重要原則,重視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管理與創新,不斷為高速公路提供良好的再生活力。
加強高速公路人力資源管理與創新的七點建議和措施:
一、要建立和形成人力資源配置機制
以人為本實施人力資源戰略:高速公路不僅要造就有成就的人才個體,而且應培育人才團隊,發揮人力資源團隊規模效應;不僅要發揮人力資源體力勞動密集型功能,而且更應發揮人才之智力密集型功能;不僅要發揮人才自身功能,而且要充分利用與其連帶的社會關系網絡功能:不僅要利用內腦、而且要利用外腦。高速公路通過吸納成熟型人才、成長型人才,有效拓寬利用社會人才渠道。人力資源管理是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合理調整人力資源的結構和分布,從而形成高效率的工作系統,確保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為此,要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一方面要通過確立科學的崗位數量,作為人員優化配置的依據,另一方面是要編制并實施崗位標準。同時保持高速公路一定的員工流動性。(1)過于穩定,造成一潭死水,沒有競爭壓力;(2)流動過于頻繁,造成隊伍不穩、技術沒有積累,反而流失。實施工作多樣性和工作豐富性。打破員工崗位固定化和單一專長化模式,適時調換員工工作崗位和地點,或建立工作小組制,使職工做到一專多能或全能發展,保持員工工作熱情、新鮮感和挑戰性。
二、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勵機制
激勵是現代高速公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作為高速公路,首先要創造有利于人才合理使用的基礎環境,引入能者上、庸者下的競爭上崗、擇優上崗機制,實現勞動力價值的最佳體現;其次要建立勞動準入制度;第三要不斷推進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和制定與勞動技能和工作實效緊密掛鉤的考核分配體系。留不住人才的一個很重要因素還在于對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勵。建立員工正常晉升機制,使普通員工具有努力敬業而被提拔的權利和機會。大力開展制度化的合理化建議活動,從中發現、挖掘人才。對突破常規機制能夠脫穎而出的尖子人才,要委以重任。
三、建立和健全職業技能鑒定機制
技能鑒定管理機制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鞭策和促進員工努力工作學習的有效手段,通過技能鑒定的開展,能夠促進員工勞動技能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好地發揮員工技術專長和聰明才智。同時,要按其勞動的技術繁簡、責任大小、強度高低、條件好壞等因素進行劃分工作崗位等級,按其不同的標準進行評價。
四、建立和完善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機制
要想留住人才,不但需要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還要讓人才有明確的奮斗目標。這就要求管理者幫助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了解員工任務完成情況、能力狀況、需求、愿望,設身處地幫助員工分析現狀,設定未來發展的目標,制定實施計劃,使員工在為高速公路的發展做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目標,讓事業來留住人才。
五、強化人力資本投資
提高素質培訓不僅可以培育人才,更是凝聚人才、促進人才發展的重要內容,是一個重要的激勵手段。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作為知識載體的人才已成為決定高速公路競爭優勢的核心。另外,知識更新速度進一步加快,據統計,一個本科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半衰期只有5年,加上社會勞動力結構和工作崗位不斷變化,職業培訓成為人才必不可少的終生教育。因此,應特別重視對現有人才的培訓和開發,使他們的技術和知識的更新速度走在行業前列,以保持人才的優勢,進而形成并保持整體競爭優勢。更重要的是,通過培訓滿足了員工的發展需求,使人才實實在在地體會到高速公路對自己的重視,感到在高速公路工作有個人發展前途,從而使高速公路與人才結成長期合作、榮辱與共的伙伴關系。員工技術業務素質培訓,是高速公路人力資源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一方面,通過培訓,可以改變員工的的工作態度,增長知識,提高技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潛能,提高高速公路運作效率,使高速公路直接受益;另一方面,也增強員工自身的素質和能力,讓員工體會到高速公路對他們的重視,就會認識到培訓是為他們提供的最好福利,是給他們的最好禮物。同時,從高速公路未來發展的角度看,教育和培訓跟上了,人才就具有了連續性,而且凝聚力也會大大加強。
六、建立自立、創新、團隊的高速公路文化
作為人才自我實現的實體,高速公路管理應努力創造一種寬松的、自我發展的人文環境,提供一個發展創造的舞臺,讓他們在其中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自我價值,實現事業的追求。在工作設計上,除考慮個人意愿及價值外,盡可能豐富工作內容,使工作多樣,建立以團隊友誼為重的高速公路文化,使員工覺得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七、人力資源管理的改革與創新要落實到制度的建設
首先,要把完善用工制度和塑造高速公路新型勞動關系結合起來,建立一種靈活的引進人才和推動人才的成長機制。其次,完善工作績效評價系統,將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結合起來,結合用工制度,建立起有效的晉升、晉級制度與靈活的激勵機制,體現公平與公正原則,使獎勵、晉升有助于激勵員工勤奮工作與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盡可能降低其負面影響。再次,建立健全先培訓后上崗和培訓終身化相結合的制度,不斷地提高員工素質,增強創新能力。最后,在保險、福利的基本項目社會化保障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工作性質、特點,開展不同層次和多樣化的福利項目,量力進行“感情投入”,增強員工群體觀念,培養團隊精神,持續地改善職工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