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麗琴
摘 要:旅游英語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旅游專業學生必修的核心專業課。根據教育部頒發的《中職旅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而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們的生活從模擬到數字,再到2G、3G以及4G的發展,逐漸實現與計算機技術以及移動終端技術的結合,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職旅游英語教學的本質,中職旅游英語課堂教學也從傳統課堂走向了現代信息技術的英語課堂。但同時傳統中職旅游英語課堂的生態平衡被打破,也影響了教改模式的順利實施,分析并解決這些失調問題,尋找中職旅游英語課堂教學優化方法變得意義重大。
關鍵詞:中職旅游英語教學;移動信息技術;優化
近年來,隨著世界移動通信技術不斷的發展進步,移動學習成為了數字化教學與遠程教育領域中被廣泛關注的熱點課題。中職旅游英語教學改革歷程中,使用移動信息技術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為課堂教學帶來優勢的同時,也帶來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各方面的沖擊,在學生、教師和環境層面都出現了一些與教改模式不協調的現象,本文從根源上找原因,建設移動信息技術對旅游英語課堂的優化框架,幫助更多的英語教師掌握移動信息技術,優化課堂。
一、中職旅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信息化改革給中職旅游英語課堂教學帶來的利弊分析
關于移動學習的定義,當前并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是其共同特征卻體現為學習者能夠不受地點和實踐的制約,使用移動學習終端對學習過程做出自主設計與合理分配。同時,學習者與教學者能夠利用移動終端開展實時互動交流。移動信息技術給中職旅游英語課堂帶來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因為職業英語學習離不開職業崗位和職業環境的創設,例如學習某些旅游目的地,需要了解當地歷史文化背景,即使老師講解得較詳細,也只能讓學生產生抽象的認識,而不能有生動的感性的理解和體會,利用移動通信技術,學生往往容易忽視老師枯燥的介紹方式和沒有感染力的介紹語言,使教師的教學如虎添翼、如魚得水。此外,學生在課余飯后睡前隨時進行自主學習,快速、便捷地獲取世界最先進、最優秀的旅游英語文化,還可以像美術家、音樂家、文學家和詩人那樣進行藝術創造,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但是,移動信息技術由于信息量大,自主選擇性強,可控性差等原因,往往在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偏差,會出現教學與實際學習脫節失調現象。
(一)學生層面的失調現象為:學生自主學習觀念和能力不強;缺乏良好的信息素養;自主學習效果不佳。
(二)教師層面的失調表現為:教師的教學信念與實際教學不符;教師信息意識與信息知識不匹配;教師課堂教學方法與移動信息技術應用失調。
(三)教學環境層面的失調表現為:移動信息教學硬件環境與改革模式不匹配;移動信息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個性化教學資源不足,教學平臺智能化程度不高;中職旅游英語教學評價與移動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協調等。
二、如何利用移動信息技術優化中職旅游英語課堂
在教育部中職英語教學大綱的指導下,本文認為,充分利用移動信息技術改革中職旅游英語課堂要從教師發展、學生自主和課堂教學環境三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發展是指教師自主、智能化教師發展平臺,學校應該完善機構培訓以及師培內容信息化,以優化教師教學觀、教師信息素養、建立教學方法多元化理念為核心的現代化教師發展觀念,進一步強化教師自我發展和終生學習的理念。
(二)學生自主是指優化學生自主學習觀、信息素養、學習動機、自主學習策略為內涵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利用移動信息技術(例如微信、QQ、論壇等)在課堂外對學生進行外語學習理論指導、學習策略培訓;重視移動信息技術下學生自主學習情緒調節;提出了教師、班主任、教學管理員以及平臺技術等全員參與的多元監控體系;創新地組成了一個移動信息技術下中職學生自主學習旅游英語的討論群,還可以建立移動信息技術下的自主學習小組分支。
(三)中職旅游英語課堂教學環境是指創建優質硬件環境建設與服務、建設多元化、個性化軟件環境的理念,開設融合型多元課程設置、多元評價體系建設以及個性化教學資源、平臺建設等。
三、在移動信息技術使用中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監護作用
在移動信息旅游英語教學互動中,教師是學習實踐的“規劃者”,也是教學實踐中的“對話者”,還是課堂環境中的“監護者”。也就是說,教師通過外部監控可以促進學生自我監控的提高,最后把他控轉變成自控。利用移動信息技術優化中職旅游英語課堂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監護作用。
參考文獻:
[1]崔婭萍.現代移動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影響研究[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5,04.
[2]隋曉冰.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研究 ——基于佳木斯大學的實證調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12
[3]沈霞.多媒體技術在新職業英語教學應用中的設計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