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
2015年12月2日占據英國主流媒體的爆炸性新聞是:“世界首例抗衰老藥將臨床試驗 或讓人輕松到120歲”。《每日電訊報》披露,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已經批準這項服用抗糖藥二甲雙胍延緩衰老的臨床試驗,試驗結果可能讓阿爾茨海默癥和帕金森病等疾病成為遙遠的回憶,讓人類活過百歲的愿景成為不難實現的理想。
科學家從來沒像現在這樣堅定地相信,延緩人的衰老速度并讓他們健康活到110多歲甚至120多歲是完全有可能的。
獲得此項驚人發現的是比利時科學家,他們在一種名為秀麗隱桿線蟲的身上進行二甲雙胍測試時,發現這些線蟲不僅衰老速度變慢,而且保持更健康狀態的時間也變長了;而它們的活動速度卻沒有減慢,與沒有接受二甲雙胍測試的秀麗隱桿線蟲形成鮮明對照。接著他們又對老鼠使用二甲雙胍,它們的壽命竟然延長了近40%,骨骼也變得更結實。無獨有偶,英國加的夫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雙胍后,他們事實上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壽命更長了,雖然理論上認為糖尿病會讓他們平均減壽8年。
如果試驗獲得成功,將為人類的健康水平及平均壽命帶來里程碑式的變化。屆時服用由二甲雙胍研制而成的長壽劑,會使七八十歲的老人從生物學角度而言將和五六十歲的人一樣健康。到時醫生將不必再為治療癌癥、糖尿病和老年癡呆癥而發愁,只需針對衰老這一根本的機制進行治療保健,便萬事大吉了。
世界著名的抗衰及老齡化問題專家戈登·利斯格教授對此研究給予高度評價,他說,我們一旦找到了延緩衰老的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抵御所有與衰老相關的疾病的方法,所以說這一發現是革命性的,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利斯格表示,衰老并非生命所不可避免的歸宿,因為所有細胞內都含有一種可讓機體永遠正常工作的DNA藍圖。有些海洋生物根本就不會衰老,準確地說,衰老對它們而言是極其漫長的過程,一二百年是再常見不過了。
海洋動物長壽的主要原因是它們細胞分裂的速度緩慢,不像我們的一生中,必須要經歷數十億次的細胞分裂,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而細胞分裂次數越多,就會有更多的錯誤潛入這一進程。隨著細胞問題的增多,機體最終將無法對損傷進行修復。以癌癥為例,細胞不再有能力擺脫突變,腫瘤也就不斷發展。再以阿爾茨海默癥為例,大腦一旦停止清理淀粉樣斑塊,人隨后便會出現癡呆癥狀。
比利時和英國科學家的實驗都證明,二甲雙胍能增加向細胞中釋放的氧分子數量,這初步說明它有助于增加機體的強健程度并延長了細胞的壽命。
二甲雙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降糖藥,服用它患者每天只需花費15美分,約合人民幣一元錢。正如某預言家所說:真正的長壽之道,一定不會是富人用財富所獨享的特權。